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研究传统可靠性参数和通信网络可靠性参数的基础上,本文将传统可靠性参数与通信网络可靠性参数相结合,提出了一套新的通信网络可靠性参数体系,用以评估整个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并且描述了新的通信网络可靠性参数体系中测度参数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用户对网络带宽等资源需求增加,网络应用多样化.网络服务质量下降往往是由网络负担过重、路由交换设备超负荷引起的.因此,管理者需定期对各项运行参数指标进行测量评估.介绍网络测量体系的功能模块、常用网络测量工具、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的方法及其应用,并分析了典型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邓烨 《科技资讯》2012,(3):28-28
可靠性是通信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从实际情况来看,而运营部门在具体实施方面却又缺乏综合考虑。文章通过分析通信系统可靠性程度参数,解析了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从精确解析法、近似解析法、仿真分析法详细介绍了提高通信网络可靠性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参数体系选择和指标确定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可靠性指标的确定及可靠性的主要参数,基于国外军用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参数体系和指标的统计、分析,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军用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参数体系和指标确定的建议。发动机配装飞机类型的不同及一架飞机配装发动机的数量不同,对可靠性指标有不同的要求;在其它指标要求相同的条件下,高可靠性意味着低寿命、高成本。所以必须综合考虑可靠性指标与飞行安全、寿命成本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减少复杂子系统线性组合的系统复杂性中,可靠性参数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定义了一种新的复杂系统,即star-k-out-of-n:F系统,而且同时计算了这个系统的可靠性参数.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人机辅助通信网络频谱效率亟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了认知无人机网络的混合决策中继选择算法,构建切换容忍和时延容忍的设计方案.通过时延信息确定候选中继簇,使其具备最佳通信条件的节点,完成数据传输,获得中断概率性能的提升,解决阴影区域链路切换可靠性过低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单参数决策方案相比,在不同接入策略下其中断概率分别下降30%和33%.  相似文献   

7.
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交互模式和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的移动互联网使传统的匿名通信面临新的挑战,网络编码的提出为改变这一现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研究传统匿名通信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对基于网络编码匿名通信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其次对匿名路由协议的设计、全局编码向量的隐藏等层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网络编码混淆方法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对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数据传输完整性的评价方法,从完整性概念出发,针对AFDX的实际特征构建了AFDX可靠性模型;从反映网络各类性能传输能力和不同度量范围的可靠性2个方面定义了面向完整性要求的AFDX可靠性评价参数,将AFDX可靠性划分为数据完整可靠性、及时可靠性、次序可靠性和正确可靠性4类,其中,根据对虚拟链路考察范围的不同,每一项可靠性中又包含单条虚拟链路可靠性、指定k条虚拟链路可靠性和全部虚拟链路可靠性;给出了各个参数的定义和数学表达,明确了可靠性参数与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晓东 《科技信息》2013,(2):311-312
现有的通信网络可靠性比较低,在受到破坏时缺乏自主组织恢复通信的能力。本文将多Agent理论引入通信网络,提出利用多Agent实现网络分布式控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一个通信网络自组织系统模型,该模型通过多Agent间的协作建立迂回路由。为了满足实际需求,本文对传统的多Agent合同网协作方法做出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矢量距的网络重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网络重构技术在网络出现故障和安全问题时为网络的强壮性提供了有力保证·考虑到网络的复杂性、服务的可靠性、通信的动态变化的要求,参照了RIP协议后,在安全和服务质量方面增加了新的度量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路由算法来实现移动网络的重组·  相似文献   

11.
增强Ad Hoc网络稳定性的移动问题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移动自组织网络中网络通信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增强网络稳定性的移动问题解决策略.该策略通过检测节点的相对移动速率,计算节点间链路的稳定性,得到网络中通信路径的稳定度,从而选择稳定度高的路径进行通信.该策略针对节点移动可能导致的通信可靠性约降低问题,利用检测移动速率预测节点运动趋势这一创新方法提高了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利用节点移动预测的方法可以有效选择可靠性更高的数据链路,与传统方法相比,通信延迟时间约降低1%,吞吐量约提高5%.  相似文献   

