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缓解通信瓶颈、满足数据传输的需要和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其中,IP组播技术是最值得关注的.IP组播是基于UDP协议、面向多接受者的数据分发方式,是对标准IP协议的发展.在局域网上实现声音的实时捕捉和传送是极具实际意义的,采用组播与语音数据能有效地节能省网络带宽.根据IP组播技术原理,我们在Visual C++环境中,成功实现了对声音的捕捉和组播.  相似文献   

2.
使用在TCP/UD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会涉及IP地址、端口号、套接字、TCP/UDP协议等网络通信概念,而且TCP传输和UDP传输的编程模式是不同的,对网络通信概念进行了封装,实现了一个网络通信透明传输服务系统,且TCP传输和UDP传输具有相同的编程模式.使用表明,用户无需了解网络通信概念,即可使用该系统进行通信编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VC中通信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通信程序的开发效率 ,对SOCKET通信程序的编制技术进行了研究 ,同时介绍了TCP IP协议下如何编制通信程序的过程 ,并用VC6.0编写程序实例具体阐述 .  相似文献   

4.
Visual Basic5.0提供了 Winsock控件 ,支持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用它可以编写出客户 /服务器两端的程序 ,来实现点对点之间的通信 .由于两台计算机的 IP地址是动态分配的 ,本文介绍了借助于发送电子邮件来确定对方的 IP地址的方法 ,从而保证了点对点通信的成功 .  相似文献   

5.
针对嵌入式防火墙,设计适合在嵌入式防火墙网卡中运行的TCP/IP协议栈.通过修改IP协议字段解决TCP/IP协议栈区分策略数据包和普通数据包的问题,对传统的BSD协议栈进行裁剪,得到了基于S3C44B0X的大小为132kB的TCP/IP协议栈.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TCP/IP协议栈能保证嵌入式防火墙的底层通信。  相似文献   

6.
Netstat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命令,在Internet RFC标准中,此命令定义为是在内核中访问网络及相关信息的程序,它能提供TCP连接,TCP和UDP监听,进程内存管理的相关报告。  相似文献   

7.
IP组播通信方式下的数字视频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数字视频监控传输的特点和网络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IP组播通信方式下的监控视频网络传输方案,方案充分利用Visual C 中的多线程设计思想和WinSock套接字,构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IP组播通信方式的视频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8.
Java是面向网络的语言,通过它提供的类库可以处理TCP/IP协议,用户可以通过URL地址在网络上很方便的访问其他对象.本文阐述了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网络通信程序,讨论了JAVA工具、客户机/服务器通信的实现、程序调试.  相似文献   

9.
基于PSTN的嵌入式水情数据传输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建立在PSTN上的嵌入式水情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以ARM核的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S3C4480X为硬件平台,采用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进行任务的调度和管理,将TCP/IP协议栈嵌入到水情测报仪中,通过电话拨号与网络相连,实现了水情数据的远程传输。  相似文献   

10.
刘晓龙 《松辽学刊》2003,24(3):72-73,75
日益增加的庞大的网络业务开始给计算机网络带来巨大的危机:带宽耗竭。本文分析了IP组播技术,阐述了实现机制,探讨基于组播的应用开发问题。指出组播是具有优化传输模型的高级网络应用。基于组播的应用开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与IPv4的32地址相比,IPv6的地址要长的多。IPv6的一个基本特性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的方式。从协议的角度看,IPv6的优点体现在能提供不同水平的服务。基于移动IPv6协议集成的IP层移动功能具有很重要的优点。在IPv6中,域名的体系结构仍然保持了Ipv4的层次原理。而且IPv6地址本身的层级体系也就更加支持了域名解析体系中的地址集聚和地址更改。基于上述特点,在本文中将对IPv6的应用做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一、NGN网络概述NGN为英文"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缩写,中文译名为"下一代电信网络"。泛指大量采用新技术,以IP为中心,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融合网络。采用分层的全开放的网络构架,各层之间通过明确、标准的功能接口进行通信。支持多种设备的综合接入,提供了灵活的组网方式。提供强大的业务功能,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与  相似文献   

13.
SIP协议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IP称为会话初始协议,最初是由IETF的MMUSIC工作组于1999年提出的在基于IP网络中实现实时通信应用的一种信令协议标准,可它用来创建、修改以及终结多个参与者参加的多媒体会话进程.作为一个IETF提出的标准,SIP协议的提出和发展,是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而发展的,SIP协议同时借鉴Web业务成功的经验,以现有的Internet为基础来架构IP电话.在本文中将介绍SIP协议结构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适用于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上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主要阐述了基于TCP/IP协议的局域网,运用Client/Server模式实现上机过程控制及统计各种上机数据。  相似文献   

15.
域间组播路由协议,是网络中进行视频传播的一种重要协议。网络环境日益复杂,选择一个合适的组播协议,是确保视频传输质量的前提,也是科技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根据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数据传输总线协议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总线终端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的设计及验证方法,该IP核由总线接口模块、时钟分频模块、协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等组成,其设计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IP核完成了模块仿真验证、芯片系统仿真验证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验证并已流片成功,验证结果表明:该IP核设计功能全面、资源占用少、可靠性高,可应用于通信卫星地检验证设备或者直接应用于卫星有效载荷设备中,支持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数据传输总线的测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Ipv6组播技术、资源预留协议、VOIP等技术的介绍,阐述了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实例,说明了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子网整体移动的问题,分析了移动IP的不足,借鉴IPv6中的网络移动性,提出在现有IPv4网络中可支持子网整体漫游的MIP-RS协议. 移动子网以STA/AP为网关,通过家乡代理、外地代理和网内选路代理之间的协作,结合隧道技术实现了多跳的移动IP,突破了移动IP技术中从家乡代理与外区代理间隧道出口到移动点只能有“一跳”的限制,使网络中所有节点可通过多跳访问移动子网中的节点,实现移动子网的漫游. 基于自行研发的STA/AP实现了MIP-RS. 实测结果表明,在子网以车速移动时移动子网中的节点和固定网络中的节点能进行高速双向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9.
根据磁阻传感器的角位移测量原理,提出智能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低功耗MCU和高精度ADC实现对流量的数字化采集和智能控制,应用LMBP算法实现高精度的静态特征曲线拟合;通过裁减TCP/IP协议,在以太网上实现了流量计与用户的数据通信。实际运行表明,设计的流量计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希望可以得到更安全更及时的航空信息服务,但现有的网络标准和通信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航空空港移动通信系统—Areo MACS(Aeronautical Mobile Airport Communications System)。通过本文的分析介绍,可以看出Areo MACS系统是一个更安全可靠、支持高速数据包交换业务、部署灵活的全IP网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