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许多动物有冬眠的本领,每当寒冬来临时,它们纷纷进入岩洞、地下、树洞里酣睡,等待来年的春天。动物为何能冬眠?为此科学家探索了100多年,现在美国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这个奥秘。实验结果证明,在一些动物的血液中存在一种能够诱发冬眠的物质——类似荷尔蒙的特殊蛋白质.被称为“冬眠激素”。  相似文献   

2.
北极熊生活在有大片浮冰的北极南部边缘地带。这里紧靠着海洋,有一块块断裂开来的浮冰和来这里繁衍的海豹。北极熊主要以捕食海豹为生,尤其是捕食环斑海豹。它们常趴在浮冰上的冰窟窿旁等待,当海豹来通气或爬上冰面休息时,就蹑手蹑脚地扑过去…… 为了觅食,北极熊不惜长途跋涉,路程长达70千米。当冬天海水结冰,浮冰面积扩大时,它们会向南迁徙,直到夏天再回到北边。初冬时节,雌熊便不再四处游荡,它会在雪地上挖一个洞,在洞里产下2-3只熊仔。 熊妈妈乳汁中脂肪含量很高,靠着丰 富的营养,熊仔会迅速长大。在三四月 份,它们…  相似文献   

3.
熊的冬眠时间很长。它在每年9月至次年4月的冬眠之前,通常用几个星期的时间采食,有时每天竟能20小时不断地吃,结果其体重可增加40公斤左右。冬眠之后熊的体重则减少1/3。冬眠的熊只是处于半睡眠状态,其体温下降不多,如果它的冬眠住处受到侵扰,它很容易就清醒过来。母熊通常在一月份就醒来饲养小熊,但它本身在4月之前不吃任何食物和水份。美国伊利诺伊斯大学的罗森博士认为熊能在长  相似文献   

4.
在动物界,青蛙、蛇、乌龟等冷血动物,一到冬季来临就会躲到土洞里、水底下,潜伏下来,不吃不动,进入冬眠状态.哺乳动物如黑熊、旱獭、刺猥等,在冬季也会昏睡几个月,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才醒来,并进食和繁殖后代.一些动物几个月不食也不动,又不会死去,这对高等生物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有些动物为什么冬眠不死,生理状态还保持完好?这是一个至今还没有被完全揭开的谜.动物冬眠的机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因为它的谜底与人类的许多医学难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许多动物都有冬眠的习性。冬眠期内,动物的血液循环大幅度下降,呼吸节律难以捕捉,体温在几乎接近0℃的范围内波动。 很久以来,人们就对黑熊、旱獭、刺猬等动物为了熬过一年中寒冷、饥饿的冬季而长睡几个月的本领感到惊叹,但对这个现象进行认真的研究,还是本世纪中叶的事情。 缺氧也不会变傻 众所周知,脑细胞对缺氧极为敏感,可以说,只要缺氧几分钟,大脑中就会开始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然而熊的脑细胞在冬眠的数月中处于缺氧状态却不会死亡,冬眠期它  相似文献   

6.
正一名德军士兵在家信中写道,"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远去的寒冬1942年的春天,苏德战场上的德军终于结束了"冬眠",他们顶住了苏联红军的冬季反攻,正渐渐从莫斯科保卫战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1942年的苏德战场,德军仍然占据着优势。在过去的10个月中,德军摧枯拉朽地消灭了近200万苏军,其中仅仅是在基辅就俘虏了66万苏军。士气高昂的德军有理由  相似文献   

7.
时间旅客     
冬眠 几个月前,科学家终于攻克了白血病,一部分因此进入"冬眠"的患者将要批量苏醒了. 在接下来的8小时里,我要给20个从冬眠仓苏醒的患者做身体的基础检查,帮助15个即将冬眠的患者检查冬眠仓和血液替代液,并完成其他各种琐事.真是充实的一天.  相似文献   

8.
人的体温如果长时间降至冰点以下,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体内的水分将全被冻结,一切生理活动将全部停止,人的生命将告终结。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如果体温降至水的冰点以下(华氏32度,摄氏0度),任何人、任何其它哺乳动物都不能生存。据阿拉斯加州的生物学家们研究,上述观点已不再成立。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有一种冬眠动物,冬眠期间它的体温可以降至零下6℃。这种哺乳动物就是北极地松鼠。生存冬眠北极的冬天食物缺乏,天气严寒。为了越冬,北极地松鼠每年要进行8个月的冬眠。像其它哺乳动物一样,冬季来临之前,它们出去寻找食物(如植物种子、植物体),大量取食,以增加脂肪储备,供越冬所需。秋季来临,气温下降,地松鼠逐渐进入冬眠。它爬入洞穴,蜷成一团,开始熟睡。冬眠期间,地松鼠的生命活动,如心脏的跳动、呼吸等都大大地降低,体温急剧下降,脂肪储备逐渐被用光。  相似文献   

9.
北极熊生活在有大片浮冰的北极南部边缘地带。这里紧靠着海洋,有一块块断裂开来的浮冰和来这里繁衍的海豹。北极熊以捕食海豹为生,尤其是环斑海豹。它们常趴在浮冰上的冰窟窿旁,等待海豹来通气,或是当海豹爬上冰面休息时,就蹑手蹑脚地扑过去。北极熊为了觅食而长途跋涉,路程长达70千米。它们每天都找寻食物。当冬天海水结冰、浮冰面积扩大时,它们会向南迁徙,夏天再回到北边。初冬时分,雌熊便不再四处游荡,它会在雪地上挖一个洞,在洞里产下2到3只熊仔。  相似文献   

