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哲学基础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影响①关注内在经验的直接描述而不是因果分析或实证说明;②关注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观性和意向性;③关注人的价值与意义.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影响①强调自由、选择和责任;②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③强调自我观和"我-你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2.
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虽然拒斥本体这一形而上学问题,但事实上是在追求笛卡尔的物质实体,以达到对心理及行为客观、精确或实证的分析。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忠实于笛卡尔的精神实体,将本体作为研究的起点和理论支点。两大研究取向要走向整合就必须解决在本体论方面的对立。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5,(11):51
关于网恋的话题实在太多,今天又偶然看到有人在讨论这个话题,看来上网的人,总逃不过这样的问题。对于网恋,不同的人对它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有人避而远之,惟恐不小心掉进网恋的陷阱让自己受到伤害;也有人觉得无所谓,认为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在网上来场精神恋爱也不错;还有人认为网恋虽然美丽浪漫,却总是太虚无,美丽过后太痛苦,想尝试却又害怕,于是多了一份暧昧的感觉。网络让陌生的人相识,就算天各一方,也因为网络的神奇而变得没有距离感,而我们的世界也因为有了网络而变得更精彩生动。几乎所有上网的人都会感叹着网络的虚幻缥缈,几乎所有的…  相似文献   

4.
网恋只是一种形式。一场健康成功的网恋最终必然要从虚幻走向真实,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绝非长久之计。网恋实际是一场真实恋爱的前奏。“三大纪律”之一:见面前一定要互换照片无数“见光死”的前人证明了一个真理,互相有爱慕感觉的网友见面之前一定要互相交换照片。这并不是说我们那么在乎对方的相貌,而是因为人对于容貌有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就是再其貌不扬的人,看得久了,有心理承受能力了,也能接受。否则,见面时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以致连普通朋友都做不成。“三大纪律”之二:网聊100小时以上再见面如果想要发展一场认真的恋爱,相互间的深刻  相似文献   

5.
科学主义心理学亦称自然科学心理学,是指一种以自然科学为价值定向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它坚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和实证主义的客观实验范式,力图建构以自然科学为模板的心理学理论模式。人文主义心理学亦称人文科学心理学,是指一种以人文科学为价值定向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它坚持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的主观经验范式,力图建构以人文科学为模板的心理学理论模式。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科学观、对象观、方法学以及理论观等方面都存在着两极对立的倾向,表现出相互对立的理论特征,代表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是西方心理学的两种向度。  相似文献   

6.
论文化心理学在心理学方法论上的突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在方法论上对主流心理学有很大的突破.它突破了主流心理学研究的还原论、简化论范式,突出生态学研究方法,重视在实际语境中研究;突破主客二分范式,强调主位研究;超越文化中立、价值中立范式,重视同文化研究;重视解释学方法,用本体论解释学突破或替代精神分析的方法论解释学.  相似文献   

7.
常识性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关联的批判性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心理学在科学化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渐渐远离了人类日常生活,彰显着浓郁的自然科学品性,成为心理学家孤芳自赏的一种标签。常识性心理学可使人的心灵活动得到素朴、直观理解,是常识心理学而非心理科学使得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成为可能。常识性心理学不应该是“落后”或“非科学”心理学的代名词,而应该是科学心理学的一种学术资源。“共在”是常识性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之间由分离到对话的关系的写照。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1,(21):45-45
网上上有搭讪学小组.书店里有《魔鬼搭讪学》这样的书,今天还有“魔鬼咨询师”阮琦开展的情人节恋爱培训活动。有兴趣,就都拿来了解了解。无需任何压力。让神奇的心理学成为你的小帮手。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5,(11):50
眼神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神之源。在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角膜含有1.37亿个细胞,将收到的信息传送至脑部。这些感光细胞,在任何时间均可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这就说明,即使是一瞬即逝的眼神,也能发射出千万个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所以,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张合,视线的转移速度和方向,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所产生的奇妙复杂的眉目语,都在传递着信息,进行着交流。现代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象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  相似文献   

10.
环境消费心理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生态既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又是人类消费的对象。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个人的消费行为有很大的距离。本文对环境和消费问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学文化转向到心理学文化品性探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现代心理学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心理学文化转向似乎成为它何去何从的有力注解。但是,奠基于现代主义思维模式基础上的心理学文化转向因其自身难以跨越的局限,从根本上把人与文化割裂开来,还不是拯救心理学的一剂良方。心理学文化品性探寻则从心理学内在深层机理和根本上回答心理学为什么要想文化转向以及心理学到底是什么。这既是对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根本的超越,也是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独特的探索和追问、实现对人类心灵幸福这一永恒主题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从现在开始,聪明一点,不要问别人想不想你,爱不爱你?若是要想你或者爱你自然会对你说,但是从你的嘴里说出来,别人会很骄傲和不在乎你。不要过份在意一些人,过份在乎一些事,顺其自然,以最佳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往往在最在乎的事物面前,我们最没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让我们不要把过去的不幸重压在我们的记忆之上。"英国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在戏剧《暴风雨》中曾这样建议。不过,就像任何遭受过伤心风暴的人都知道的那样,这并非听起来那么简单。如今,心理学家可能发现了人们为何如此难以忘记一段失败的关系产生的痛苦。衰退影响偏见是一种心理滤除,可使依附于人们记忆的负面情绪比任何正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史,也和任何其它科学史一样,是一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残酷斗争的历史。但是心理学上的这种斗争却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文科学的心理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理学中一直存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研究取向,前者是主流,后者是非主流。自然科学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对整个世界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也存在一些偏差。人文科学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对心理学研究中“科学主义”的超越以及它的方法论原则凸显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危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主义心理学以唯科学主义的特征,这种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周围就存在着对它的威胁,其中最主要的来自于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和本土心理学运动。我国心理学界对解除这种威胁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看法,但这些看法是行不通的。我们要转化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危机,必须其内部着手,医治其痼疾。  相似文献   

17.
18.
四十个富于观察力的心理学家云集在西德的哥廷根开会。忽然,一个村夫冲进会场,一个黑人紧追而入,后者手持短枪。两个人当众搏斗起来,忽然听到一声枪响,两个人便一道跑了出去。这紧张的一幕只延续了二十秒钟,给目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会议主持者提议每个与会者立即写下目睹记。其实,这件事是假扮的,不过是一次实验。整个过程都有摄影可资核对。科学家的观察力向来比较精确。但是,在交上的四十篇报告中,错误率之高是惊人的,只有一人的报告错误少于十分之二,有十四篇错误率达十分之二到十分之四,  相似文献   

19.
论心理学的日常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中,过度地张扬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导致心理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面对现实问题束手无策。心理学应该是科学性与日常性的有机统一。心理学的日常性就是关注个体的自我心理生活,关注个体的常识理解,把心理学理论的支点回归到现实的个体身上。  相似文献   

20.
一、超心理学的起源“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名词,起源于本世纪30年代。有的文献记载“超心理学”曾在1885年由德国学者马克思·德索伊尔(Max Dessoir)首先提出的;还有的文献记载,“超心理学”这个词曾由法国生理学家,1913年医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夏尔·里谢特(Co Richet)倡导使用的。但后两种说法根据不够充分,而且说法不甚一致,而第一种说法,从许多超心理学的著作以及国外一些百科全书中都可找到根据,所以本文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