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S巴赫是西方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同时也是钢琴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奠定了古钢琴曲的形式基础.巴赫的音乐充满音乐内部结构的平衡与美感,是复调性程度最高的.  相似文献   

2.
约翰.塞巴斯第安.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自己音乐的丰富性、创作性给了后人以最深远的启示。巴赫的音乐创作以其深刻的思想性与人文精神,超越了时代与地域的限制,成为了西方音乐取之不尽的伟大源泉。  相似文献   

3.
巴赫是西方音乐史巴洛克时期德国的音乐巨匠,被誉为"现代音乐之父",他创作的赋格成为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峰。本文就对巴赫的赋格创作特征进行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李璐 《科技信息》2012,(35):I0235-I0235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人物,代表着键盘复调音乐长期演进的终点。在宗教气息依然浓郁的18世纪.巴赫的大半生都是在教堂供职,但后人却从中分析出了更多的世俗性因素,因此,对于巴赫音乐的风格就有了宗教性还是世俗性的争论。本文试图从巴赫及西方宗教改革的联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德彪西对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启示张云良西方音乐(主要是西欧音乐)经过300百多年的发展,到19世纪末已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从巴赫到贝多芬再到瓦格纳,音乐风格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音乐艺术在当时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当大多数人还陶醉于传统音乐所带给他们的成...  相似文献   

6.
比较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东西方音乐文化的首次碰撞,可看出当时中国处在落后挨打、中国人民不能主宰自身命运的历史条件下一种被动的历史选择。而新时期的这场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再次撞击,是在中国人民充分掌握了自身的命运、清醒地认识到对外开放是中华崛起、祖国富强的必然需要竹条件下一种主动的历史选择。新时期的中国音乐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参与世界音乐的创造。  相似文献   

7.
J·S巴赫音乐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主流,对古典时期以后的音乐作曲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着重于对巴赫的钢琴作品《创意曲集》的动机主题旋律走向及舞曲类型的进行分类研究,力求在巴赫《创意曲集》的舞曲类型对比分类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1600年至1750年整整一个半世纪,是西方音乐史上的第一个繁盛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一时期的一些音乐现象对后来的古典与浪漫时期乃至今天的音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在这一时期重要的键盘作曲家有巴赫、亨德尔与斯卡拉蒂,他们三人同年出生,一起把巴洛克音乐推向了光辉灿烂的顶锋,被誉为巴洛克晚期三杰.  相似文献   

9.
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个国家教育体制的选择。近代以来的中西音乐文化交流,无疑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界时常展开有关中西音乐关系问题的讨论,特别是对西方音乐自本世纪初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师范音乐教育体系所引起的变化与后果,均有不同的判断。本人对此问题略有一些看法,现阐述如下。我国近代以来音乐教育体制的建立是伴随着20世纪初“西乐东进”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将初建的音乐教育纳入了欧洲音乐教育体系的轨道,特别是在音乐技术理论层面上,基本是欧洲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10.
吴安 《科技资讯》2012,(22):232-232
《西方音乐史》是高校音乐专业当中一门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内容主要是阐述西方音乐中的各种音乐现象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本文就对其与音乐欣赏的教学整合做出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是北宋社会“超然独骛,众莫能及”的风云人物。他在文学、史学、经学、政治等领域里独领风骚,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但他在音乐艺术领域里的成就却鲜为人知。他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美学思想和他在其他领域里的贡献一样,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历史画卷上也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巴赫被称为"欧洲音乐之父",作品影响深远。本文从人文角度入手,阐述人文精神对巴赫思想的影响。再从巴赫创作植根民间音乐、采用新教圣咏、吸收外国音乐、借宗教作品表达市民思想、直接创作世俗音乐五个方面阐述人文精神对巴赫音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蒋桂华 《科技知识动漫》2007,(11X):119-119,97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教育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文章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欣赏课的整合所带来的教学优势,亦对如何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音乐教学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耿歆 《科技咨询导报》2009,(26):219-219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在西方音乐史中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印象主义中的音乐通过变幻美洲的和声和音色来营建出一种情调和氛围,其创作理念与印象主艾绘画是有着相同之处的。而德彪西的音乐更是与印象主义的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井在延承印象主义绘画的风格的基础上,更显其神秘,梦幻与朦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近代华人著述中关于英国音乐的史料梳理,力求真实地展现中国人走出国门,亲历英国并置身于英国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对英国音乐的体味,以及对英国音乐在社会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等所引发的感触。这些体味和感触不仅再现了中英音乐交流的历史面貌,而且为我们研究当时中国人接受英国等西方音乐的一般心态提供了难得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存在着相对性差距与绝对性差距。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事实,在坚持发挥本民族音乐的内在神韵与气质的同时,认真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中更丰富地展示人类灵魂的表现体制,才能为中国音乐的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实现民族音乐的全面复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在20世纪中西方文化全面碰撞、对话和整合的世界存在境遇中,以反思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文化走向为轴心,寻术21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图景。文章在人的世界性存在的文化层面上,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美学学科两个方面,把反思的基本问题展现为中国人的世界性存在的面貌是怎样的。文章认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中国现代美学展现了20世纪中国人的“历史创造者”的世界存在态势;在美学自身的学科层面,中国现代美学则呈现出多维阐释的文化态势,尽管二者还存在着人的世界性存在状态与人的世界性存在性质之间的内在矛盾,但是,二者的历史方向都在于建立文化美学,这正是21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于淳 《科技资讯》2006,(20):217-218
1.管窥西方20世纪音乐的发展历程 随着科技的腾飞,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告别了20世纪,迈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回顾这一百年来西方音乐发展历程,在整个西方音乐发展史中,它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意义?我们该如何继承与发展?我想,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这一代总结与回顾。我们从中可以提出许多问题来加以探讨,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西方现代音乐。  相似文献   

19.
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嵇康形成了强烈的反叛意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与传统观念相对立,他反对对音乐社会功能作庸俗社会学的解释;对音乐的心理功能,他认为只限于躁静这一情绪层面;他高度肯定欣赏活动中欣赏者的主体价值;他的学说有其先声和响应。嵇康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卓然独立的杰出人物,但他的观点也存在着许多偏激和谬误。  相似文献   

20.
“乐歌运动”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影响到了中国近现代的音乐教育,使其走上了接轨西方的专业音乐教育的道路。为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打下良好基础。它所带来的一些西方音乐的形式与体裁及西方乐理和音乐知识都给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血液。在这种冲击与影响下中国传统音乐的主导地住不断下降。此时,中国近现化的音乐家们。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音乐”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