12.
针对配变监测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和GPRS通信网络的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的设计方法.该终端能监测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和功率因数等参数,并通过GPRS网络将各参数远程传输至配电监控中心供参考.该终端具有传输速率快、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等特点,能满足配电监测系统对参数采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多代理过程可靠性难以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代理网络可靠性的闭环优化方法,其特点是引入了基于连通概率的可靠性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目标输入启动可靠性闭环优化,将目标输入与系统可靠性参数经变换后进行处理,以作为新的给定值来控制多代理系统的网络调整.调整完成后,由可靠性计算获得新的系统数据,该数据再经变换、反馈后形成闭环控制系统.最终使得给定目标参数输入下的代理网络具有最佳可靠性.仿真结果显示,当活动代理数为100时,优化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传统除氧器结构为静定结构.随着除氧器尺寸的增加,双支座已经不能满足强度等其它工程指标的需要.增加冗余支座的数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首要工作是得到可靠性指标.在实际应用前,通过除氧器可靠性以及可靠性灵敏度的计算结果,可以对除氧器参数进行设计.实际应用通常对可靠性要求比较高,讨论了除氧器结构参数设计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参数设计可以得到足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通信网络可靠性的一种测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系统核与核度理论对通信网资源配置效果的测度指标———网络的可靠性进行研究 给出测度网络可靠性的一种新方法———核度计算方法 ,并得到计算网络可靠性的算法 以长春市通信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与传统方法相比较 ,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这对网络组织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信链路层特征盲识别是智能通信和通信对抗领域关键技术。为提高基于IEEE 802.11协议的无线(局域)网/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信号的编码参数盲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编码参数盲识别算法,可准确盲识别信道编码算法的信息位码长和码率。算法以解调后的比特流为训练数据集,搭建多层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经过多次调参和迁移训练,最终得到了能够准确预测编码参数的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能够在高达10%误码条件下得到优于91%的编码参数盲预测率,在无误码的条件下,编码参数盲预测准确度高达95.32%,为智能通信和通信对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日益复杂,训练数据类型更加丰富,数据量急速增长,单一机器已经无法满足模型训练的需求,分布式CNN成为新的解决方法.在参数服务器架构下,分布式CNN模型训练会产生大量的通信数据,可能会在每次迭代后产生突发流量,从而造成网络阻塞.在TensorFlow这种用图来表示计算的平台中,节点之间接收参数的顺序是...  相似文献   

18.
3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旨在提供多种业务,比如语音业务、数据业务以及基于分组交换网的多媒体业务。为了提供这些业务的服务质量保证,提出了一种优化WCDMA(W ideband Code-D ivision Mu ltip le Access)网络QoS(Quality of Service)的遗传算法(GA:Genetic A lgorithm)。使用该算法,研究了如何实时对WCDMA网络参数进行最优配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不同输入通信流量混叠业务用户的满意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根据混叠输入通信流量动态有效地配置网络参数,以使服务的性能达到最优化:使用GA后,网络的频谱利用率达到18%;GA的收敛速度相当好,例如在假定所有的通信量混和的情况下,经过20~30次的反复后,就可以达到最优的配置参数。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机制存在效率不高的缺陷,提出了新的"喷泉码"编解码算法.分析了喷泉码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行性,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方案及模型,提出了基于喷泉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编解码算法.对于相对比较典型的喷泉码,即以Raptor码为例,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设置比较合理的参数,喷泉码算法能够很好地对这个译码成功率的提高起很大作用,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城市通信管线建设飞速发展。通信管线管理数字化日趋明显,GIS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通信管线网络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卫星影像为传统地理信息系统注入新的可视化元素。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卫星影像的城市通信管线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结构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