10.
阳春三月,草木恢复生机,吐出嫩绿枝芽;森林里的熊和其他冬眠动物从长眠中醒来,冬眠帮助牠们活着度过了寒冷、缺少食物的冬天。科学家们发现,虽然人类不象动物那样冬眠,但人的化学机体具有随季节变化的功能。比方说,有些人冬天所需的脂肪比其他季节多些,就是其中一例。人类所具有的这种周期性化学变化功能堪称是继承祖先的一个例证。当时,原始人在冬天可能冬眠,或者至少在冬天活动量锐减。  相似文献   

11.
冰冻蛇:爱尔兰地区有一种冰冻蛇,在寒冬季节,当地的老人常把直挺挺的冰冻蛇当成手杖来用,有的居民还把盘卧冬眠的蛇串编成门帘,用来挡风。直至春暖花开,这些“手杖”、“门帘”就悄悄地离去了。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月衰变的研究对理解弱作用的本质起了主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在文章的这一部分①我们将比较详细地介绍人们通过尹衰变认识弱作用本质的过程:从费米提出月衰变理论,确定普适(V一A)费米相互作用,一直到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熊与鲑鱼     
正简介:这只棕熊在库页湖成功捕获了一条鲑鱼。对于熊而言,把一条新鲜的鲑鱼塞入口中,这是最幸福的事了!生活在库页湖边的熊必须在冬眠之前增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它们每天要捕获多达40条鲑鱼  相似文献   

14.
正在地球上寻找其他星球上生命存在的线索……克里斯·麦凯非常喜欢到世界各地旅行考察,特别是一些偏远而奇特的地方。在过去30年里,他的探险经历可谓丰富多彩:在3米厚冰层下的南极冰下湖里畅游,在西伯利亚永冻带忍受如乌云般遮天蔽地的蚊群的袭击,在极北之地随时准备抵御北极熊的袭击,钻进离地球表面300多米的美国最深洞穴的狭窄缝隙中……不过,麦凯可不是为了寻求  相似文献   

15.
<正>冬眠是一些不耐寒动物度过不利季节的一种习性。许多动物都会冬眠。每年的霜降前后,气温逐渐降低,池塘里的蛙鸣消失了,刺猬、仓鼠等也进入了洞穴开始了它们的长睡。进入冬眠的动物在体温、呼吸以及心率等方面都要发生改变,新陈代谢会降到最低。而且热血动物和  相似文献   

16.
貂熊又名狼獾,它的故乡位于遥远而寒冷的地球北方——临近北极圈的那一片片寒带大森林里。貂熊的模样很像熊,个头却超不过狼。成年貂熊的体重也只有20千克左右。不过,貂熊既不是熊,也不是狼,它不像熊那么呆笨,也不像狼那么狡诈,况且,貂熊还把熊和狼看成是自己的天敌呢。别看貂熊的个头那么小,它的本事却大得很。它既能上树掏鸟窝和了望“敌情”,又能下水游泳、洗澡和捉鱼吃,还能钻入洞穴呼呼睡大觉,或者是避风险。而且它天生耐寒,根本不需要冬眠,一年到头可以为生活操劳、奔波。正是由于它的能干和辛劳,所以才能挺过地球北方的严冬酷寒,才能…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假死",有可能吗?众所周知,一些动物会冬眠,它们的体温、新陈代谢、氧需求量以及呼吸在冬眠时都会减少。那么,人类可以冬眠吗?肥尾鼠狐猴是迄今已知唯一可以冬眠的灵长类动物,它们的基因与人类的基因十分相似。科学家认为,人类是否具有冬眠基因这一问题,或许可从肥尾鼠狐猴身上寻找到答案。最近,科学家有了一个惊人的突破性发现:在肥尾鼠狐猴的大脑中存在一种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最近的研究发现,寄生的黄蜂能从它们的寄主─—苍蝇身上吸取抗冻结物质,以保护自己越过寒冷的冬天。寄生黄蜂将它们的卵产在苍蝇的像蚕茧一样的蛹里;当它的卵开始孵化时,它们便以苍蝇的蛹为食。专家们认为此发现可用来对付讨厌的苍蝇,对它们进行生物控制。 为了越过寒冷的冬天,苍蝇和黄蜂均要进入冬眠 状态,此间它们都需要积 累抗冻结物质。但黄蜂进 入冬眠状态比苍蝇要晚两 个月。为了试图对此进行 解释,美国马里兰州学院 的大卫·瑞俄斯研究了寄 主苍蝇的冬眠状态如何影 响寄生者黄蜂卵的耐性。 结果发现,在冬眠状态的 蛹中成长…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南得克萨斯的里奥格兰德峡谷,人们发现了几头牛的尸体,它们的体内找不到一丝血迹。人们相信是秃残杀了这些牛。在这次成规模的屠杀牛群事件前后,美国已有多起牛的无血遭屠杀案件;1995年3月11日,在波多黎各岛,8只绵羊无声无息地倒在夜幕中,胸口上被截了3个洞,它们的血被吸得干干净净。陆续有报道说,火鸡、兔子、山羊、猫、狗,甚至马和牛,都被吸尽血液而死去。还有一个报道说,在卡瓜斯城郊,一只被填充料胀得鼓鼓的玩具熊也没有逃过厄运——只是这次无血可吸,而是被撕得粉碎。玩具熊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春天正是百花盛开的时节,过腻了城市里机械节奏的生活,人们纷纷外出踏青游玩。有些人选择了去野外郊游,面对黄灿灿的油菜花,禁不住像蝴蝶般穿梭其间。而有些人尚未尽兴时,却不停地打起喷嚏,流出眼泪来,这便是过敏性鼻炎,也是一种典型的花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