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多年的野外实地调查,发现小陇山林区虾脊兰属植物2种,对发现的兰科虾脊兰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生物学性状、生境及野生资源现状进行了简述,添补了小陇山林区野生兰科植物虾脊兰属植物研究的空白,对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兰科植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尽快做好对本林区数量稀少的虾脊兰属植物新分布进行原地保护。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共有野生兰科植物61属134种(含变种),其中中国特有种27种。种数在5个以上的有石豆兰属、兰属、虾脊兰属、羊耳蒜属、斑叶兰属、玉凤兰属、舌唇兰属和石斛属。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属、种的地理成分可分别划分为15个和14个分布型(变型),其中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及其变型分别占总属、种数的34.4%和22.4%,热带分布属、种分别有44属、73种,占绝对优势。与邻近地区相比,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与广东共有属、种最多,分别有48属、97种,其次为江西和浙江。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具明显的热带性质,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从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但组成比较简单,缺少本区特有种,不是近代兰科植物种系的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3.
该文报道了西藏的2个野生兰科植物,分别为绿春阔蕊兰(Peristylus biermannianus(King et Pantl.) X. H. Jin, Schuit.&W. T. Jin)和先骕兰(Hsenhsua chrysea(W.W.Sm.) X.H.Jin, Schuit., W.T.Jin&L.Q.Huang),绿春阔蕊兰首次在西藏定结县被发现,海拔2 450 m,生于林下草丛,为西藏新记录种;先骕兰发现于西藏洛扎县,海拔4 136~4 428 m,生于高山草甸,为西藏新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XZ),并附有形态特征描述和彩色图片.以上新记录种和新分布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高海拔兰科植物区系资料,拓宽了高海拔西藏兰科植物的分布记录,对青藏高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杓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杓兰属(Cypripedium)兰科 ,全属约50种 ,主要分布于东亚、北美、欧洲等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山地 ,向南可达喜马拉雅地区和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我国产33种及1变种 ,广布于从东北至西南的山地和台湾高山 ,尤以四川(产20种)和云南(产15种及1变种)为多 ,其中21种及1变种属于我国的特有种 ,占国产此属种总数的60.5%。属中绝大多数种的花大、艳丽 ,颇具观赏价值 ,已成为草本花卉中重要的一族 ,为植物分类学界和花卉园艺界的热点。由于属中我国特有种多 ,国外 ,特别是日本等国对我国产杓兰属植物倍加重视和喜爱。部…  相似文献   

5.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为107°52'10″~108°05'40″E,25°09'20″~25°20'50″N,是亚热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兰科植物有130多种。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长期以来一直有利用部分兰科植物入药的习惯,有65种兰科植物被药用。外界需求加大了保护区资源外流,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毛唇芋兰Nervilia fordii等兰科植物已经濒临灭绝。在加大保护力度,严格执法的同时,正确引导对兰科药用植物的利用,积极组织仿野生人工培育,是既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保护兰科植物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天贵卷瓣兰Bulbophyllum tianguii的传粉机制,对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天贵卷瓣兰的伴生植物种类、传粉生物学、形态特征、物候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天贵卷瓣兰的伴生植物主要有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小叶枇杷Eriobotrya seguinii (Levl.) Card.ex Guillaumin、米念芭Tirpitzia ovoidea、三对节Clerodendrum serratum等。天贵卷瓣兰的花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盛花期在3月中旬,单株单花花期在一周左右。天贵卷瓣兰在自然状态下,自交或异交授粉结实率都很低,试验通过碾碎花粉的形式进行授粉,可显著提高天贵卷瓣兰的结实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2021,(2)
正兰科是植物分类中的一个大科,全球约有2.75万种,中国有1600多种。人们通常把兰科植物统称为兰花,但有一类叫水晶兰的植物,虽然名字里有兰,却不是兰科植物。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赠送花卉时,常借助约定俗成的花语表达感情或愿望,如玫瑰象征爱情、牡丹象征富贵、百合象征百年好合、康乃馨象征母爱,等等。水晶兰是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目水晶兰科植物的统称,为多年生腐生草本,它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树林中,因为没有叶绿素,长出来时就像森林中的白色幽灵,所以被人们比喻为"死亡之花"。事实上,花语只是人们赋予花卉的臆想,花朵本身并无善恶之分,水晶兰的神秘感始终令植物爱好者们着迷。  相似文献   

