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不要预先用微波炉将肉类加工至半熟,放置冰箱中留待以后再用微波炉加工至全熟。这样做虽可减短做饭所需烹调时间,半熟的食物中细菌没被杀死,既使放入冰箱,细菌仍会生长。第二次再用微波炉加温时,因时间太短,不可能将所有细菌杀死,而吃坏肚子。所以,忙碌的家庭厨师若要节省烹调时间,仍以将肉类烹熟,放在浅容器中,或以冷冻食品塑料袋包装,将其冷冻,食用时先在微波炉中解冻,再加热食用为佳。2.已在微波炉中解冻之肉类及家禽,不可再冷冻。因在微波炉中解冻,事实上已使外面一层开始低温加热。在这种低温下,细菌可能已繁殖到一危险的数量。虽然…  相似文献   

2.
1.按规定使用微波加热专用器皿,少用塑料制品,以用瓷、陶材料盛器为好。2.经常检查微波炉门的关闭情况有无异常。怀疑有微波漏能时,可在微波炉工作时使用测电笔或小型日光灯管在门  相似文献   

3.
微波炉有烧煮迅速、冷冻食品解冻容易、加热熟食快、使用餐具减少、无需烹饪培训就可制作等优点。但是在使用时还需注意哪些你是否清楚?一、忌超时加热: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如果时间超  相似文献   

4.
"一位年轻人在使用微波炉烧水的时候,被开水严重烫伤.这一事件使许多人对微波炉的使用心存疑虑.用微波炉烧开水是否有危险?怎样避免这些危险?"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表明,用微波炉烧热水的确存在危险.为了阐明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用水壶烧水的过程.假设我们将水装满水壶放在炉子上去烧,在壶底部与炉子接触的部分,很快出现许多热点,其温度大大超过水的沸点100℃.当水被加热后,就开始出现循环流动,较热的水上升到壶的顶部,较冷的水则下沉到壶的底部.当水达到适当的温度,一些水分子与另一些水分子发生分离,并从液体变成气体,这些气体聚积成蒸汽气泡上升到顶部.这意味着水现在已经达到一个恒定温度(100℃),即水的沸点.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在北京一张姓孕妇家中进行了一次室内家电辐射大检测,结果显示微波炉辐射超过国家标准近1倍,成为危害孕妇健康的“头号杀手”。微波炉位列危害榜首据了解,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用仪器在张女士家中共检测了6种常见电器。其中位列辐射榜首、危害最大的是微波炉。该中心监测专家赵玉峰,根据国家对家电辐射的相关标准,只要小于12伏米就符合国家标准。由此看来,微波炉辐射已经超标了近1倍,而音响、  相似文献   

6.
现在消费者使用转盘式微波炉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难题,比如热馒头发干发硬,两分钟后就咬不动,掰不动,硬得象石头;做带壳的鸡蛋,经常出现爆炸的问题;做鸡蛋羹时难以把握火候,不是太老了就是不熟……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让消费者满意?如何让微波炉的各项性能、烹调方式更优于目前的转盘式微波炉?海尔微波炉开发部的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分析、比对、试验,开发了底转波微波炉,并创新性的用一体化底转波汽蒸技术解决了以上用户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防黑客光纤     
《科学大观园》2005,(18):52
澳洲科学家拉博已成功利用钻石、微波炉和光纤研发出一种无法破译的信息以阻挠黑客。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微波炉将一颗仅等品千分之一毫米的极微小钻石“熔合”到一根光纤上,而该产物可用以制造黑客无法突破的单一光子光束。现时光纤的传送是以发送数以十亿计的光子点,以长短来变化为计算机中0和1的信息,但黑客可以轻而易  相似文献   

8.
正裹着科学外衣的流言,不能信,也别再传播了。"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多吃主食死得快""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去年这些流言是否也出现在你的朋友圈?1月2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典赞·2017科普中国"活动在京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宝国揭晓了网友投票选出的"2017十大‘科学’流言",10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这些流言进行了解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1,(9):21-21
实验塑料袋装食品或直接加热,食品易被增塑剂污染近日,我们从某食堂及街边的餐馆购买了10种常见菜肴的制成品(烤鸭、蚝油牛肉、牛肉炒河粉、鸡腿、猪大排、清炒虾仁、蛋挞、叉烧、素炒青菜以及素炒西葫芦),并将其用搪瓷碗"打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食物安全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已成为21世纪农业等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而饲料是人类的间接食品,其安全与否直接决定肉、蛋、奶的品质.开发动物饲料配方软件系统,是继续发展我国饲料工业及畜牧业必须配套的信息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4,(1):23-23
正几乎所有小婴儿都有吃夜奶的习惯,这是为什么呢?妈妈们普遍认为孩子吃夜奶才会健康成长,其实不一定哦。而且,孩子吃夜奶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危害哦。婴儿吃夜奶的原因宝宝真的饿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的速度也相应地加快了,你很有可能在宝宝的日常膳食中,营养搭配有些跟  相似文献   

