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在对细砂进行砂中泥块含量试验时,多次遇到这两个问题:制备不出足够的试样,即用5000g样品制备出的试样远远低于标准规定的400g;砂中泥块含量的试验值明显偏大,感觉不正常。为了弄清楚这两个问题的原因所在,笔者进行一些分析探讨。首先怀疑实验操作环节有问题,于是组织多名试验人员对照标  相似文献   

2.
选择海南岛琼北地区发育典型的砖红壤作为研究对象,对43个砖红壤样品中的Pb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琼北地区砖红壤中Pb的平均含量比海南岛砖红壤背景值高;地貌条件对砖红壤中Pb含量的分异有显著影响;从不同母质砖红壤中Pb分布特征来看,花岗岩砖红壤、砂页岩砖红壤中Pb富集于心土层和底土层,砂泥岩砖红壤中Pb富集于表土层,浅海沉积物砖红壤中Pb富集于心土层;不同成土母质砖红壤中Pb含量也不相同,浅海沉积物砖红壤(43.75μg·g-1)砂泥岩砖红壤(43.53μg·g-1)花岗岩砖红壤(40.96μg·g-1)砂页岩砖红壤(16.25μg·g-1);从分异程度来看,Pb在浅海沉积物砖红壤中分异程度最大,在砂泥岩砖红壤中分异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水利与建筑行业在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预拌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受到影响,所以需要对其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宁夏地区白云碎屑灰岩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泥块含量和针片状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抗冻性,并通过SEM分析观察泥块含量对混凝土密实性和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粗骨料最大粒径对预拌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小;随着粗骨料泥块含量的增大,预拌混凝土工作性能明显降低;随着针片状骨料含量的增加,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呈降低趋势;通过SEM技术发现骨料中泥块含量增加将导致不同程度的结构薄弱区和缺陷。【结论】通过对预拌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宁夏地区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为地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采用ICP-AES测定骨软骨一体材料中磷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ICP-AES测定骨软骨一体材料中磷元素含量,微波消解采用硝酸-氢氟酸混合酸进行预消解,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对整个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合成。结果:当取样量为0.201 0g,取置信水平95%,k=2,测得骨软骨一体支架中磷含量为(1.87±0.142)mg/g。结论:通过分析测定过程中的质量称量、溶液体积,试验的重复性等,确定了样品含量的不确定度及其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溶液配制和试样制备过程中的定容操作。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89年开始对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结构进行试验研究。十多年来,针对水泥灰土稳定细砂材料的特点,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水泥灰土稳定细砂混合料作路面基层应用于实际工程。通过对施工经验进行不断总结,逐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使得该项拄术在我市的公路建设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路用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超厚细砂层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泥浆指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淠河特大桥钻孔灌注桩细砂层较厚的地质特点,通过试验确定了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等控制指标,以指导施工,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一、试验内容1.原材料。试验中用到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熟料、石膏(二水石膏,SO3含量大于40%)、高铝水泥(62.5铝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短纤维(聚丙烯工程纤维)、砂(普通细砂)等。2.配比设计。配比采用L9(34)正交表。胶结材料的配比见表1。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粉质粘土在冻结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及温度分布特性,采用单向冻结水分迁移试验仪及低温试验箱,对兰州粉质粘土进行了室内单向冻结水分迁移试验。试验土样采用人工制备兰州黄土,液限33.0%、塑限19.5%。试样直径为10cm、高度21cm;试样的初始含水率分别为13.4%、18.1%、24.6%,干密度分别为1.27g/cm3、1.40g/cm3、1.53g/cm3,不同温度差为7℃、9℃、11℃。在不同边界条件下进行了7组试验工作,测试了试样在封闭系统中单向冻结水分迁移及温度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试样一定范围内侧壁存在裂缝,裂缝处存在冰透镜体。冻结温度差对试样冻结深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温度差越大水分迁移量越大。但就含冰(水)量峰值而言,温度差较小时峰值较大。干密度较小时水分迁移量较明显,含冰(水)量峰值较大。当初始含水率小于液限时,初始含水率越大,水分迁移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9.
真空直读光谱仪对镍基合金中多种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直读光谱仪直接测定镍基合金中9种合金元素,并对各元素的分析线及测量的分析参数,包括试样制备的要求、校正曲线的拟合等进行了试验和优化.特点是试样制备简单无污染,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5%~9.02%之间.  相似文献   

10.
借助 HPLC-UV-MS 方法对云南洋蓟中多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和含量测定.液相色谱分离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分析柱,以乙腈和水(含0.08%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根据多级质谱分析,并与对照品和文献数据比较,确定洋蓟样品甲醇提取液中含有19种多酚类化合物.色谱实验结果表明绿原酸、木犀草苷和水飞蓟宾在其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最低检测限(LOD)分别为0.153μg/mL、0.336μg/mL 和0.313μg/mL,且在洋蓟样品中的含量分别为27.79 mg/g、10.25 mg/g和58.72 mg/g.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上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溶液中乙炔和氯乙烯含量 ,使用氢氧化钠将试样中的氯化氢中和为盐 ,从而消除其在气相色谱分析乙炔和氯乙烯中的影响 .液上平衡温度为 3 5℃ ,平衡时间为 1h ,色谱柱为 2m× 3mmi·d· ,内填GDX - 2 0 2的锈钢柱 ,柱温 1 40℃ .气体进行量为 1mL .以外标法定量 ,乙炔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85 %,在 3 0 0~ 1 5 0 μg/g范围内 ,回收率为 98.9%~ 1 0 3 %.氯乙烯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 .4%,在 2 0 0~ 1 0 0 μg/g范围内 ,回收率为98 8%~ 1 0 2 %.  相似文献   