8.
贵州大地的兰花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自然》2016,(2)
正幽香的国兰、美丽的兜兰、奇特的热带附生兰以及珍贵的药用兰花等众多兰花品种,在山清水秀、自然环境多样的贵州大地上争奇斗艳,使这里成为我国野生兰科植物自然分布中心之一。兰花是植物中的一个大家族,统称兰科植物,是有花植物中的名门望族。兰科也是仅次于禾本科和菊科的被子植物第三大科。全球约有700属20000多种,分布于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也见于温带地区。中国有173属1300多种兰花,主要分布于南方的亚热带地区。兰花分为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三大类,大多以艳丽的花朵著  相似文献   

9.
对莲瓣兰的菌根结构和真菌类群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达到保护莲瓣兰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莲瓣兰的目的。采用徒手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根的基本结构,并对莲瓣兰的菌根组织进行真菌分离。莲瓣兰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构造,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菌根真菌从根被侵入,通过外皮层通道细胞进入到皮层薄壁组织,在皮层薄壁细胞内形成菌丝团。通过三次分离,共得到196个菌株,这些真菌绝大多数属于半知菌和子囊菌,共计29属,其中色串孢属(Torula)占30,10%,花顶孢属(Idriella)占11.22%,为绝对优势菌。  相似文献   

10.
1 植物名称 西南齿唇兰[Anoectochilus elwesii(Clarke ex Hook.f,)Kinget Pantl](图1),别名:西南开唇兰(横断山区维管植物、中国兰花全书)、锺氏齿唇兰(台大实验林研究报告)、锺氏金线莲(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志)。  相似文献   

