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西南地区多山的特点,使得该地区在进行机场建设的过程中填方量比其他地区大得多。由于高填方体具有填方量大、难以稳定等特点,所以在机场建设过程中,对地基的稳定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机场粉质粘土地基的厚度变化大、含水量高、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属于典型的软弱地基。本文通过勘察资料来了解该机场粉质黏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地基处理检测资料对粉质黏土的物理特征及地基的工程问题进行阐述,从而提出粉质黏土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击实法、静压法分别对黏土和粉质黏土制备重塑土样,研究不同重塑方法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静压法制备出的重塑土样在抗剪切性上整体要强于击实法所获得的重塑土样;粉质黏土抗剪主要依靠剪切面土粒之间的摩擦力,而非土粒之间的粘聚力,当法向应力变大时,粉质黏土的抗剪切性增长快,土粒之间摩擦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桩周土层性质差异较大的两个试验区的4根试桩进行现场静载试验,研究不同桩端土注浆前后对桩基础承载力、沉降、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和承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实圆砾土、硬塑粉质黏土桩端注浆后承载力分别提高5 000kN、2 000kN;密实圆砾土、硬塑粉质黏土桩端注浆后桩端阻力分别增长205.71%、182.25%;密实圆砾土、硬塑粉质黏土桩端注浆后桩端附近约7倍、9倍桩径长度的桩侧摩阻力得到增强;密实圆砾土桩端注浆前后桩基础承载特性发生改变,硬塑粉质黏土桩端注浆前后其摩擦桩承载性状不变。桩端土强度增强可提高桩基础承载力,桩端阻力增加对桩侧摩阻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钙质结核在郑州地区广泛分布,其形成物质基础为沉积富含CaCO_3黄土物源的粉土、粉质黏土,形成条件为富含CO_2地下水的下渗。郑州不同地貌单元的不同地层结构,形成四种形态各异的完整钙质胶结层、弱钙质胶结层、钙质结核土和零星钙质结核。  相似文献   

5.
肖蒂 《河南科技》2012,(3):92-93
<正>一、工程概况国道107线郑州段改建工程AK41+635~AK42+035隧道工程位于航空港迎宾大道环岛下,距新郑国际机场高速出口处200m。隧道总长400m,基础底板最低处埋深9.5m,泵房局部埋深13m。该工程地基土质为黄褐色粉土,地下水属于空隙潜水  相似文献   

6.
新疆焉耆地区边坡易受降雨影响,而边坡失稳易产生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为了分析该区域内典型的非饱和粉质边坡受含水量及基质吸力变化产生的影响,以及压实度对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在最佳含水率的黏土(粉质土)干湿变化条件下进行,设计了双单元三轴试验机进行分析。试验在恒定含水量的条件下进行,并密切监测4个阶段的结果以分析有效应力的变化,同时给出了土体在2个以上参数影响下的三维变化示意图。结果表明:(1)随着压实度的增加,体积变化由压缩向膨胀状态转变;(2)粉质土的强度随着吸力的增加而增加,即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增加;(3)颗粒分布对于非饱和土在剪切阶段的影响尤为显著。该试验丰富了粉质非饱和土的研究,可为研究该区域边坡在降雨入渗影响下的强度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春 《河南科技》2005,(23):39-40
一、工程概况 1.少林寺至洛阳高速公路K7+276涵洞位于登封市西部,地貌单元属山区丘陵地貌,涵洞区位于多年冲沟与拟建高速公路斜交,涵洞上部为高填方路基,涵基不良持力层主要为冲填淤泥质亚粘土夹粉砂,该层呈流塑、高压缩性状态,软弱土层在涵洞基底部位全断面分布,而且埋置深浅不一,深度4~12m不等,含水量大,平均达41.3%,地基承载力代表值68kPa,设计要求承载力应达到200kPa,原地基不能作为涵洞基础的天然持力层,该涵洞需处理软弱地基面积106m×13.4m.  相似文献   

