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3,(14):61-61
根据澳大利亚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揭开蝾螈断肢再生能力的秘密将最终帮助人类实现肢体再生梦想。研究发现这种两栖动物的免疫系统是再生能力的关键,允许它们重新长出肢体、脊髓、脑组织,甚至于心脏部位。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表示,一种被称之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对蝾螈的再生能力至关重要,如果这种巨噬细胞被系统性剔除,蝾螈便会失去肢体再生能力,形成疤痕组织。因而它能够帮助科学家控制这种过程,甚至能够将其应用于人类。莫纳什大学的詹姆斯·古德温博士表示这一研究发现让科学家在了解再生所需满足条件方面又往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过客 《科学大观园》2013,(21):32-33
鲨鱼和人类共同的祖先以及颌类脊椎动物都拥有第六感:拥有探测水下电场的能力。从解剖学上讲拥有这种能力的工具被称作电感受器和电感壶腹器官。研究推断这是由软骨鱼类(比如鲨鱼和鳐鱼)、硬骨鱼类(比如鲟鱼)以及一些蝾螈物种中同样的细胞群体进化而来的。不幸的是,人类在很久以前失去了这种第六感。  相似文献   

3.
海欣 《科学大观园》2005,(19):62-63
环境保护是当今和未来世界的重要课题,我们人类一方面在利用大自然创造新世界,一方面又要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因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否则,人类会毁灭了大自然。常听说某地区由于过度砍伐树木造成水土大量流失。使得良田变为沙漠;某河流由于遭到污染,鱼虾等生物趋于灭亡,人畜生命有危险;过多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团队在对数百个数据进行了开创性分析之后得出结论:人类处在对海洋及海洋动物造成前所未有的大破坏的边缘.新研究的合著者、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生态学家道格拉斯·J·麦考利(Douglas J.McCauley)说:“我们可能就坐在重大灭绝事件的悬崖上,但我们仍有时间来避免灾难.”麦考利博士和同事还发现.与陆地相比,海洋绝大部分依然保持完整,仍然有足够旺盛的生命力,可以恢复健康的生态.  相似文献   

5.
<正>尽管拥有完好发展的大脑、复杂的科技和数个世纪的科研进展,人类仍然是一个迷信的物种。迷信似乎在整个历史和不同文化里都约束着人类。社会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曾经写道,迷信和对魔法的深信不疑"如此频繁并广泛的存在以至于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具有统一并永久的思想形式。"即使在现代社会,迷信仍然充斥在人类的日常生活里。《相信魔法:  相似文献   

6.
<正>虽然目前未在地球发现任何外星人,也没有人们所担心的外星人吞噬人类的现象,但考虑到地球的现状及物种,我们需要推测外星人是否会到达地球并吞噬我们?而这个问题将有助于预警人类,避免遭受敌对外星人的攻击伤害!美国科学家迦勒·沙夫指出,与许多好莱坞科幻电影进行对比,我猜测外星生命可能需要更多的是水等生存必备资源,或者将人类作为它们的奴隶,或是某种神秘"生命力量"将我们  相似文献   

7.
嵌合体研究经历了从兽-兽嵌合体、人-兽嵌合体到涉及人类神经系统的人兽嵌合体的发展历程,在伦理上引起了广泛争论。目前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涉及人类神经系统的人兽嵌合体是否将侵犯人类尊严。支持涉及神经系统的人兽嵌合体研究的观点认为只有神经系统上的改变不会使人兽嵌合体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不损害人类尊严。文章论证了并非只有完整的自我意识才具有人类尊严,最低程度的自我意识是具有人类尊严的基础,且自我意识产生于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中。因此涉及人类神经系统的人兽嵌合体可能产生最低程度的自我意识,对其进行实验就是侵犯了人类尊严。应该对人兽嵌合体实验进行合理规范,杜绝涉及人类神经系统的人兽嵌合体出现。  相似文献   

8.
当今高科技成果已使我们的世界发生了极大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使人们从繁琐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生存;宇航技术不仅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使我们的信息传播、资源勘探、气象预报等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成功,不仅使人类进一步了解了自身的奥秘,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而且甚至有了控制自身进化的可能.科学技术似乎变得无所不能,许多人幻想着科学技术可以使他们一切美梦成真.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AI在实践中正深刻地"模仿"自然人类世界,并以虚拟数据建造成了一个类似自然人类的"机器人类世界",为满足自然人类物质、精神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求带来了诸多福音。但是AI在全面解放自然人类自由的道路上一定程度引起了人与社会劳动、人与现代科技、人与现实社会等的技术、伦理、法律和安全隐忧,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诸如AI模仿自然人类的机器世界一定程度存在缺失如"人"一样理性价值智能。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赋予AI灵活、能动的应变能力,以及对自身行为进行预测、控制,甚至审美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重构人类及AI的伦理道德系统,让所有智能终端必备伦理道德系统,让真善美数据训练机器形成更高层次的理性化系统,使AI在实际应用中执行最严格的备案制度,建立AI数据国家级监控中心,从而促进仿自然人类世界的"机器人类世界"智能级向更高层次理性价值智能发展,且能从中反观自然人类伦理及伦理建设,助推自然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0.
<正>宇宙对人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地球上的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20世纪终于走进了茫茫的宇宙太空,将幻想变为现实。但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有少数国家的航天员进入太空,完整目睹过我们这颗蓝色星球。大多数人仍然在地面上,只能想象着太空和我们的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欢迎来到“地球之眼”项目而现在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赞助的“地球之眼”任务(让中学生探索地球知识),是一项旨在让学生、老师和公众通过空间站上星载数码相机给地球拍照的教育性延伸项目。这样就可以从太空这个独特的视角了解到我们与众不同的地球。“地球之眼”任务执行期间(即国际空间站地球之眼相机可以操作的时间段),  相似文献   

