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气孔计测定果树龙眼和荔枝蒸腾强度、气孔导度和几个生态因子日变化、气孔导度在上午达到高峰值,此时光强为1200μmol/m~2·s,而蒸腾强度在上午持续上升,最高值出现在午间,蒸腾强度和气孔导度与光量子强度、叶内外水汽压差、气温、相对湿度、叶温等因子的复相关极显著,对蒸腾强度影响最显著的生态因子是光量子强度和叶内外水汽压差,对气孔导度影响最大的是光量子强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厦门地区苏门答腊金合欢群落叶蒸腾作用和水分状况以及它们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该群落叶蒸腾强度平均值为 477.9 mg·g~(-1)(FW)·h~(-1)。其蒸腾强度的日变化受土壤含水量和气候因子的综合影响,但在不同时期的影响程度不同。其蒸腾强度的季节变化与土壤和叶片本身的含水量呈正相关,与后者的相关系数是 0.96。该植物叶片束缚水量,束缚水与总水量比值,水势均与气温呈负相关,其数值均高于乡土耐旱树种相思树。  相似文献   

3.
沙柳幼苗光合、蒸腾强度日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昌汗淖实验场不同处理条件下沙柳幼苗的光合、蒸腾强度的日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固体水处理的幼苗光合及蒸腾日进程曲线呈单峰型,曲线变化缓慢,对照呈双峰型,曲线变化较快;施丰乐肥效较高,用其浸根后的沙柳幼苗生长旺盛,光合、蒸腾峰值最大;柴草覆盖对沙柳幼苗的光合、蒸腾强度影响不大;气温、光照等气象因子,以及叶温、气孔导度等植物因素与蒸腾、光合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水分的含量也影响蒸腾作用,使加固体水的沙柳幼苗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对桂林岩溶石山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不同季节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龙须藤Pn日变化曲线春季和冬季呈"单峰"型;夏季和秋季呈"双峰"型,都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夏季龙须藤Pn中午降低主要为非气孔限制,而秋季则主要为气孔限制;龙须藤夏季和秋季节有较高生长势,Pn季节变化趋势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建立了Pn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模型,回归方程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春季,龙须藤Pn主要受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夏季,Pn受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较明显;秋季时,Gs是Pn主要的影响因子;而冬季则由Gs转为Ci和蒸腾速率Tr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长株潭亚热带红壤地区为研究区,采用碱液(NaOH)吸收法对植物非生长季节(2011年12月-2012年5月)水田、旱地、马尾松林地和草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水热等因子,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时间差异进行了因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水田和旱地土壤呼吸速率在中午最高,马尾松林地和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在晚上最高;在季节变化中,12月至5月份土壤呼吸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马尾松林地土壤呼吸速率1月份低于12月份、4月份低于3月份,草地则2月份低于1月份、4月份低于3月份;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草地、马尾松林地、水田和旱地;土壤呼吸率主要与气温、土壤温度、湿度、植被生长特性、生物和人类活动等相关.  相似文献   

6.
濒危植物天目铁木和羊角槭的光合及蒸腾特性日动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浙江西天目山濒危植物天目铁木(Ostrya rehderiana)和羊角槭(Acer yangjuechi)进行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日动态测定,探讨其光合与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比较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天目铁木的净光合速率日动态有午休现象;当光合有效辐射没有显著差异时,天目铁木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大于羊角槭(p0.05),与其林冠层阳生环境相适应;二者光能利用效率日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弱光条件下,羊角槭的光能利用效率高于天目铁木(p0.05),与其林下层耐阴植物的特性相符;二者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动态不同,羊角槭高于天目铁木(p0.05),表明羊角槭蒸腾活动降低而导致.  相似文献   

7.
赤枝栲的蒸腾特性与生态因子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福建小湖赤枝栲林中定点定位观测,研究赤枝栲林的蒸腾强度日变化,季节变化及影响蒸腾强度的生态因子.得出了赤枝栲的蒸腾系数为123.72g,年蒸腾耗水量965.73mm;赤枝栲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双峰形曲线,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与环境因子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8.
沙柳、黄柳和杞柳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i-6400光合仪对沙柳、黄柳和杞柳3种杨柳科植物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种柳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点,12:00点左右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但不同柳树Pn,Tr,Gs的高峰和谷底的高低不同.(2)3种柳树的WUE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8:00达到第一峰,之后逐渐降低,黄柳、杞柳在12:00点降到谷底,14:00达到第二峰,沙柳在14:00点降到谷底,16:00达到第二峰,峰值不明显.(3)根据Pn,Ci,Ls的变化方向,推测3种柳树的光合"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Pn影响最显著的因子是PAR,其次是Gs,Ci,Ta,RH;对Tr影响最显著的因子是PAR,其次是Ci,Ta,RH,Gs.  相似文献   

