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液体系中蛭石吸附Cu^2+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等温条件下初始Cu2 浓度范围为25~300 mg.L-1,蛭石浓度范围为20~100 g.L-1的水溶液体系中蛭石吸附Cu2 的动力学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蛭石对Cu2 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速率在吸附反应开始的2 h内很高,但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并在12 h左右接近于零.溶液起始Cu2 浓度和吸附剂浓度对吸附速率影响显著,随起始Cu2 浓度增大,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起始吸附剂浓度增大,吸附平衡时间缩短.提出的蛭石-Cu2 吸附动力学方程在样本检测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经2.0 mo/L HCl预处理的茶叶粉末对甲基紫溶液的吸附作用,探讨在不同pH值、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条件下,不同用量的吸附剂对甲基紫溶液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pH为10.0时,250mg预处理的茶叶粉末对20mg/L,50mL的甲基紫吸附20min,去除率达98%,饱和吸附量为180.6mg/g.  相似文献   

3.
用Mg(OH)2乳状液改性天然磷矿粉制成复合型吸附剂.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该吸附剂对Cd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复合型吸附剂中磷矿粉与Mg(OH)2质量比、吸附剂的用量、吸附时间以及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四种因素对Cd2+的吸附均有显著的影响.当吸附剂配比(磷矿粉与Mg(OH)2质量比)为1∶1时,在吸附剂用量为1.0 g/L,吸附时间为1 h,温度为30℃,Cd2+的初始浓度为0.1 mg/L,溶液为近中性(pH=6~7.5)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佳,Cd2+的去除率可达83.5%.  相似文献   

4.
咖啡渣去除水中亚甲基蓝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种咖啡渣(C_1和C_2)作为吸附剂,从水溶液中吸附去除亚甲基蓝(MB).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技术表征咖啡渣材料.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和接触时间对MB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从2.0升高到12.0对C_1吸附MB的影响很大,MB的去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升高.50 mg/L的MB溶液吸附1 h时,C_1和C_2对MB的去除率分别为94.41%,88.26%.随着C_1和C_2投加量的增大,MB的去除率也在增大.使用Langmuir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在25℃下,C_1对MB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44.8 mg/g,C_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63.9 mg/g.  相似文献   

5.
以海藻酸钠(SA)为原料,添加伊利石(IL)制备了伊利石/海藻酸钠(IL/SA)凝胶球复合材料.研究了凝胶球对水中Cr(VI)的吸附能力,探讨了溶液p H、Cr(VI)初始质量浓度对Cr(VI)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L/SA凝胶球对Cr(VI)的最佳吸附条件是溶液p H为2,Cr(VI)初始质量浓度为300mg/L,吸附时间为4h.在热力学方面,吸附数据结果表明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Cr(VI)在凝胶球上的吸附是单分子层的;在动力学方面,吸附数据结果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以桔子皮为原料,采用1 mol/L的磷酸溶液对桔子皮进行改性.考察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pH值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桔子皮吸附能力明显提高,吸附条件为:桔子皮用量为0.2 g、染料活性艳红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为30 min、温度在25℃、pH=2.0时,吸附率达到93.67%.  相似文献   

7.
啤酒酵母对水中Cr(VI)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啤酒酵母作吸附剂吸附水中Cr(VI),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吸附效果受pH值影响最大,当pH值为2~3时Cr(VI)的去除效果最好.啤酒酵母对Cr(VI)的吸附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Cr(VI)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绿茶的物理和化学特性、p H值、吸附剂添加量和吸附等温线等因素对吸附亚甲基兰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吸附再生实验.结果表明,p H值对亚甲基蓝吸附影响较大,碱性条件下的去除率为91.7%,明显大于酸性条件下75.0%的去除率,在中性条件下,去除率最高,为96.4%.吸附剂绿茶的投加量对亚甲基蓝吸附反应的影响非常大.对于50×10-6的亚甲基蓝溶液,随着绿茶投加量从加入10 mg增大到60 mg时,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大,但是吸附效率却从111.5 mg/g下降到20.33 mg/g.绿茶的亚甲基蓝饱和吸附容量为126.3 mg/g,同时,吸附平衡常数为0.054 L/mg.  相似文献   