11.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22):46-47
一块具有180万年历史的头骨化石,又重新引发了关于人类古老祖先的争论。这块化石发现于格鲁吉亚高加索山区的德玛尼西考古遗址,被命名为“头骨5号”,拥有最完整的下颚和头盖骨,代表了早期人类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在格鲁吉亚国家博物馆的人类学家大卫·洛尔德基帕尼泽带领下,研究团队于2000年发现了完整的人类下颚骨化石。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平均每天吸入体内的霉菌孢子数量在1000到100亿颗之间,特别是在暴雨和洪水灾害过后的几天,真菌大量滋生,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发霉的气味。每一颗微小的霉菌孢子都有可能附着在我们温暖、潮湿的肺部,在那里伸展卷须,像藤蔓植物一样生长,入侵我们的内脏器官,慢慢地消耗掉我们的生命。幸运的是,人类的免疫系统使大部分人免于遭受如此痛苦的死亡方  相似文献   

13.
数字人类的出现在有效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环境等快速变革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如犯罪、伤害、偏见、隐私泄露、尊严受创等伦理问题。充分应用数字人类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前提是要使数字人类将人类当作目的,而非工具,归根结底要对人类做出善的行为,从而有效规避数字人类对人类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知晓数字人类需要被作为“完全道德代理人”而存在,进而将其放置于与人类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正>著有《不完美的宇宙》的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自然哲学阿普尔顿教席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马塞洛·格莱泽认为,要想提升每个人的认知能力,科学概念就必须是广泛适用的,它必须要让整个人类有所变化。但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它必须是定位人类角色的关键因素。科学概念应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在此",而且能够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方式,并  相似文献   

15.
作为地质学概念的“人类世”,有着丰富的人文意涵。在对“人类世”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将其误解为支持“人类中心主义”或者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需要对以上误解进行澄清:“人类世”并未过分强调人的独特价值,与“人类中心主义”无关;“人类世”并非完全遵从现代社会的资本逻辑。在对概念澄清的基础之上,进而研究“人类世”的核心涵义,即:“人类世”更加关注“人-技术-自然”的整体力量,强调多元联结和凸显关系的多样性。最后,通过澄清和阐释“人类世”的核心内涵,其将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例如如何看待人类世中人与技术的一体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等。综合理解人类世涵义,有助于理解变化,借助契机重构人类思维方式和社会组织模式,形成与地球共同发展的新的稳定态。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一种昆虫能让人类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那可能非蚊子莫属了--每到夏天,它们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它们在我们的耳边营营嗡嗡,扰人清梦;它们死缠烂打,锲而不舍地叮咬我们,让我们奇痒难忍;它们飞来飞去传播病毒,给我们带来疟疾、登革热、黄热病、西尼罗河热等致命疾病.世界上每年有5亿人感染疟疾,其中大约200万人因此丧命.  相似文献   

17.
猴,猿和人     
狐猴、金丝猴、狒狒、长臂猿、猩猩、黑猩猩 ,这些动物园中的宠物人们非常喜爱。随着保护野生动植物观念的增强 ,人们对这些人类的近亲投以更多的关注 ,有关它们的行踪和趣闻经常见诸于电视和报端。但由于相关知识的匮乏 ,对它们的报道经常发生混淆 ,尤其是和我们人类最相像的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等 ,对它们张冠李戴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人发出疑问 :什么是猴 ,什么是猿 ,大猩猩和猩猩是否同一种动物 ,它们的亲缘关系和生活习性如何 ,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以下将作一简单介绍。狐猴、金丝猴、黑猩猩等 ,包括我们人类 ,在动物分类学上都属于灵…  相似文献   

18.
<正>猩猩之间的这种互动方式与人类的开玩笑行为非常相似,都是通过制造惊喜、突发刺激或混淆,来达到休闲娱乐、缓解冲突和增进感情的目的。在我们的认知中,幽默和开玩笑是人类独有的社交行为。然而,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日前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令人惊奇:猩猩也会像人类一样用开玩笑的方式与同伴互动。这一现象不仅揭示了非人灵长类动物情感的复杂性,让我们对猩猩的社会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挑战了我们对幽默行为的传统理解。  相似文献   

19.
以奢华淫靡、铺张浪费为特征的异化消费,无疑是浪费物质资源、导致能源危机、破坏生态环境、助长恶习、滋生腐败、损伤社会道德、贬损人类精神、传染妒忌心理、刺激人的贪欲、滋长人的私心、阻滞人类发展的毒痈。对此,我们需要站在生态学高度,弘扬自然主义、人道主义、集体主义和人类意识;倡导日常生活的简约原则、劳动闲暇一元论;塑造高尚人格;推广合理增长的经济模式,消除高生产、高成本、高消耗;使经济紧密联系人类的基本需求和最低需要,克服异化消费;抵制人类日益膨胀的欲望,消灭穷富分化,杜绝豪奢浮华,遏制人性蜕变;回归人的朴实本真,使其变得更具活力与强大。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因而我们曾经认为心理疾病是人类的特有问题,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种动物可能和我们人类一样会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许多动物似乎都会受到各种形式的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困扰。不管它们是宠物,还是动物园或马戏团里经过免疫处理的动物,它们都难免有心理上的问题,可能会变得异常伤心、焦虑、抑郁,甚至会引起精神创伤等。通过对这些不幸的动物的研究,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