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上,在这里他们互相依赖,和平相处.人类建立动物保护组织,收养受伤或濒危动物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宠物在危险关头求助主人的故事也屡见不鲜.人与动物之间相依相偎的温情不仅在危急状况下才表现出来,有时候一个拥抱或一个吻,就充分表达了他们之间传递的那份情感.这组照片是人与动物温馨和谐的瞬间,看着人心暖暖,爱意浓浓.  相似文献   

2.
人类号称自己是万物之灵.但是,人类却不是在所有方面的能力都超过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的能力让人叹为观止,是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具备的.比如,有些动物可以在黑暗中看得出东西,有些动物可以嗅到几千米之外其他动物发出的气味,探测到猎物肌肉伸缩发出的电场等等,这些能力是人类所无法拥有的.但你需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以免成为这些动物的"晚餐".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因而我们曾经认为心理疾病是人类的特有问题,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种动物可能和我们人类一样会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许多动物似乎都会受到各种形式的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困扰。不管它们是宠物,还是动物园或马戏团里经过免疫处理的动物,它们都难免有心理上的问题,可能会变得异常伤心、焦虑、抑郁,甚至会引起精神创伤等。通过对这些不幸的动物的研究,科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23,(17):42-45
<正>别再觉得地球上只有人类一种高智商生物啦,有一些动物的智商,可能连人类都会感到惊叹。——聪明的无脊椎动物章鱼、鱿鱼、乌贼这些在铁板上超级常见的头足类动物,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它们的大脑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是最大的。而且也是十足的吃货,因为它们的大脑是围绕着食道生长的。和人的大脑非常相似,分为不同的区域,有处理视觉的,也有处理触觉的。它们也有非常强大的好奇心,也会无聊,并且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会使用工具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5.
蛇"保姆"     
其实说到动物,相信大家现在都会发现人类和动物的关系是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复杂了。我们在城市里常见的动物无非是些飞鸟、昆虫,以及自己家里饲养的一些宠物,这些生物都给我们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说到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大家往往能想到有些动物帮助我们人类从事一些工  相似文献   

6.
猴,猿和人     
狐猴、金丝猴、狒狒、长臂猿、猩猩、黑猩猩 ,这些动物园中的宠物人们非常喜爱。随着保护野生动植物观念的增强 ,人们对这些人类的近亲投以更多的关注 ,有关它们的行踪和趣闻经常见诸于电视和报端。但由于相关知识的匮乏 ,对它们的报道经常发生混淆 ,尤其是和我们人类最相像的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等 ,对它们张冠李戴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人发出疑问 :什么是猴 ,什么是猿 ,大猩猩和猩猩是否同一种动物 ,它们的亲缘关系和生活习性如何 ,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以下将作一简单介绍。狐猴、金丝猴、黑猩猩等 ,包括我们人类 ,在动物分类学上都属于灵…  相似文献   

7.
“权力带来腐化。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化。”这是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爵士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发出的警告。野心、竞争、合作、统治,这些都是政治动物的武器。动物和人类一样,在人类世界出现希特勒、甘地或肯尼迪的政治手腕之前,动物已经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群居策略,并有意施加给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2,(15):76-77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动物们和人类一样,在炎热的夏季会想出各种法子为自己降温,享受清凉。这些小家伙们要么吃着冰棍、贴着冰块;要么徜徉在清凉的水池中;要么在遮阳伞的遮蔽下,躺在帆布躺椅上,享受心静自然凉,毫不按照往常的规则来。  相似文献   

9.
张鹏 《科学大观园》2010,(24):51-51
美国的古生物学家在法国境内发现了一些1.4亿年前侏岁纪时期的翼龙脚印,这些脚印清晰可见被认为是一只正在觅食的翼龙降落时留下的。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动物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可这些朋友正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威胁.据科学家统计,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物种中有99%已经灭绝.这就意味着,自从生命诞生以来,大约有10亿个物种曾出现在地球上,而又最终消失.只有一个物种生存得非常成功,那就是人类.  相似文献   

11.
易文 《科学大观园》2014,(21):28-30
<正>尽管对于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们来说,危险的大型食肉动物似乎只是动物园中"安全"的一景,可是这些动物攻击人类的事件在世界范围内还是时有发生。然而人们对此不但毫无防备,即使不幸地遇到这种情况也往往不知道如何应对,本能地拔腿就跑,殊不知拔腿就跑很可能带来更多危险。在这里介绍几种避免和应对动物攻击的常用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面临的情况和动物  相似文献   