11.
鄂西土家族常用兰科植物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调查掌握鄂西土家族常用的来源于兰科的植物药及其功效应用,通过走访民族医生、野外实地词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获得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土家族常用的兰科植物药材有16种,来源于21种(含变种)植物,其中钩距虾脊兰(Calanthe gracilifIota)、短距虾脊兰(C.arcuata)、单叶厚唇兰(Epigeneium fargesii)、台湾盆距兰(Gastrochilus formosanus)4种植物作药用在国内过去未曾记载与报道.报道了16种药材的来源、功效与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2.
对潮汕地区兰科植物种类、分类、生境等进行了整理报道. 根据野外调查和文献考证, 潮汕地区野生分布的兰科植物计有23属, 41种. 其中, 陆生兰13属, 21种, 附生兰10属, 20种, 属本地区珍稀濒危植物, 亟待保护的有17属29种. 本区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 海拔400~1 300 m的山坡林下、山谷溪旁和树上. 建立自然保护区, 开展人工引种繁育是本区兰科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云南野生花卉拾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和“世界花园”之美称。中国有苔藓植物大约2600种,云南有台藓植物约1500种,占全国的58%;中国有蕨类植物大约2500种,云南就有约1509种,占全国的60%;中国有种子植物大约30000种,云南有约17000种,占全国的57%。其中花卉和观赏植物资源约有2500余种,并以杜鹃花、山茶花、报春花、龙胆花、木兰花、百合花、兰花、绿绒蒿八大名花著称于世。云南是许多花卉和园艺植物主要起源中心之一,例如云南是山茶科许多种、木兰科许多种、兰科许多种,特别是横断山区是杜鹃花科的许多种…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世界》2009,(8):37-39
在进化上,兰科植物是成功的物种,还是逃避竞争的物种?是不是所有的兰科植物都很娇贵?怎样有效保护“性情各异”的兰科植物,它们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站在兰科植物研究最前沿的科学家罗毅波博士向我们讲述了兰科植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5.
海南兰科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已知的有58属170种和变种。近二十年来,由于林区采伐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岛内外兰花经营者乱采滥挖,造成海南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濒危。本研究课题历时五年,旨在保护、抢救濒危的海南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先后引集了海南野生兰科植物42属102种和变种,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发现了一些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较高的属、种,为保护和开发利用海南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提供了一些现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及室内分析,对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分布格局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佛山兰科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1)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多样,调查表明金佛山共分布有各类兰科植物48属114种,按照吴钲镒先生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原则,可以划分为8种分布区类型;2)特有现象明显,共分布有中国特有兰科植物47种,包括3个金佛山地方特有种;3)垂直分布格局明显,在海拔梯度上兰科植物的分布总体呈现出中间膨胀型的趋势;4)不同海拔段的兰科植物濒危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低海拔地区物种受威胁程度相对较低,资源保存状况更好,这种分布格局与其他地区有着显著的区别;5)区系的温带性质明显,同时具有一定的热带亲缘关系。研究表明金佛山兰科植物种类丰富,特有现象明显,其海拔梯度格局与其他地区有较为显著的区别,区系热带亲缘关系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暖地杓兰(Cypripedium subtropicum)是兰科(Orchidaceae)杓兰属(Cypripedium)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野生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野外居群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探讨暖地杓兰不同生长期叶片的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本研究对其叶表皮特征、叶解剖结构、光合特性以及光合色素含量展开研究,以期为暖地杓兰的保育和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暖地杓兰叶片上、下表皮的形状不规则,呈波状,并且气孔和表皮毛仅分布于下表皮;叶片结构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结实植株的气孔面积、叶片厚度和叶主脉厚度均极显著大于幼苗。(2)暖地杓兰结实植株和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均较低,且结实植株极显著大于幼苗,说明其具有阴生植物的特征。(3)暖地杓兰结实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极显著大于幼苗。(4)暖地杓兰叶片的Pmax、LSP、AQY、暗呼吸速率(Rd)与Chl(a+b)、叶主脉厚...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密花石豆兰(B.odoratissimum)和云南石仙桃(Pholidota yunnanensis)的营养成分差异,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3种兰科植物的全株为材料,按照国家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对其主要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并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对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石豆兰中粗蛋白、灰分、总糖、硒、钙的含量与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无显著差异(P>0.05),而维生素E、钾含量显著高于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P<0.05)。广东石豆兰和密花石豆兰中茶多酚、镁含量显著高于云南石仙桃(P<0.05);广东石豆兰和云南石仙桃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密花石豆兰,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密花石豆兰(P<0.05)。密花石豆兰和云南石仙桃作为广东石豆兰的易混伪品,在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以及抗肿瘤活性、抗宫颈癌、延缓衰老、增强活力等营养保健功效上,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都不能完全替代广东石豆兰。  相似文献   

19.
伍玲芳  伍玲燕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9):176-177,182
为更好的保护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对区内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该区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3种,列出了该区每种野生兰科植物的属名、学名、生活型、主要用途、生境,对其种类组成、属的分布区类型、生活型、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从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区级自然保护区传出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在这个我国首例以兰科植物命名并以其为重点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内,发现一株目前国内最大的野生墨兰(C ym bidium sinense),覆盖范围直径达2米,分苗多达46个。墨兰是兰科O rchidaceae兰属Cym bidium的成员之一。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最具观赏价值的一类兰花,全属约有50余种,生活类型多种多样——有的着生于树上、岩石上或其它支撑物上(附生);有的着生于地面上(地生);有的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变得像蘑菇一样生长在腐烂的枝叶上(腐生)。附生种类的花一般较大,颜色鲜艳,无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