9.
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去除水中Cu(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iCl4液相水解法制备锐钛型纳米TiO2,用XRD、SEM、TEM对粉体进行表征.在避光/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将自制纳米TiO2用于处理水中Cu2 .考察了处理时间、pH值、有机物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量为1 g·L-1、溶液pH值为6、Cu2 初始浓度10 mg·L-1,去除时间分别为20 min和120 min时,Cu2 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4.4%和68.2%.另外,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还原性有机物(甲酸、甲醛、甲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Cu2 的光催化还原率,但对Cu2 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共存阳离子对去除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氯化锌改性笋壳对染料结晶紫的吸附性能与机理,考察了吸附剂投入量、pH值、温度、结晶紫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对改性笋壳吸附结晶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改性笋壳投入量为0.25g,pH为8,温度313K,吸附时间80min的条件下,对含100mg/L的结晶紫溶液的吸附量为9.06mg/g.改性笋壳吸附结晶紫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型等温吸附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主要为膜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1.
小球藻对重金属Pb2+生物吸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球藻为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Pb2+进行了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渐慢的过程,吸附开始10 min内大约完成75%的吸附量;pH值在5.50左右时吸附效果最佳;藻粉的最佳投加量约为1.0 g/L;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小球藻吸附效率呈明显降低的趋势;试验还表明各因素对吸附效果影响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离子印迹聚合物,优化了对痕量Ni 2+的吸附与解吸条件.在pH=7.0、流速为4.0mL/min的条件下,离子印迹聚合物能定量吸附试液中的痕量Ni 2+,其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7.38mg/g.吸附在离子印迹聚合物上的Ni 2+可用5mL 1.0mol/L HCl完全洗脱.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6μg/L,线性范围为0.1~5.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91%(1.0μg/mL Ni 2+),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以凹凸棒土为粘接剂制备颗粒13X分子筛/凹凸棒土吸附剂,考察不同煅烧温度下所制复合材料的孔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及其对Pb~(2+)去除率,并以所制吸附剂为填料进行柱实验,研究其去除Pb~(2+)的机理及废水中Pb~(2+)浓度和水力负荷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煅烧温度,可增大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有利于废水中Pb~(2+)的吸附,但当煅烧温度高于700℃时,材料的晶体结构被破坏,比表面积由492.50 m~2·g~(-1)急剧下降至2.80 m~2·g~(-1);13X分子筛/凹凸棒土吸附剂可通过中和沉淀、过滤截留和离子交换吸附等方式有效去除废水中的Pb~(2+),填充柱的穿透时间随水力负荷和Pb~(2+)浓度的增大而缩短,当水力负荷为7.4 m~3·m~(-2)·h~(-1)时,13X分子筛/凹凸棒土颗粒的饱和吸附量最大,为542 mg·g~(-1)。  相似文献   

14.
潘林 《高师理科学刊》2010,30(2):72-75,85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Pb2+和Cu2+对水螅急性毒性作用(LC50),并且测定了经Pb2+和Cu2+胁迫后水螅体内SOD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顺序为Cu2+Pb2+.Cu2+和Pb2+对水螅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0.33,0.28,0.24,0.22mg/L和2.17,2.05,1.58,1.04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22mg/L和0.104mg/L.通过0.6,0.7mg/L的Pb2+溶液对水螅SOD的24h实验起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急剧下降,变化显著(P0.05);0.7,1.5,2.0mg/L的高质量浓度溶液对水螅SOD活性基本上没有变化.通过0.15,0.20,0.25,0.30,0.35mg/L的Cu2+溶液对水螅SOD的24h实验起诱导作用,水螅的SOD活性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在质量浓度为0.30~0.35mg/L的范围内,SOD活性急剧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啤酒酵母对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啤酒酵母作吸附剂吸附水中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吸附效果受pH值影响最大,当pH值为2~3时Cr(Ⅵ)的去除效果最好.啤酒酵母对Cr(Ⅵ)的吸附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Cr(Ⅵ)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16.
以钛酸丁酯和硅酸乙酯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孔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电镜扫描、红外光谱、氮吸附 脱附等表征.在pH= 7.5、流速为1.2 mL/min的条件下,试液中的痕量镉可被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定量吸附,其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30.0 mg/g,吸附在复合材料上的镉可用1.0 mol/L HCl洗脱,洗脱液中的镉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5.2 μg/L,线性范围为0.05~2.5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6%,加标回收率在96.0%~106.5%之间.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33~35期蝌蚪暴露于加Cu2+的自来水中,研究了Cu2+对东北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18~24℃条件下,Cu2+对东北林蛙蝌蚪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89、0.118、0.058和0.027 mg/L;Cu2+对东北林蛙蝌蚪安全浓度为0.022 mg/L.说明Cu2+对东北林蛙蝌蚪具有毒性作用,为农业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两栖动物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氯化亚铁为原料,经离子交换、炭化工序,制备铁修饰的炭化树脂作为吸附剂.通过对水溶液中诺氟沙星吸附实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对诺氟沙星的吸附量可达40.49mg/g.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吸附平衡数据.考察了吸附时间、pH、诺氟沙星浓度及温度等实验条件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在吸附时间3 h、pH6、诺氟沙星初始质量浓度10 mg/L、室温条件下,铁修饰的炭化树脂吸附诺氟沙星的能力较好.诺氟沙星在铁修饰的炭化树脂上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重金属铜对异毛目纤毛虫多态喇叭虫(Stentor polymorphrus)的急性毒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态喇叭虫对铜离子毒性反应敏感,死亡率随着Cu2 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细胞开始大批死亡的时间在6个小时左右.Cu2 12 h半致死浓度为0.33 mg/L,(95%置信区间为0.3141~0.3526 mg/L).  相似文献   

20.
UV - vis/H2O2/草酸铁络合物法光解焦化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用UV-vis/H2O2/草酸铁络合物法处理含酚废水时诸因素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3.7,H2O,、FeSO4、K2C2O4加入量为35mmol/L、20mmol/L、50mmol/L,反应的持续时间60min,此条件下再经絮凝处理,废水COD由650nag/L降至32mg/L左右,去除率达95%;挥发酚由15mg/L降至0.5mg/L以下,去除率近97%.本法的处理效果和能耗均好于UV/Fenton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