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十力亲身参加辛亥革命,但之后潜心哲学思考.其最初的哲学思考主要体现在《<庸言>札记》和《心书》中,二者可以视为熊氏对于辛亥革命的哲学反思.本质上,革命要造就一个真实的世界以适合于人自身的真实存在,然而熊氏的反思表明:哲学对于革命中精神缺乏的反思,逐步引向哲学与革命的分离,以及哲思者与政治现实的分离;同时,如此分离豁显出的本质在于,革命并不造就真实本身,真实的证成是由哲学及其担当者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哲学通论》这部教材性专著的最大意义在于相比较教科书哲学而言,它重建了哲学的神圣感。另一方面,它所传达的同一性又部分地损害了此种神圣感。笔者试图通过对《哲学通论》的哲学考察表明《哲学通论》的问题可能并非来自作者,而来自哲学企图控制他物的巨大热忱。正是这种巨大热忱使哲学在同一性中迷失。  相似文献   

3.
文化哲学建设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不短的历程,尽管还存在着诸多疑问和争论,但是,面向中国文化特殊性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文化视域已经在哲学层面上生成。在文化哲学视域中,《实践论》、《矛盾论》提炼、概括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穿透了中国传统治理理念的神秘外壳,消弭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沟壑,重铸了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和领导力量。因此,在文化哲学视域中,笼罩在《实践论》、《矛盾论》之上的一些历史尘埃可以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耶稣传》对否定传统基督教理论基础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理论的影响,认为在近代西方传统基督教神学、哲学处于向现代形态转化的过程中,《耶稣传》是一部转折性的著作。它及由它引发的费尔巴哈哲学终结了以神学批判为主要特征的欧洲传统哲学,把人们引向了直接地关注现实世界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理论道路。《耶稣传》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必经环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与《昭明文选》被誉为六朝文学双壁。《时序》篇可视为文学流变简史,“时义”观则是贯穿整部《文选》的核心思想。《文选》的选篇、定体、分类、编次等皆在“时义”观指导下进行的,由此确定选文要有时代内容、教化功能,要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标准。“天人合一”为《文选》《文心》之哲学基础,其内涵广博,详略古今则又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核心,一直都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色。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每一位哲学家都无法避免地要论及形而上学。康德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通过这本著作来反思当代形而上学,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转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易》是一部倍受世人瞩目的奇书,但关于其性质,历来却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占筮书,有的说是哲学书,还有的说是历史书本文拟从胡朴安的易著入手,论证《周易》就其产生背景和当时的历史使命来说,确实应该是一部占筮书。而其产生背景和当时的历史使命正是研究古代文化最不应该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静  黄莺  孙永林 《科技信息》2013,(23):208-208
《好人难寻》是奥康纳的短篇经典,颇能体现她的创作风格。作者对主要人物的刻画和一系列的场景描写,使这篇小说具有深刻的哲学主题,隐含了奥康纳对"荒诞"这一哲学主题的阐释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自印度泰戈尔之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又一东方作家,《雪国》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中融入了川端康成的多种哲学理念,其中包括虚无主义哲学、矛盾哲学以及感伤主义哲学。解读作品中折射出来的哲学思想,必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川端康成的创作特点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
《易经》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的学者认为《易经》本为卜筮之书,而笔者认为《易经》虽然有卜筮、宗教方面的内容,但不是它的主要内容。从全书来看,《易经》的宗旨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所以,《易经》是一本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书,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自身的发展,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理想人格,并不断地实现它,完善它。《易经》阐述了人的发展思想,其内容是:第一,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三,人自身的发展;第四,人的理想人格的建树和理想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