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用分形的特征参数--关联维数来表征油气水多相流流动的分形性质.对水平管内油气水多相流流动的瞬态压差信号序列运用相空间重构法进行处理,计算出各种流型的压差信号的关联维数.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流型的信号序列在重构的伪相空间中具有不同的关联维数,反映了各个流型的动力学形成机制的不同,所以关联维数可用于多相流流型的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这种采用分形理论对多相流流型进行识别的新颖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形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来实现智能识别油气水多相流流型。测量了水平管内油气水多相流的压差,应用分形理论中的重构相空间算法(Grassberger-Procaccia算法),算出压差信号的关联维数,然后将关联维数作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输入,从而实现对流型的智能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识别方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形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来实现智能识别油气水多相流流型 .测量了水平管内油气水多相流的压差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重构相空间算法 (Grassberger Procaccia算法 ) ,算出压差信号的关联维数 ,然后将关联维数作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输入 ,从而实现对流型的智能识别 .实验结果证明 ,该识别方法十分有效 .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形关联维的汽轮机转子的振动故障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Bently实验台模拟不同转速下碰摩、松动、不对中、不平衡几种常见汽轮机转子振动故障,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相空间重构理论,对满足随机分形统计自相似性的振动信号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计算其分形关联维数,从而再现动力学特性.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碰摩故障时的分形关联维数最大,松动和不对中时的分形关联维数次之,不平衡时计算所得的分形关联维数最小;不同故障类型下的分形关联维数增量不同.因此,分形关联维数可以作为一种振动故障征兆加以提取.  相似文献   

5.
改进BP神经网络在流型智能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的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等缺点,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提高了1 ̄2个数量级,同时利用压阻式压关器测得了水平管内油气水多相流压差信号,根据分形理论中的重要构相空间法提取出压差信号的特征向量,再将特征向量送入改进的BP神经网络中,从而完成对油气水多相流流型的智能识别,结果证明,改进的BP神经网络能有铲地自动识别出油气水多相流的流型。  相似文献   

6.
油气水多相流流型智能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式识别理论的语言来表述油气水多相汉流型的识别问题,将油气水多相汉流型的识别问题转换为一类模式识别问题,从而借助模式识别的理论来完成流型的智能识别。按照模式识别的三大过程,即信号测量、信号篁 征提取以及状态识别,建立起一套油气水多相流流型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能自动在线地输出油气水多相流流动的流型类别。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分维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同时运用相空间重构法,对含沙掺气水流脉动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并计算浑水、清水、掺气三种不同水流状况的关联维数。结果表明,不同水流状况具有不同的关联维数,含沙掺气水流运动并非完全随机,而是具有内在有序性。计算得出的不同关联维数反映出不同脉动压力信号序列所具有的不同分形特征,说明动力形成机制、系统复杂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多相流流型识别技术与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油气水多相流混合物在管道内流动时的多传感器信号--压力和压差信号,建立特定流型的识别规则,采用学习矢量量化模式分类器作为未知流型的分类器,根据数据融合的技术思路获得了油气水多相流的流型在线识别技术。通过系统集成的手段,利用微处理装置研制出了流型识别系统。该识别技术具有置信度高、容错性好、性能稳定、降低了对单个传感器的性能要求等优点。该识别系统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不改变管道的截面结构,可以处理非快速变化的瞬态流动,测量误差小于10%,并具有连续工作、定时打印、信号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沌动力学方法与分形方法对气功态下的诱发电位信号进行处理,给出了受试者在接受声音刺激后,在其头皮上所获得的不同脑功能状态与的一维时间-幅值响应和频率响应以及由时间序列重构的相空间曲线。实验结果发现脑功能的改变将引起其分形维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矿山爆破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混沌特性,运用相空间重构理论对距爆源不同距离处爆破地震波进行相空间重构,计算延迟时间和关联维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爆破地震波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呈线性递减并趋于稳定饱和值;关联维数越大,混沌特征越明显,爆破地震波时间序列的混沌性是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水平圆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摩擦阻力的模型与结构关系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双流体分相模型为基础,对水平放置圆管内油气流及油气水三相流摩擦阻力压降的特性的数理模型开展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有关建立了各种流型的摩擦阻力压降关联式,揭示了摩擦阻力压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 4 5mm管径、水平放置圆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采用实验方法整理出vsg- vsl平面流型图 ;从双流体模型基本方程出发 ,通过动力学分析 ,对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中各流型间相互转变的机理和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 4种基本流型间相互转变的预报关系式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两者符合良好 .当油气水三相流中的油水乳化液处于 O/W型时 ,含油率对流型转换的影响很小 ,油水可作为一相来处理 .  相似文献   

13.
探讨RH真空脱气装置水模型上升管中施加旋流以提高系统精炼效率的可能性,分别采用平直叶片叶轮和轴流式叶轮产生旋流,通过水模型实验,比较有旋流和无旋流上升管中气液两相流体流动现象的差别.利用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系统的循环流量,利用摄像机记录气液两相流动状态.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无旋流情况相比,施加旋流后循环流量显著增大.由于向心力作用,气泡向管道中心区域积聚,从而使气泡与杂质物碰撞合并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还能够避免气泡吸附在管壁上,提高RH真空精炼装置的寿命.  相似文献   

14.
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较为宽广的实验参数范围内,对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的流型及其转变规律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分析了各种流型间的转变机理,并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水平管内的油-气-水三相流型间的转变关系式和流型图,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减小,在相同液速下,不同流型的转变均有提前的趋势,即转变所需的气速小;含水率对不同流型转变界限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三相混合物的物性对流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油水气多相混输是海上油气田开发中赖以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技术,其流动特性的准确计算是管线设计及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首先,通过实验确定出了油水两相混合物由油包水(W/O)向水包油型(O/W)的转变发生在含水率约为0.45时.垂直下降管内油水气三相流的流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油包水和水包油型的泡状流、弹状流及环状流.通过对垂直下降管内气泡碰撞、合并机理的分析建立了油水气三相流动过程中泡状流与弹状流间的转变界限的计算式,该转变发生的临界截面含气率约为0.35,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平均误差为11%.泡状流向弹状流的转变主要取决于折算气速和折算液速的大小,含水率对转变界限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 RBF 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精度,提出基于混沌-RBF(Chaos-RBF,C-RBF)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混沌相空间的嵌入维数和嵌入延迟,构造得到的相空间向量作为 RBF 神经网络的输入,其相空间次邻向量作为期望输出值,滚动训练得到神经网络的权值,然后以实际交通流作为输入,经由网络计算得到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于 RBF 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提高 96%,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CT成像、恒速压汞、核磁共振、铸体薄片等实验技术,对大庆火山岩岩石的孔隙结构和气水渗流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表明:大庆火山岩孔隙结构复杂,喉道细小,孔隙易被喉道控制,喉道大小决定储层的渗透性,储集空间可以分为孔隙型、裂缝型、致密型三种类型,不同孔隙类型岩样的储集空间、气水渗流特征明显。大庆火山岩残余水饱和度较高,气水渗流显著特征是裂缝型岩样两相渗流区间小,但在高含水饱和度下,气相仍具备一定的渗流能力,表明裂缝具有较好的导流能力,孔隙型岩样两相渗流区间较大,在残余水饱和度下,气相相对渗透率较高,储渗物性较好;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两种类型的岩样气相相对渗透率下降均比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