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 ,采用北京市的历史统计数据 ,开展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建立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非线性多目标模型 .以模型计算结果为依据 ,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结果表明 ,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制衡关系 ,完整地体现了这一复杂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集成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口 (population)、资源 (resource)、环境 (environment)和经济 (economy)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组成了一个动态开放复杂系统 ,简称为PREE系统。在PREE协调发展研究的定量分析中 ,需要解决PREE复杂系统的整体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层次模型体系结构 ;建立了基于目标规划的PREE系统多目标综合集成模型。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制衡关系 ,并完整地体现了PREE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为开展用于预测和规划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人口、资源与经济协调和谐发展的系统剖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主要运用系统论、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石河子垦区人口、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总体水平进行分析,然后构建人口、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型,运用该模型评价这3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为本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提供决策依据。表6,参3。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科技、经济、社会和环境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力图揭示其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文中指出了动力机制与信息反馈机制.着重分析了可持续与协调发展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协调是为了保证实现可持续的目标.进而指出信息反馈机制是人类社会内部科技、经济、社会和环境运动中普遍存在的调控机制,并运用系统运动力学的观点找出其中存在的四个不同层次的反馈回路.  相似文献   

5.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油气资源开发,不应仅局限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本身,将其视为包括油气科技进步、油气资源结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要素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进而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科技进步是油气资源开发的根本保证、油气资源结构更替是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实现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油气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在明确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方法分析小城镇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给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并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可持续发展实践中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取向,也是我国科技攻关的核心与重点,本文在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构造基于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和科技子系统为核心要素的PREEST系统模型;并在完成对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前提下,对系统的发展和运行进行规划和优化探索,以期通过对基于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研究,为我国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绿洲规模与绿洲经济发展关系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洲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洲规模内存在的各种资源规模的大小.对于环境封闭和生态脆弱的干旱区绿洲而言,一方面,由于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限制,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约束;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口规模、生产规模及其消耗资源能力的增大导致绿洲负荷过重,稳定性受到威胁,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同时实现经济效应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在绿洲适宜规模内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特殊性的基础上,以且末绿洲为例,根据1985-2004年的连续统计数据,运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在绿洲适宜规模下存在的资源规模与绿洲经济发展关系,为绿洲规模与绿洲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依据.图2,表4,参16.  相似文献   

9.
通过未来 5 0年我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情景分析 ,认为人口基数大 ,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2 1世纪我们还必须坚持计划生育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 构成了一个动态开放的复合系统. 文章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 构建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三系统的有序度模型和协同进化模型, 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 采用大连市的历史统计数据, 开展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同进化的实证研究, 以模型计算结果为依据, 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结果表明, 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各子系统间的协同进化关系, 完整地体现了这一复杂系统的局部相关性和整体演化趋于稳定性, 在三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 构建包含旅游、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五大子系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 在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各要素内在关联及动态行为的基础上,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 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运用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VENSIM, 对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仿真模拟. 通过对关键要素指标的调控, 提出西藏旅游业应走兼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资、专业人才培养、旅游法规制定、旅游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等要素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为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冯桂珍 《系统科学学报》2004,12(4):47-49,52
系统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准则 ,可持续发展是在系统原则指导下的具体实践内容和预定目标。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分析 ,了解系统原则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 ,既有利于深化系统理论 ,更有助于深化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农业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福建省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将大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看待,了解其子系统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自80年代以来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并对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协调福建省农业PRED系统的对策和措施,以实现农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图2,表2,参8。  相似文献   

14.
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建立了区域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空间与时间跨度相结合、简洁与区域分类的原则。人地系统的可持续性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状态及它们的协调度决定的。以苏锡常地区为例,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苏锡常地区人地系统处于弱持续发展状态,区域差异明显。图2,表2,参4。  相似文献   

15.
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它跨越一系列自然与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房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北京市房山区的区情基础上 ,依据《中国 2 1世纪议程》,建立了该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 1 990至 1 998年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本文得出的结论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供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综合方法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耀 《系统管理学报》2006,15(5):441-444
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指标选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技术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某区的区情,基于环境-经济-社会模式,通过专家咨询定性地确定了该区可持续发展指标原始数据库(共70个指标),并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的定量综合分析技术。对该原始指标体系进行了简化及有效性检验。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吉林省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省份之一,研究其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其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探讨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并依据吉林省实际情况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吉林省9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吉林省城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可持续发展隶属度除长春、吉林较高外,其余城市均较低;利用聚类结果对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分区,吉林省分为3个可持续发展区域。说明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程度区域差异明显,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图2,表3,参18。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论看可持续发展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 ,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 ,揭示了可持续发展观的系统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