12.
化学法制取二氧化锰的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稀酸性介质中,锰盐与氧化剂反应制备化学二氧化锰时,杂质离子(Na~+或K~+)对试样二氧化锰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测定了试样中二氧化锰的含量、拍实比重、磁化率、X射线衍射数据。结果表明掺有钠离子的试样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3.
对海南岛东部地区发育典型的6个砖红壤剖面的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及其纵向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土壤母质是决定砖红壤微量元素含量的主要原因,区内花岗岩砖红壤中Cu、Sr、Zn、Pb含量明显高于砂页岩砖红壤,而砂页岩砖红壤中的As含量相对较高.砂页岩砖红壤剖面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的纵向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并显示出B层>C层>A层的特征,而花岗岩砖红壤微量元素在各层中的纵向分异规律不甚明显.区内的人类活动对海南岛东部砖红壤剖面中的部分微量元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农药及老鼠药的大量使用,可致使大量的As元素进入土壤表层富集,并造成土壤中As含量超标,成为区内环境的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不同的酸(HCl,HNO_3,HAC)对湖南浏阳永和海泡石矿进行处理,经X—衍射定量分析样品,证实海泡石含量均比原矿有很大的提高,变化最大的是经HAC处理的样品,含量由原矿的23.4%提高到71.3%.测定样品的比表面和比孔容,均比同温时原矿的比表面和比孔容增大,其中变化最大的比表面由104m~2/g(原矿)增至281m~2/g(HCl酸处理样品),比孔容由0.189ml/g(原矿)增至0.625ml/g(HNO_3处理样品)。各种酸处理样品,分别在160°~900℃热处理后,比表面和比孔容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海南野生灵芝和种植灵芝中硒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两种处理方法分别对两类灵芝样品进行消解,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了灵芝样品中的硒(Se)含量,选择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野生灵芝中的硒含量远远高于种植灵芝.  相似文献   

16.
采用JF - 3高分辨率库仑法微量水测定仪配合液态烃闪蒸气化取样进样器 ,分析丙烯、乙烯及 1 ,3—丁二烯中微量水含量 .测量范围为 3μg到 1 0 0mg微量水 ,仪器分辨率为 0 .1 μg ,检出限可达到 3μg/g ,精确度为 3μg≤样品水平≤ 1 0 μg时 ,3% ;1 0 μg≤样品水平≤ 1 0 0 μg时 ,2 % ;1 0 0 μg样品水平≤ 1 0 0 0 μg时 ,1 % ;1 0 0 0 μg≤样品水平时 ,0 .5 % .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 1 .32 % ,回收率为 1 1 8% .操作简便 ,分析速度快 ,结果准确 .  相似文献   

17.
熔融法合成层状锰酸锂及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熔融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锰酸锂(m-LiMnO2),并对其进行了Cr3 的掺杂改性,优化了层状LiMnO2的合成路径及制备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元素分析对所得试样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层状LiMnO2具有较高的首次放电比容量(137 mA.h/g),但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较快.m-LiMnO2掺入Cr3 后,循环性能显著提高,循环40次后仍有132 mA.h/g,说明掺杂后结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在制备铝合金低倍检验试样时,要预先对试样进行碱蚀.碱蚀过程中,碱蚀槽中的碱蚀液与铝合金试样反应产生白色铝盐沉淀.这些沉淀经过静置沉淀后,形成密实、坚硬的块状结垢,紧附于碱蚀槽壁和槽底,给碱蚀槽清理维护带来很大困难.而在碱蚀过程中按比例加入酒石酸盐后,可以改变结垢的性状,方便对碱蚀槽进行清理维护.  相似文献   

19.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锌前驱物,设置温度范围为200~600℃对前驱物进行3 h灼烧处理;并取1 g前驱物原粉在5 MPa压强下作压片处理,500℃下灼烧3 h.通过XRD,Raman表征样品并观察铁酸锌的结晶过程,研究压强和温度对合成铁酸锌纳米晶的影响.发现样品经5 MPa压强处理后,Raman图反映出铁酸锌的两个常压下不明显的二维振动模式225 cm-1和249 cm-1处峰位特征明显.结果表明随着灼烧温度的升高,铁酸锌粒径增大;对前驱物加压能够促进铁酸锌晶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两种方法分别对海南野生和种植两类灵芝样品进行消解,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了灵芝样品中的锗(Ge)含量,选择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种植灵芝中的锗含量(2554.2mg/kg)高于野生灵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