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三年中,射频电磁场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八十年代初期,研究人员还在争论电磁场对有机体的一切效应,是否单由强辐射感生的加热所引起,还是场强过低以致不能产生局部加热情况下也发生某些效应?虽然那时为止的实验结果,已使一些研究人员相信非热效应确实存在,但一些科学家却口口声声怀疑这些实验结果是否有效,或是否可以重复。  相似文献   

2.
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在肿瘤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元富  朱祯平  杨纯正 《科学通报》2000,45(17):1808-1815
双特异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具有两条抗原结合臂,能分别与靶细胞和效应细胞结合,引导效应细胞靶向杀灭肿瘤细胞。BsAb的研制经历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化学偶联、双杂交瘤和基因工程BsAb3个发展阶段,其中,基因工程BsAb与以往鼠源性BsAb相比具有较低的免疫源性和较好的组织穿透能力。目前已有一些F(ab′)2和diabody等类型BsAb进入了临床Ⅰ/Ⅱ试验,其中以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微波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现状。简要回顾了微波生物效应研究发展史,着重介绍了微波辐射的生物效应、安全标准以及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微波生物学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木本植物根系及木质部汁液ABA对土壤干旱信息的感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华芳  张建华  梁建生  尹伟伦 《科学通报》1999,44(19):2053-2058
用ABA单克隆放射性免疫测定技术(RIA)研究了抗旱树种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较不抗旱树种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根系和木质部汗液ABA对土壤快速和缓慢干旱的反应。结果表明,侧柏和大叶相思根系ABA对土壤干旱反应灵敏,两者对土壤干旱信息的感应有判别并与干旱形式有点;土壤快速和缓慢干旱时,侧柏木质产汁液ABA浓度随根系ABA递增的趋势有明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观察宇宙学方面的一些新动向: 3K微波背景辐射的各向异性1965年彭齐阿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各向同性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对均匀的、各向同性的标准宇宙模型(弗里德曼模型)是个有力的支持.然而,197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威尔金森(Wilkinson)及加里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实验室的斯莫特(Smoot)等人,各自独立地发现在微波背景辐射中存在着偶极的各向异性,辐射温度最高点在狮子座a星方向,最大温度超过平均值3.5×10~(-3)K.对此可以看作是宇宙非各向同性的证据,即宇宙的整体可能既有切向运动又有转动.但由于这个各向异性是偶极分布的,因此也可以解释为:地球相对于微波背景辐射有一个速度为390公里/秒的运动,正是这个运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使人们观察  相似文献   

6.
微波场中NaA 型分子筛膜的快速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微波加热技术成功地合成了NaA型分子筛膜,在微波场中NaA型分子筛膜合成仅需15min,晶化速度较常规加热合成提高10倍以上。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显示,微波加热合成的NaA型分子筛膜中分子筛晶粒大小均匀,分子筛膜的厚度μm,较常规加热合成的NaA型分子筛膜薄。  相似文献   

7.
Hirsh(1952)首次报道一名雷达工作人员,在1500~3000兆赫(MHz)频段、100毫瓦(mW)/平方厘米(cm~2)功率密度微波辐射下,一年以后产生了双眼白内障。从那以后,微波的生物效应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同时,许多研究者的生物效应实验,常获得各自不同的结果,长期存在着分歧与争论。本文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的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微波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分解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德青  何松  李栋梁 《科学通报》2008,52(24):3045-3050
天然气水合物是潜在的清洁能源, 储量巨大. 高效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 具有重要意义. 微波加热作用速度快, 应用比较灵活, 有希望用于开采各类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及水合物储运技术. 实验研究了2450 MHz、不同微波功率下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分解过程, 初步分析了微波对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的影响, 并在van der Waals-Platteeuw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一定功率的微波可降低水合物形成的过冷度和诱导时间, 20 W微波状况下, 过冷度减小约3℃, 诱导时间由4.5 h缩短到1.3 h; 发现微波可使水合物快速分解, 随着水合物的分解, 产生的分解水加速了水合物的分解, 分解水与微波具有协同作用; 相同压力下, 微波可提高水合物的相平衡温度.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过程中各组分介电性质的差异造成了反应体系在分解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温度差异, 微波加热分解水合物存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建新 《科学通报》1987,32(17):1317-1317
在文献[1]中,我们讨论了被星系前大质量恒星加热的尘埃的再辐射对3K宇宙微波背景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氢含量很少的情况下,尘埃的再辐射将使3K微波背景谱在峰值附近产生0.1 K—0.2 K的畸变。这为3K微波背景的畸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现在观测表明,星际尘埃及星系际尘埃的主要成份的硅酸盐,但是用于天体上的硅酸盐模型有几个,而且所有的作者都声称,他们的模型均来自于观测和实验,在文献[1]中,为了计算方便起见,我们只采用了Silk等人1979年所提出的模型,因此人们必然要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献[1]的结果是否是模型的选择效应?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本文详细地讨论了两种硅酸盐模型,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一片天地MonteBasgall著沈恩明译植物学家博伊德·斯特瑞恩(Boydstrain)常常在北加利福尼亚的德哈蒙附近步人杜克森林的一片非常特殊的区域。这并不仅仅是一片青翠而又安谧的火炬松、番枫树、山茱萸和忍冬属地带。当他在树丛中奋力向前时,...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计算机之王ArthurFisher著许国平译“我国(俄罗斯)的计算机制造业已经停止了,实际上,完全可以这样说:它已经不存在了。”说这番话的是鲍利斯·巴贝安(BorisBabaian),他60岁左右面容和蔼,身材魁梧,两眉粗黑,脸部很明显地带着斯...  相似文献   

