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依据"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等国际协议,通过林业碳汇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缓解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通过碳汇来实现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与固定,不仅可以达到间接减排的效果,而且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施行,是目前应对气候变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将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部输送上来的水分转化为糖和氧气,二氧化碳就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储在森林的树干、树叶、树枝、树根和森林土壤里,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缓温室效应,这一过程成为森林碳汇。  相似文献   

2.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已引起人类的普遍关注.。在过去大约200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经增长了约20%,到2100年将从目前的360微摩尔/摩尔增长到520微摩尔/摩尔。根据大气环流模型的预测,在此期间作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结果,全球气温也将升高1.5~4.5℃。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不仅要关注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更要了解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变化,因为了解过去是认识今天的钥匙。地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旋转,无数岁月都沉浸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如何才能获知过去大气二氧化碳浓…  相似文献   

3.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8):76-77
<正>研究发现火灾是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罪魁祸首”之一近期,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科研团队通过大气传输模型模拟,结合地基观测和卫星数据验证,实现量化全球火灾碳排放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其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全球火灾碳排放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年平均影响可达2.4ppm(百万分率),表明火灾是引起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总体环境科学》在线发表。  相似文献   

4.
投铁补苍天     
近些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使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日渐扩大。这将是影响人类能否在地球上永久生存的大问题。如何消除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修补好苍天大窟窿,成了当今世界科学界关注的热点。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科学家们设想的把大热带森林面积来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据研究,1  相似文献   

5.
为了预测大气中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准确可靠的监测对流层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变得非常重要。拉曼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的一种先进的工具。本文介绍了拉曼激光雷达探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原理和方法;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的L625拉曼激光雷达增加了测量对流层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的功能,对该雷达的重要器件和参数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L625拉曼激光雷达探测对流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测量精度;得到了对流层2-7.5 km高度上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的初步测量结果。由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合肥地区夜晚二氧化碳垂直方向浓度变化很小,在380 ppmv左右有轻微变化。实验验证了L625拉曼激光雷达探测二氧化碳浓度分布是可行的,并且能够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焊接最早采用的焊接技术是锻焊,而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人们发现在焊接过程中,处于高温状态下的金属会与大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产生的空泡和化合物将影响接头的强度,。因此,人们发明了通过保护器来隔绝熔池和大气,避免发生化学反应,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就是其中一种,现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在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结构焊接中具有成本较低,生产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是近年来我国普遍推广使用的焊接方法。但是,如果对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不了解或是操作不当将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下文将就二氧化碳保护焊的原理、构成以及因操作不当等造成的各种缺陷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胡志强  杨波 《科技信息》2011,(28):333-333
混凝土的碳化是指混凝土中原呈碱性的氢氧化钙,在大气中受到二氧化碳和水分的作用,逐渐变成呈中性的碳酸钙的过程,混凝土碳化对混凝土结构破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1991,(2)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的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成为举世关注的热门话题.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使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19世纪60年代,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尚不足1亿吨,而现在已经猛增到56亿吨,平均每人每年摊1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也由  相似文献   

9.
要闻摘编     
《甘肃科技》2003,19(2)
1.我科学家发现南大洋缺铁影响气候生态系统最近 ,我国第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科学家研究发现 ,南大洋的缺铁特征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南极生物的生态系统具有直接影响。海洋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大气的 5 0倍 ,它的碳循环在调节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和全球气温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占全球面积 2 0 %的南大洋自然是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南大洋紧挨着南极大陆 ,而南极大陆是一片冰雪的世界 ,大量含铁的土壤被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冰雪所覆盖 ,使南极圈一带土壤中铁元素对海洋生物生长的贡献很小。由于缺少铁元素 ,南大洋里的藻类细胞生…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997年7月12日报道,基因工程氰基细菌不久就有可能用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转变生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原材料。日本筑波科学城的日本国立生物科学和人类技术研究所及京都市地球改造技术研究学会的科学家用基因工程生成出一种氰基细菌。他们用这种细菌产生聚羟基丁酸,然后在一种共聚物中用聚羟基丁酸和含羟基戊酸酯连接,转变成一种生物可降解塑料。经过改性的基因工程细菌生产聚羟基丁酸所需的唯一原材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日本的科学家希望用这种有机物从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这样既生产了一种有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