12.
科学研究显示,无数非人类物种都会出现精神病症状.鸟有强迫症,而马有时会出现病态的冲动,海豚和鲸鱼(尤其在圈养状态下)会自残.还有狗会在窗户里悲伤地望着主人的样子——那可能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鉴定的分离焦虑.但是,至少有一种人类常见的精神疾病似乎放过了其他所有动物: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13.
<正>"灭绝意味着永远,濒危意味着还有挽救的时间"。地处非洲最南端的南非在19世纪被誉为"猎人的天堂",当时大批殖民者涌入该地肆意猎杀那些野生动物。在人类的枪口下,斑驴、蓝马羚、开普狮等大型动物直接或间接地走向了灭绝。其中,斑驴则在这些灭绝动物中成为广受关注的成员之一。在一百多年前,动物分类学的发展还很落后,人们还分不清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差异是多样化的,动物乃是无法被概念化的他者。解构主义并非否定人类与动物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而是质疑人类中心主义对这种差异的绝对化。动物也在注视着人类,具有回应人类的能力,因此不能将动物排除在伦理之外。解构并非无涉于伦理,而恰恰是通过概念的解构,彰显出伦理的原初性。人类与动物应该走向共同和解。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04,(12):14-15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共进行了5次“阿波罗”飞行,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这一系列“访问”大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各次“阿波罗”飞行都对月球表面进行了广泛考察,这是美国邮政总局1994年发行的面值9.95美元的邮票。宇航员背后为“阿波罗11”飞船的登陆舱降落在月球上摄于1969年7月20日的资料照片显示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右脚脚印14搜集了大量月球岩石、土壤标本,其中从月球上带…  相似文献   

16.
动物参与人类战争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有时候,被人类驱使的动物会比人类更疯狂。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同时也是动物的地狱。火烧骆驼1398年,在铁木尔率蒙古军队远征德里时,遇上了由120头大象组成的象阵。那些大象身披铠甲,獠牙上挂着弯刀。蒙古军开始恐慌并出现退败。铁木尔听说过大象很容易受惊,于是下令将将覆盖上秸秆浇上油的骆驼赶到前线去,然后燃烧的骆驼奋力向前冲跑,由于大象受到身上着火的骆驼惊吓就不顾一切地四处逃窜,由于站在大象背上的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家们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定位了帮助原始人类适应新食物的基因,而这些基因在人类征服新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脂肪酸去饱和酶1基因(FADS1)和脂肪酸去饱和酶2基因(FADS2),它们表达后产生的酶与脂肪酸的消化有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拉斯马斯·尼尔森教授称,“这两个基因帮助我们的祖先适应了一种活动范围更大的生活方式。研究者最初在非洲观察到的结果显示,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是饮食结构改变的结果。从原先主要食用富含脂肪的海洋动物,转变为允许人们有更大活动范围的替代饮食,从而与6~8万年前非洲大陆上现代人类(解剖学意义上)  相似文献   

18.
哲学人类学是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思潮之一,以"人是什么"问题为轴心,围绕人在本质上是"工具制作的动物"或"理性、精神的动物"展开争论,形成了"工具论"和"理性论"两大传统。奥特加·加塞特提出人并非天生的"工具动物"或"理性动物",人的本质并非即成的、被给予的,而是需要通过专属于人的技术活动不断获取;人通过技术在建构自身存在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生活。但技术并非人的本质属性,而是生活中"第二性"的创造活动。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奥特加追问的是"人做什么",而不是"人是什么",由此超越了传统哲学人类学的争论,从人的存在出发思考技术,并面向人类生活建构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19.
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法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型式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是操作条件作用法强化原则的有力应用之一。许多人都从电视上或亲眼观看过动物表演,许多动物的精湛表演令人惊叹不已。例如,海豚钻火圈,鸽子会按观众的要求啄击写有相应文字的木牌,黑猩猩能在电子计算机的面板上回答提问者提出的简单问题,并能用聋哑人的手势语表达自己的要 求、判断和情绪体验等。这些复杂的行为反应并不表明这些动物真正懂得人的语言,更不意味着这些动物生来就有或可以在其生活中自然形成它们;,而是在…  相似文献   

20.
论空间资源     
资源乃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它来自人类所处的天然环境。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人类首先适应、认识和加以利用开发的是陆地表面上的包括土地、山、水、动物和植物的资源,进而开发利用的是地下的资源。随后,人类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