8.
刘春 《河南科技》2005,(12):39-40
一、工程概况1.少林寺至洛阳高速公路K7 276涵洞位于登封市西部,地貌单元属山区丘陵地貌,涵洞区位于多年冲沟与拟建高速公路斜交,涵洞上部为高填方路基,涵基不良持力层主要为冲填淤泥质亚粘土夹粉砂,该层呈流塑、高压缩性状态,软弱土层在涵洞基底部位全断面分布,而且埋置深浅不一,深度4~12m不等,含水量大,平均达41.3%,地基承载力代表值68kPa,设计要求承载力应达到200kPa,原地基不能作为涵洞基础的天然持力层,该涵洞需处理软弱地基面积106m×13.4m。2.通过对原地貌测量,涵洞沟底两侧为陡峭坡面,沟底与坡顶落差18m,沟底间断涌水。原沟底开…  相似文献   

9.
富有机质页岩大多发育有纹层结构,不同的纹层结构对页岩的储集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以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X射线衍射测试数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AMICS等资料的分析,根据矿物纹层组合关系,总结出3种页岩纹层结构类型,分别为长英质-碳酸盐-黏土型纹层结构、黏土(有机质)-碳酸盐-方沸石型纹层结构、长英质-有机质-黏土(有机质)纹层结构。研究表明,长英质-有机质-黏土(有机质)纹层结构纹层平直且层厚较小,互层现象明显;层理缝与矿物解理缝发育较多且后期被白云石充填,有机孔与粒间孔大量发育,溶蚀孔与晶间孔也少量发育,有机质孔与矿物颗粒间的边缘微裂缝构成了良好的孔-缝联通体系;孔隙度较为均匀的分布在0~6%,孔径介于微孔与宏孔间,孔容最大,储集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徐州某垃圾填埋场为工程背景,在现场测试和室内模拟测试的基础上,利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生活源污染质在垃圾填埋场中的运移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渗滤液在压实黏土层中运移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揭示了运移机理,为研究生活源污染质在土层中运移的控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压实黏土层的土-水特征曲线可分为平缓下降、快速下降和平缓稳定三个阶段;渗滤液在填埋场中的运移过程分为压实黏土层有效和压实黏土层失效两个主要阶段,且分界点为10年;随着运移时间的推移,渗滤液中溶质浓度的增长速度逐渐降低;可通过提高填埋场防渗层的防渗能力和排水系统的导排能力、增加垃圾体的坡度和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等方法控制生活源污染质在压实黏土层中的运移。  相似文献   

