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学中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要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文字训练的同时,更要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加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所设计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挖掘此类课文的潜在因素的同时,如何结合语文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相似文献   

3.
何南 《科技咨询导报》2012,(22):173-173
情感是语文课程中固有的因素,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非常有必要。而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甚至是课堂之外,都分别不同程度地体现着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情感教育的作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许多教育家都特别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他们把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通过中外古今的优秀名篇引导学生诵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文章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使积极的情感成为课堂教学的动力,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是“师生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叶澜语)。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生动而形象的讲解,把文章中这些优美的感情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使之产生共鸣,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使道德情操变得高尚,审美趣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简红光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近几年来,培养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重要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至于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心理因素,本文拟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机制方面提出一些浅见。一、惰境刺激...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学应始终贯穿着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情感教育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还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的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致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应呼吁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回归,当教学中灌输了奔腾的感情激流,我们的教学已经升华到了理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普遍最活跃的因素,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中将情感作为总体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便足以说明这一点。只有不断地利用情感体验,才有基础鉴赏文学,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才能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格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将文中细致的情感因素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感受,应该是情感教学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艺术性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培养。须知,语文教学不只是认识,也是情感活动,它较之其他学科更具有浓厚的情感性。情感因素正是实现语文教学艺术化的关键因素,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的交流,才能奏出语文教学艺术经久不衰的美妙乐章。 一、加强情感交流的理论依据 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了现代人本主义教 育思想(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由于种种 原因,这一教育思想直到80年代,才被人介绍过 来,但却迅速地传播到我国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 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提出了一种“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Student —centered  Theory)及“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Nondirective Thaching Model)。它突出教学情 感因素,形成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基本 模式。教学中应将学生从传统的“受纳器”中解放 出来,真正赋予其“自我”的中心地位,教学活动要 时刻考虑自我,而且作为整体性学习活动,应该是 知和情的统一。其理论对当前语文界所提倡的创 新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宏观上,有利于现代大语文 教学观的确立,学生主体性的张扬,师生地位角色 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情是教育的根,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教育,教育过程是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作品、老师、学生三者的情感交流,因此,情感性原则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文章从陶冶情感、释放情感和培养情感这三方面来注重情感教育,让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流露。  相似文献   

13.
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感教学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产物。文章从理论方面对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主要对教师的情感因素,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更好地在英语教学中运作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育是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从多个方面、多种模式来运用情感教育进行聋校语文的教学。当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情感教育更是不容忽视。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高丽清 《科技资讯》2009,(22):202-202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感情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想像促进学生情感,给学生创设情境,使其得到情感的体验,在课堂上组织讨论,使学生得以抒发情感。  相似文献   

16.
王东 《科技资讯》2006,(6):133-133
语文是承担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从两方面入手:一、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二、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适时、适宜、适度地渗透于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7.
浅谈语文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科技信息》2008,(35):235-236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但语文工具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因此,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就变得不容忽视: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入手,进而从教材和教师方面分析了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最后具体论述了进行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贺义廉 《科技资讯》2006,(17):188-188
语文教师除了对学生施加科学文化教育外,还应具有非教育的影响力量,这就是是真理、人格、情感、方法以及言语感受力这几方面因素的合力。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加强各方面修养、素质的锤炼,增强自身教育和非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将文中细致的情感因素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感受,应该是情感教学的关键之处。在课堂上我们要紧扣作品,真正吃透作品,把作品所提供的人物、情节及其他相关内容化为教师娴熟而又饱含真情的展示。教师的教其实也是一种再创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从情入手,才能体会到文章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几乎所有文章都洋溢着或浓或淡的"人情味",但都是凭借"情感因素"来承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世界人民的高尚品质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对多元化情感体验的形象表述,这就必须要求教师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挖掘文章的情感因素,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多元化,努力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从而增强语文学习的多元化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