12.
用遥感法测量钢建筑物应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明德 《科学通报》1995,40(22):2075-2075
我们在研究岩石的电磁辐射中,发现岩石的红外辐射和微波辐射随岩石应力状态变化而变化的物理现象,若这一物理现象在钢材料中也存在,那么对钢建筑物的应力及其分布有可能进行遥感测量,我们对钢材料进行了实验,得出了钢材料的红外辐射能量和微波辐射能量随钢材料应力状态变化而变化的实验结果,本文报道了这一新结果.  相似文献   

13.
微波卫生学     
微波通常是指频率范围从300兆赫到300千兆赫的无线电波.微波理论与技术已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医学工作者就发现在高功率微波发生器旁长期工作的人员有神经衰弱症候群的存在,并注意到高强度微波辐射造成动物致死的效应.四十年代,由于雷达发射机日趋高功率化,为保护操纵人员,曾大规模地开展过定名为“雷达危害”的研究课题.将微波作为职业卫生学的一部分,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是开始于五十年代初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施万(Schwan)博士首先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953年,苏联在医学科学院内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随后,其他各工业国也陆续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六十年代以来,各种新颖精巧的微波设备似雨后春笋  相似文献   

14.
《科学》2006,58(6):F0004-F0004
美国科学家马瑟(J.C.Mather)和斯穆特(G.F.Smoot)因发现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而获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借助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马瑟(右)和斯穆特领导的1000多人研究团队首次完成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太空观测研究,发现微波背景辐射与黑体辐射非常吻合,从而为大爆炸理论提供进一步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微波实验反应器即将彻底改变有机化学的反应过程。这种连续的微波动力反应器被称作为“微型实验室”。它不久将在全世界的实验室内取代蒸馏器和本生灯.微波技术大大优于传统的反应方法,例如,在反应时间方面和通常的加热方法相比较,它只要很短的时间,加热和冷却一般只需几秒钟。用微波反应器使大量的反应过程在一个系统内并用很短的周期就能有序地实现,它能迅速地到达稳定状态.领导该研究小组的克里斯·斯特劳施博士说:  相似文献   

16.
双偶氮苯掺杂液晶在光场下的Freedericksz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表征了双偶氮苯酚(DAP),研究了掺杂有少量DAP的5CB液晶体系在光场下发生Freedericksz转变的情况,发现掺入染料后激励光场强度显著降低,对于12.5μm厚沿面排列掺杂液晶发生Freedericksz转变的光强为0.3mW/mm^2,比纯5CB液晶下降3个数量级。这一新现象主要是由于光场作用下染料分子的顺反异构导致液晶分子重新取向,并且产生较强的非线性效应,对于研究光场下的非线性光  相似文献   

17.
科学释疑     
<正>微波炉伤脑还致癌吗浙江的吴女士问:有人说微波辐射会危害人体健康、损伤大脑,有人说微波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这些说法到底是真是假?@专家解答:微波炉是通过其产生的辐射电子形成有序的空间电子流,用磁场穿过电子流产生控制作用,在磁场控制和给定的几何环境下产生电子流的交变,再通过波导管使交变电子流进入食品加工区域,交变电子流会激发极化食物中的水分子产生交变运动从而发热,水再将产生的热传递给食  相似文献   

18.
基于Bayes估计的系统可靠性综合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勇辉  李国英  于丹 《科学通报》1999,44(10):1038-1042
提出了一种利用部件数据和先验信息进行系统可靠性综合的新方法,即基于Bayes估计的WCF法,该方法克服了文献中纯Bayes方法缺点。  相似文献   

19.
黄卡玛 《科学通报》1995,40(23):2152-2152
人们早已熟知静电场、静磁场对化学反应的作用,在光谱分析中人们也知道物质对微波的谐振吸收,即微波对物质分子能级的影响.现在射频电磁波特别是微波对化学反应的作用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的实验证实了微波能显著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改变反应的机制.特别在生物电磁学实验中人们发现微弱的微波能量也能导致明显的生物效应,即生物效应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即电磁波影响了新陈代谢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非热生物电磁效应.1992年10月在荷兰的Breukelen召开了首届世界微波化学大会,会议就微波化  相似文献   

20.
金亚秋  法文哲 《科学通报》2010,55(20):2040-2046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垂直测量月球表面的微波热辐射, 以期由多通道微波辐射亮度温度了解整个月球表面的微波辐射特征, 进而反演月壤层厚度, 估算月壤层富含的氦3含量. 在该科学目标和技术条件下, 讨论了月球表面微波辐射理论建模中月表粗糙面、温度廓线介质辐射、密集粒子散射等物理要素的影响. 按照月表面环形山数目与形态的统计特征, 数值构造环形山随机分布的月表面地形. 由规则三角形网格对“嫦娥一号”微波辐射计空间分辨率量级的月表面地形数值剖分, 来计算随机起伏粗糙月表面微波平均反射率与发射率. 数值结果表明在“嫦娥一号”微波辐射计空间分辨率的条件下, 环形山月表面可视为平表面建模. 由具有相干势的准晶体近似讨论了月壤层密集颗粒的散射与吸收特性, 及其月壤层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 用分层辐射传输方程推导具有非均匀温度廓线分布的月尘、月壤、月岩层微波辐射亮度温度, 分析了各个物理参数对辐射亮度温度的影响. 从而分析了“嫦娥一号”对月表面微波辐射观测的三层结构理论建模与参数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