11.
对玄武岩粉掺合料碾压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与石灰岩粉掺合料碾压混凝土进行比较.首先,研究玄武岩粉掺量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并与石灰岩粉作对比,在此基础上,对全掺玄武岩粉碾压混凝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掺玄武岩粉水泥胶砂抗压强度与掺石灰岩粉水泥胶砂基本相同,强度随着玄武岩粉掺量增加而降低,当掺量为50%、60%时,强度趋于稳定;(2)水泥凝结时间随着玄武岩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与石灰岩粉比,初凝时间增长,终凝时间缩短;(3)当全掺量为50%和60%时,玄武岩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略高于石灰岩粉混凝土,为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57.0%~73.5%;(4)掺玄武岩粉碾压混凝土抗渗等级、抗冻等级与石灰岩粉碾压混凝土相同,但仅为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一半,干缩值略低于石灰岩粉碾压混凝土,远大于粉煤灰碾压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省上杭县金山商业城三期北区201栋工程是集商住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该工程主楼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30098m2,为钢筋砼框剪结构;地下室平面尺寸为66.9m×59.5m,包括主楼基础和车库基础(中间由1条后浇带分开)。基础底板设计为钢筋砼筏形基础,承台板厚2.0m,砼用量7943m3,承台砼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物探技术在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中的作用。【方法】以松阳县小西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雷达与高密度电法刻画滑坡地层信息,利用钻孔数据对反演结构进行修正,构建小西村滑坡可视化的三维地质结构体,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1)融合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及钻探资料,构建了小西村滑坡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2)该滑坡地层结构从上至下可分为含砾粉质黏土、强风化花岗岩与弱风化花岗岩三层;(3)滑动区域主要位于模型的右半边部分,其中位移量发生变化较大的位置位于潜在滑坡体的右上方,包含潜在滑坡体右上角的一部分,潜在滑坡体整体的位移量较小,滑坡整体的安全稳定系数为1.387。【结论】可以推断出潜在滑坡整体趋于稳定状态,局部处于不稳定状态,整体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4.
邹建立 《河南科技》2011,(14):76-77
<正>福建南平某工程属于二类高层住宅楼工程,地上19层,地下1层。地下室底板厚度不一,裙房部位为1.2m,主楼部位为2.0m。现场采用集中搅拌泵送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及抗渗等级为C35、P8,混凝土总量达3400m3,属大体积混凝土。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浇筑时正值6月,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裂缝是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石灰石粉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的影响,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分别对不同石灰石粉掺量的再生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逐渐增大,质量损失随之呈先减后增变化,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则随之呈先增后减变化;(2)适量的石灰石粉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冻性及力学性能,但石灰石粉过量则对各项性能不利;(3)综合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抗冻性及力学性能方面考虑,石灰石粉的最佳掺量范围为5%~10%.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二十世纪末开始,在公路施工地基处理技术中的水泥搅拌桩得到应用,其主要作用是将地层深部的软土通过深层搅拌机械与水泥进行强制拌和的一种措施,最终形成软土硬结,促使地基的强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此类技术主要在软土地基的状态下应用,特别是在对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及饱和性土等的处理,效果明显。水泥搅拌桩自身具备在施工过程中无噪音及振动,不会给环境造成破坏且节约成本等优势。本文主要对水泥搅拌桩的现场施工管理及控制要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技》2021,(1):92-94
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被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如何避免或消除地基的湿陷或因少量湿陷对结构造成的危害是该复杂地质工程施工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太原市双塔北路道路改造工程,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质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针对施工中的重难点,采取相应的施工工艺,顺利完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通道深基坑工程施工,形成了湿陷性黄土地质地下通道深基坑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 1.选田整地。栽植地宜选择5年未种过白术、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势高、排水良好、稍有倾斜的缓坡地,或新垦地。 2.术苗培育 取新鲜、有光泽、饱满的种子经催芽后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整好的畦面上横向开沟均匀条播盖土,土面一般覆一层稻草保湿保温。约过7—10天幼苗出土后揭去盖草,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粉质粘土在冻结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及温度分布特性,采用单向冻结水分迁移试验仪及低温试验箱,对兰州粉质粘土进行了室内单向冻结水分迁移试验。试验土样采用人工制备兰州黄土,液限33.0%、塑限19.5%。试样直径为10cm、高度21cm;试样的初始含水率分别为13.4%、18.1%、24.6%,干密度分别为1.27g/cm3、1.40g/cm3、1.53g/cm3,不同温度差为7℃、9℃、11℃。在不同边界条件下进行了7组试验工作,测试了试样在封闭系统中单向冻结水分迁移及温度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试样一定范围内侧壁存在裂缝,裂缝处存在冰透镜体。冻结温度差对试样冻结深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温度差越大水分迁移量越大。但就含冰(水)量峰值而言,温度差较小时峰值较大。干密度较小时水分迁移量较明显,含冰(水)量峰值较大。当初始含水率小于液限时,初始含水率越大,水分迁移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20.
抛石挤淤地基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地基承载力试验地段及方法 洛三高速公路第九合同段K2+680-K2+920软基处理抛石挤淤。该地段位于黄河滩地范围内,淤积泥砂层较厚,地下水位较高,地质呈流塑状态,无承载力。经过监理工程批准,采用抛石挤淤处理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以达到设计使用要求。具体做法是:根据施工放线位置,开挖出边沟基坑,并超挖80-100cm。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