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创业就业指导工作是高职院校创业就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教育部长袁贵仁提出:"高校办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学生就业能力强不强、创业水平高不高。高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激励自主创业,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评估重要内容"。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和提升的过程。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全程性、全方位性和渗透性等特点,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直接负责人,学生基础优良影响深远,具备参与创业就业教育、建设创业就业校园文化氛围、贯彻落实创业就业教育理念的先天条件,是实现高职院校创业就业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张颖 《科技信息》2010,(3):I0305-I0305,I0372
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就业是对高职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与能力情况的综合性检验,就业自信心是高职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反映。而有些高职学生因自身与学校的原因缺乏就业自信心,高职院校需要通过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双师建设、立体就业指导体系建立等措施塑造与提高毕业生就业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基地建设要以校企合作为前提,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要合理利用企业教学资源,遵循高职教育规律,适应行业需求,努力把产学研基地建设成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教师的挂职锻炼基地、研究成果的转化基地、学校的社会服务基地.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把高职学历教育的专业标准与岗位职业标准相结合,将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融合。以"课证融通"为导向来构建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内容,既能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又能适应用人单位和岗位的实际需求,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共塑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满意度的重要保证。传统的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缺乏企业参与和道德实践体验,难以适应企业的劳动力和人才需要。因此,要努力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充分利用艰方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重点是吸收和利用企业的资源参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不仅仅使毕业生的个人形象受到损害,也对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造成严重影响,高职毕业生能否诚信就业关系着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当下,要优化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诚信品质,塑造良好的高职校园诚信环境,提升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其深刻认识高职大学生就业诚信背后的社会原因、家庭教育原因、高职诚信教育原因以及高职学生自我认知的偏差等,要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完善高职院校诚信教育体系,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等职业应用型人才,从而为我国诚信社会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郑毅 《科技资讯》2011,(26):243-243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零距离"就业。这里"零距离"不仅是指职业技能方面,也是指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规范方面。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严格要求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在高职学生中加强以就业乐业为导向的职业素质教育,对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湘 《科技信息》2009,(25):188-188,238
探索课程设置原则是高职课程建设首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依据高职教育的基本性质与功能,在新型高职课程观的层面上思考高职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以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白洋 《当代地方科技》2011,(20):132-13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观体现出种种差异,这对其顺利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观教育要融入到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要把学生的就业观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培养学生有所学、有所专、有所用、有所想。切实做到把成功就业作为学生入学的出发点和学生毕业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使高职学生成人成才,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意义重大。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着力建设“感恩·赶超”的校园文化,取得了良好成效。实践证明,感恩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辅相成,以感恩文化精神引领师生,能够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适应未来高职教育发展,感恩教育需要在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1.
职业素质是影响高职生就业竞争力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探求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高职生的职业素质现状,高职院校可以从改革人才培养计划、改革教学、启动阳光心理与就业指导工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搭建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2.
探寻“用工荒”与“就业难”现象并存下的高职校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文生 《科技信息》2011,(33):246-246,225
"用工荒"与"就业难"现象并存其实质就是国家人才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调。"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一条重要途径,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校企合作大多是低水平、浅层次、流于形式,因此高职教育要走出校企合作的窘境必须破除瓶颈,建立起高职院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职业发展远比求职就业更重要。高职学生就业低质化和发展乏力化的职业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其职业发展和生活幸福。持续学习能力是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高职院校要从优化教育理念和探索培养路径两个方面来探求如何提升高职学生持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四重融合”专业建设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融合产学合作委员会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课程建设上实行“岗、课、证”融合;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上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核心指标,构建以学校、行业(企业)为核心,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吸引社会参与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应通过“四重融合”,使学生获得从业资格、掌握立业技能、具备成业素质、具有就业创业能力,真正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15.
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严峻程度。但是,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却超过本科,究其原因是高职的自身办学优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逐步成为高职教育基本特色。面对就业严峻形势,积极推进企业、院校和学生三方面联动,通过实施“订单式”等培养模式,推进高职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生产、科技竞争激烈,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高职院校传统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重视不够。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应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加强教学与实训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必须理顺关系、更新观念,创新办学体制,重新构建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型教学及管理体系,以双赢互利为原则,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把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推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指向性,“双讧融通“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同时“双证融通“应以校企合作为前提和基础.构建“双证融通“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要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为“双证融通“建立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共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为“双证融通“提供保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双证融通“提供载体;共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双证融通“落到实处;共建“双向衔接“机制,使“双证融通“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现状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市场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自身特点选择知识产权教育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科技兴国”战备的重要措施之一,更多的职业院校创建及专业的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加深了高职服装教育的难度。虽然高职服装专业培养目标有别与艺术类大专院校的,其实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就业的困难,使其它艺术类大专院校更重视培养制作、生产、管理等职业技能,这就对高职服装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高职服装专业需要学生富有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极强的美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