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在资助过程中许多并不贫困的“手”也伸向这碗羹。伪贫困现象的出现,凸现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和消费观上的无所适从,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和人格的缺失。解决这一问题,加强青年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和健康人格塑造是第一要务,推进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改革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道德人格是大学生人格的道德规定性,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与塑造.当前社会开放的多元文化环境,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提供了文化的多维向度,审视不同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生成的影响,将有助于理性地把握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质及发展趋向,增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中自觉施加影响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医学院校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方法采用大学生道德人格形容词评定问卷、道德判断测验、大学生日常行为调查问卷对300名医学生的道德人格进行调查。结果 (1)医学院校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双惟实践班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人格总分均显著好于普通班学生。(2)是否为双惟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道德人格总分是影响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道德判断能力、道德人格总分是预测大学生道德行为好坏的重要因素。双惟实践模式是培育医学生道德人格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道德人格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道德人格又是特定环境的产物。网络交往建构起来的大学生独特的生存环境,会对道德人格的构成要素产生正负面影响,必然导致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对道德人格提出了新要求 ,也给道德人格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社会转型 ,道德人格培养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 ,这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主阵地———德育改革的关键点与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周嫄 《科技资讯》2010,(21):226-227
诚信,一个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词语,在今天青年大学生一代的身上产生了严重的危机,大学生诚信危机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试从大学生诚信人格危机的现状着手,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大学生诚信人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飞 《科技信息》2010,(8):59-59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关系及非市场关系的扩张,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对传统道德是非观念的冲击,人们的道德信仰受到了巨大冲击,相应的也导致了公民某种程度上的道德人格滑坡甚至危机,这种道德人格危机主要表现为道德人格的"三失",即传统道德人格的"失效"、现实道德人格的"失范"、理想道德人格的"失落"。  相似文献   

8.
梁斯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5):136-138
自尊自爱、善待他人、诚实自律,是当代大学生基本的道德人格要求;坚持道德人格的自觉性以及相对的先进性与完善性,是当代大学生理想道德人格的基本特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大学生基本道德人格与理想道德人格的关系,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军 《科技咨询导报》2007,(22):152-15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学生道德失范严重等伦理危机产生道德人格的扭曲,使得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但同时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给德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创新契机,怎样转变德育观念,改革德育技术手段成为网络德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道德理性主义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至道德行为实施的目的,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仍需要通过建立大学生的价值理性、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感来实现,且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刻板印象改变、道德热情唤起、道德信仰建立、道德人格完善等多个步骤。  相似文献   

1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并正在经历着经济危机、政治危机、道德危机、安全危机等生死存亡的考验.北京要成功举办奥运会就必须开源节流,秉持勤俭办奥运的原则;开展积极外交,深化国内改革,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设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完善制度建设,防范竞技体育领域的道德风险;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就西藏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西藏高校德育工作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确立主体性德育思想,树立师生德育协调发展的观念,优秀传统化的诠释要与德育工作相适应,在德育工作中还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循善趋德,在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林雨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1):135-137
充分认识高校教师高尚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把握高校教师高尚道德人格的内涵,并通过发挥环境感化、个体自省和道德实践的作用,促使高校教师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提升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美国新品格教育问题,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青少年糟糕的道德状况和现代道德教育的困境诱发了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兴起,以社群为基本特征的新品格教育表达着自身的价值诉求———达成道德共识。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学领域中的道德危机和道德失范带给人们的道德破坏和精神伤害对社会和谐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利的因素,社会现实要求对文学的伦理学研究。文学伦理研究的价值表现在文学能形象鲜明地反映人的处境、性格、命运以及社会道德的冲突和个人精神的状态,生动体现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理想的探求,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故而与现实人生和社会伦理有一种深刻而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儒家德治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儒家把统计者立身惟正,修德示范作为治国前提,而把提高官吏道德修养作为治国关键。同时儒家也认识到法治的作用,提出要教而后刑,主张德主刑辅。通过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兴学校明教化正民心等方法实现其治国思想,传统儒家德治思想对今天的德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近现代许多伦理学家都试图从各个角度去阐述自然存在物具有着本身的内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人类应当承认自然的权利,进而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良好的公正形态。在环境危机日益加重的今天,批判继承这些思想家的理论思想对于树立起合理的生态意识具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动物存在具有权利的理论出发,去承认并尊重自然存在物的内在权利,不仅仅是人类自身延续的必然要求,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效用性;而且更体现着人类认知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发展,具有着道德崇高性.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妨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重塑道德信仰成为今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通过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道德调控机制、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等各种途径,有效地保障道德信仰的重塑,推动中国社会道德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内涵深广,"诚"作为道德范畴,其涵义由自然本体之"诚",进一步演化为人的一种至高的道德境界;"信"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被认为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品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契约社会的到来,诚信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当代价值也日益凸显,对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