9.
长白落叶松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及时空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季节测定了长白落叶松树冠3个层次,4个方向12个部位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得到双峰曲线型、单峰曲线型和平坦型3种日变化模式。结果受测定日的气象条件、测定叶在树冠中的位置和测定季节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的综合影响。长白落叶松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平坦型日变化是由内因决定的,单峰及双锋曲线型日变化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二者的低谷与峰值同时出现。呈双峰曲线型日变化时,两个峰值的大小不同,下午峰值明显高于上午峰值,这与前人结果不同,午休现象与高温对有关酶系统的抑制及水分亏缺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东北地区灌溉型水库的甲烷日排放特征,试验采用静态浮箱法于2008年7月测定了泥河水库水–气界面的甲烷通量.结果发现,泥河水库夏季甲烷平均排放通量为13.48 mg/(m2.h);夜间(21:00)甲烷排放最低,日间(5:00和9:00)最高.不同时刻的甲烷通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2,1:00的甲烷排放通量显著低于5:00和9:00的甲烷通量.泥河水库出水口、库中心和进水口的甲烷通量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甲烷通量与总氮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气温、水温、水中总有机碳、水中溶解有机碳、总磷、水深、风速、溶氧等环境因子均未达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贵州红豆杉资源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谦海  陈雪梅 《贵州科学》1997,15(3):219-222
中国红豆杉属植物贵州有1种1变种,分布于省内各地,生产黔东北黔东南,本文阐述了贵州红豆杉的分类及生态地理分布,讨论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2.
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紫杉醇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皮、种子中紫杉醇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文献报道的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比较.结果表明,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种子、枝条、叶和皮中的紫杉醇含量分别是0.01256%,0.00193%,0.00102%和0.01483%,它们均有开发利用价值,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枝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培育高质量南方红豆杉干材,提出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干形异常的诊断及处置技术。【方法】在福建明溪通过建立南方红豆杉树干尖削度模型,揭示冠内树干尖削度主导影响因子,确定树干干形异常阈值,进行干形异常处置试验,从而形成完整的树干干形异常的诊断及处置技术体系。【结果】侧枝直径和、侧枝最粗直径、侧枝数量等因素显著影响着南方红豆杉冠内树干尖削度,影响冠内树干尖削度因子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侧枝直径和SBD、侧枝最粗直径IBD,max、侧枝数量NBD。提出南方红豆杉冠内树干尖削度模型为y=0.296+0.326SBD+0.736 IBD,max +0.011NBD,经检验,模型预测效果良好,拟合精度高; 树干干形异常阈值为冠内树干尖削度6.84 cm/m; 修除树干异常位置的轮生枝,可显著降低树干尖削度,改善树干干形。【结论】树干干形异常的诊断及处置技术体系作为珍贵树种优质干材培育技术,具有操作性强、精确度高等特点,可极大地提高南方红豆杉干材品质,从而为珍贵用材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方红豆杉无性生殖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红豆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现已处于濒危状态.研究表明利用无性繁殖进行大规模造林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无性生殖育苗技术主要包括扦插繁殖育苗技术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两个方面,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南方红豆杉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济虹  姚松林 《贵州科学》1998,16(2):111-115
通过对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进行研究。确定出最佳的扦插季节,最佳的扦条年龄和适宜的生根粉ABT1,处理浓度,为南方红豆杉大规模繁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南方红豆杉种子中发芽抑制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ee et I,ev1.)Cheng et L. K.Fu)种子各部分的甲醇浸提液进行了生物测定,并通过GC-MS联用仪鉴定,以探讨种子中萌发抑制物质与休眠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子中种皮、内种皮和胚乳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高生长、根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从南方红豆杉种子的胚乳和中种皮、内种皮中鉴定出多种有机化合物,并确定了它们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其中包括已报道的正庚酸、壬酸、乙酸等发芽抑制物质.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子的中种皮、内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南方红豆杉幼林修枝技术,以福建省13年生南方红豆杉为研究对象,分析修枝木的树高、胸径与修枝强度对修枝2年后的林木生长与干形形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依据参试的31株南方红豆杉单木修枝后的生长及形质性状的综合得分值进行系统聚类,确定最优的修枝木类群,估算最优类群总体参数,实现目标树修枝精确且优化。结果表明:修枝对单株材积和形数的影响随着修枝时间推移而变大; 2年后修枝木的树高、胸径与修枝强度对修枝后的生长与干形形质有着显著影响,进行目标树选择与修枝强度优化十分必要。在99%置信区间内,南方红豆杉目标树合理的修枝强度(相对高)为0.272 9~0.319 1,目标树要求树高501.55~527.45 cm,胸径11.93~13.56 cm。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方格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测定了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èe&Lèvi.)Cheng et L.K.Fu]的叶面积,并对其叶片的特征指数、叶形指数、比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方格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所测得的叶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方位叶片的平均叶形指数和幼叶(7.11)高于老叶(5.65),雌株(7.22)高于雄株(7.00);在同一植株中,平均叶形指数上层最大(雌7.30、雄7.58),下层(雌7.06、雄6.59)次之,中层(雌7.29、雄6.85)最小.平均比叶面积雌株(上层1 850.5,中层1 980.5,下层2336.8)高于雄株(上层1 161.5,中层1 407.8,下层1 865.3);在同一植株中,下层的比叶面积高于上层.上、下层平均叶面积指数雄株(上层0.733 8,下层0.750 1)略高于雌株(上层0.733 4,下层0.740 6);在同一植株中,叶面积指数下层高于上层,北面(雌0.758 5、雄0.758 2)高于南面(雌0.730 4、雄0.725 8).  相似文献   

19.
以针叶类珍稀植物粗榧和南方红豆杉的半木质化硬枝为试验材料,对其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根剂GGR对粗榧和南方红豆杉均适用,其扦插效果优于IBA;扦插基质选腐殖土为宜,生根效果优于珍珠岩;生根剂浓度以100 mg/L为宜,粗榧插穗经GGR 100 mg/L处理后在腐殖土中生根率达到了75.68%,红豆杉插穗经GGR 100 mg/L处理后在腐殖土中生根率达到了77.55%。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重庆市四面山风景区南方红豆杉林样地的调查,运用丰富度指数、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该地区竹类侵扰下的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可划分为1个群系组4个群丛,慈竹是该群落的优势种,而红豆杉为灌木层的优势种,同时也是群落的特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