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华传统美德是推动民族进步的重大力量.在当代社会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美德是推动民族进步的重大力量。在当代社会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课程特点,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整合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等为中心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大学生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淡漠已到了不得不引起人们关注的程度.本文仅从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思考、对淡漠传统美德的原因分析及如何引导大学生正视传统美德三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子平 《科技信息》2009,(33):284-284,349
用中华传统美德来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要恢复传统美德,就必须弘扬儒家思想。儒家的道德教育不仅有明确的教育目标——造就理想人格,而且还给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高校的德育教育既要使学生熟知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问题的基本观点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将其变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自由意志;也要把优秀的中华民族礼仪转化为学生的言行举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礼仪,从而完善高校德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创编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版体育游戏的设想,试图把学习传统美德理论的德目故事化、体育游戏化,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传统美德理论学习的模拟实践平台,为更好的实现学校的德育培养目标提供一条良好的辅助性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伟雄 《科技信息》2010,(25):I0273-I0273,I0300
体育教育对于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培育有高尚品德的一代新人,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体育教学内容及其组织形式、偶发事件、教师自身影响几个方面去论述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相似文献   

9.
传统美德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价值基础,它对于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美德缺失是当前一些大学生人格状况凸现的一个现实话题,突出表现在价值观上知善恶、明荣辱的错位;日常生活中诚信、礼让美德的缺失:个人品德上谦虚、宽容美德的淡漠等.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其基本做法是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实现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转换和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李伟 《科技信息》2009,(24):40-40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人格、生命、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新世纪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境下,德育工作不可能再无视社会这个大环境,德育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告诉青少年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与人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本文列举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分析了诚信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构建科学的诚信教育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徐小兵 《科技信息》2011,(10):302-302,304
孝敬长辈、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物质条件大大改善的情况下,一些学校和家长忽视了对孩子孝敬长辈、勤劳节俭、艰苦朴素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孝敬教育、勤俭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汪德林 《科技信息》2009,(30):250-251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因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要,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对此,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可以从跆拳道礼仪"以礼终"的精神中得到一些启发,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达到与社会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青山镇尧塘村流传着一则有关“天地寒心”牌坊的民间故事,说的是清朝乾隆年间发生的一桩涉及安徽、湖北、陕西三省的因客店店主大义救人而一家被害六条人命的悲壮惨烈的真实案件。这则民间故事今天看来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思想教育意义,在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良家风建设、中小学乡土教育和高校课程思政,推进文明乡村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仍然具有其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提高教育影响力,通过层次分析方法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影响力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影响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指标中,准则层中的标题是最重要的指标,权重为0.695;在指标层中,数据直观性、目标指向性和悬念性是影响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指标,权重分别为0.2294、0.2069、0.1844。这些指标决定了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质量,进而影响大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文章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公民道德建设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成才的基础。中学历史课要结合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对中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探索与当代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内在的、密切的逻辑联系。文章认为,陶行知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并由此而提出了其在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体育竞技的基本原则,在竞技体育中体现传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董玲玲 《科技资讯》2010,(1):227-228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但是,当代中学生孝道现状不容乐观。吸取传统孝道精华,加强中学生孝道教育,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当代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中学生孝道思想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一课的相关内容,依据教学实践,在分析孝道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当代中学生孝道思想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孝道教育。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倾向性的问题,阐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对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