12.
1.卖袋装肥土。城里到处是高楼大厦,许多种花爱好者难找肥土。但是,在农村,各种树叶、杂草腐烂形成的肥土随处可见。如果用袋子把肥土一袋一袋地装起来,拿到城里去卖,便可无本生财。2.挖树蔸赚钱。山区树蔸资源极其丰富,倘若能够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树蔸资源,便能变废为宝,无本生利。树蔸可以加工成菜墩、洗衣板等生活用品,也可加工成精美根雕工艺品,还可用来生产食用菌。  相似文献   

13.
休闲一刻     
《科学大观园》2016,(5):78-79
水牛的奶某店销售的牛奶中大量掺水,味道极淡。有顾客将其举报到质监局,经检测,奶中竟掺了5倍的水。质监人员责问店主:"你这也叫牛奶?"店主却面不改色地说:"千真万确是牛奶,不过是水牛的奶。"吃不饱甲女:"听说你不是泡到了一位高富帅吗?怎么还来吃大排档?"乙女:"早就分手了。"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3,(21):24-25
新生儿吃奶后呕吐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现象,有的属于正常生理情况,称之为溢奶;有的吐奶从数量到次数与一般溢奶不同,就可能是有病,应及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实验选用三种不同方法生产的麦芽粉:即全麦芽粉(传统技术型)、脱根须麦茅粉(技术改进型1)、发酵麦芽粉(技术改进型2),分别按5%的添加量混和入精饲料中后饲喂三组奶牛,同时记录各组产奶量、测定乳成分和采集粪便测定饲料的消化率。结果显示:①全麦芽粉组有一定增奶效果,但未达到显著;②脱根须麦芽粉组产奶量比对照平均增加2.6%,达到显著;③发酵麦芽粉组产奶量比对照平均增加5.6%,达到极显著。研究结果表明:①传统制法生产的麦芽饲喂奶牛,由于麦芽根须中含有有害活性物质,增奶效果并不显著,使用量大甚至有减奶的反作用;②经工艺改进的发酵麦芽粉,具有了明显的、稳定的增奶效果,是奶牛用麦芽粉较好的生产技术改进办法;⑤发酵麦芽粉可通过改善瘤胃微生态环境,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增加产奶量,是有开发前景的中药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蜜袋鼯是分布于澳大利业东北部、新几内亚和俾斯麦群岛森林和雨林地区的有袋动物。后来,它们被引进到塔斯马尼亚岛,大约15年前来到美国。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6,(15):14-15
目前市场上的牛奶,大部分都属于杀菌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毒奶。别看牛奶的包装上名称各异,什么“纯鲜牛奶”、“鲜牛奶”、“常温奶”,其实,从杀菌方法上来说,基本上就分两大类。一是巴氏杀菌乳,就是我们常见的“巴氏消毒奶”。顾名思义,就是采取“巴氏杀菌法”进行杀菌的牛奶。所谓“巴氏杀菌法”,就是在较长的时间内,用低温杀死牛奶中的致病菌,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不过,由于这种方法不能消灭牛奶中所有的微生物,因此产品需要冷藏,保质期也比较短,一般只有几天。另一种叫灭菌乳,是采用高温将牛奶中的细菌全部杀死。由于牛奶中一点微生…  相似文献   

18.
他是那种连阵风都能吹走的小老头,可工地还没开工,他便三番五次地找到我。花生、番薯提来了一袋又一袋,还打来了村里的特困证明,让我无论如何给他一个活儿干。我拗不过他,只好将负责看管搅拌机的差事交给他。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3,(23):24-25
一岁宝宝适合喝的饮料 1.配方奶 宝宝在1—3岁之间。咀嚼和消化能力还是比不上成年人.特别需要像配方奶这样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吸收容易的食品。配方奶粉中,蛋白质被分解成原子单位即氨基酸,宝宝因此很容易消化和吸收。另外.配方奶中增加了铁、锌、钙等这个年龄宝宝容易缺失的营养元素,而且比例都很接近母乳。宝宝过了1岁。每天喝500~600毫升的配方奶就可以。  相似文献   

20.
一、主要技术内容 国外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用纯氨基酸或价廉物美的水解植物蛋白(HVP)或水解动物蛋白(HAP)为原料,辅以还原糖、增效剂等,加热产生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生成肉味香精,故又称"热反应香精".国外大部分肉味香精都是用此法生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