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子常 《科技潮》2011,(6):62-63
今年初春的一天下午,几只乌鸦在房前的杨树上发出一阵阵"哑、哑"的叫声,这叫声听起来有些凄惨,被一些人认为是不祥之兆——很可能要有意想不到的厄运降临。事情竟然就这么凑巧,乌鸦叫过两三个小时之后,一位久病的老人离开了人世。老人的死去,好像更证实了"乌鸦就是不祥之鸟"。那些怀有偏见的人说起话来更有了底气,什么"乌鸦叫,愁事到。""乌鸦一叫,不来邪气也来恶风。""你看看,现在不是都灵验了吗!"一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简直把乌鸦说成了妖魔。乌鸦果真是不祥之鸟吗?作为鸟纲雀形目鸦科动物的乌鸦,是鸟类中进  相似文献   

2.
李忠东 《少儿科技》2014,(10):19-19
<正>一提起乌鸦,许多人便会想到《伊索寓言》中"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把石子扔到瓶子里,使瓶子里的水涨到了瓶颈,就能喝到水。乌鸦真有这么聪明吗?当然。科学家发现,乌鸦不仅能利用石子喝到水,甚至能解开谜题。新西兰的亚历克斯·泰勒博士致力于研究动物智力和人类思维的关系,他养的一只叫"007"的乌鸦解开了一道谜题。破解这道谜题需要依次经过互相联系的八个步骤,只要错一步就会导致解题失败。  相似文献   

3.
正那只把小石子投进瓶子里后喝到水的乌鸦,在鸟界出名了。从此,它神气起来了,每天守着那个瓶子,规定谁想喝里面的水,必须称呼它一声"聪明的乌鸦"。其他乌鸦对它有些反感,但是为了喝到水只好强忍着。一天,一只乌鸦从外地飞来,因为旅途劳顿而口渴了,看到瓶子里的水可高兴了,伸头就想喝。  相似文献   

4.
乌鸦意象是中国文学中一种重要的禽鸟意象,本文重点分析了楚辞中的乌鸦意象,指出楚辞中的乌鸦意象,恰好分属于现实、历史、神话三个层次,说明楚辞中的乌鸦意象明显受到了<诗经>文化的影响,同时又表现出鲜明的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乌鸦啼,必死人”;“老鸹叫,祸事到”。这是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顺口遛。乌鸦爱啄食死动物、腐肉。有人说。乌鸦具有一种特殊的嗅觉,患重病的人死前虽然尚未断气,但散发出一种让人无法感觉到的气味,乌鸦嗅到了,便在树上或房顶“哇——哇——”啼叫。因此,人们迷信乌鸦啼是一种不祥之兆。我儿时看到的乌鸦,都是三五成群在树枝上相安栖息,争相啼叫,有时飞到地上特别是屠宰场的废水沟觅食,因为  相似文献   

6.
有一只乌鸦打算飞往东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双方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见乌鸦一副飞得很辛苦的样子,关心地问:你要飞到哪里去?乌鸦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声不好听,所以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的。  如果你无法改变环境,惟一的方法就是改变你自己。不受欢迎的乌鸦  相似文献   

7.
正午后,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山区,乌鸦躲在树丛中打盹。突然,哗一声,乌鸦被惊醒了。它睁开眼睛,只见一只老鹰以优美的姿势从悬崖上俯冲而下,紧接着老鹰逮住一只黄鼠狼,有了一顿美味的午餐。乌鸦非常羡慕,心想:我如果也能这样抓一只黄鼠狼或者兔子就好了。乌鸦决定学习老鹰的本领。不久,它看见一只狗跟着一名农夫来到山下的田里,便学着老鹰的样子先飞向半空,  相似文献   

8.
得胜的喜鹊们高兴地在枝头欢唱,它们在尽情庆祝自己的胜利,同时也在嘲笑乌鸦们各自为政,不懂抱团的愚蠢。秋日的树林里,一群打了胜仗的花尾巴喜鹊在枝头欢唱,一群落败的乌鸦像难民一样落荒而逃。原来,这片树林是乌鸦首先发现的,这里树木蓊郁,遮天避日,环绕树林的是一条玉带般美丽清澈的小溪,这是谁见了都会挪不动步的休憩佳所。乌鸦在这儿落脚后,有一群喜鹊也觊觎上了这个好地方。它们要把它从乌鸦手中抢过来,但乌鸦怎肯轻易让出它们的洞天福地?争夺地盘的战斗终于打响了!这天,喜鹊入侵军浩浩荡荡地大举进犯,它们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式。守疆卫…  相似文献   

9.
提起乌鸦,你会回忆起“一只乌鸦口渴了,想找水喝……”的朗朗读书声。对于孩提时就烂熟于胸的《乌鸦喝水》故事,相信大家都明了它的寓意,然而,故事的本身,即乌鸦的聪明,可曾引起过你的重视?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远不止于“投石取水”,它们中有一些竟然还会“制造”工具呢。  相似文献   

10.
“聪明乌鸦”的美名自它找水喝的那件事后就流传开来了。打也以后乌鸦便目空一切,自封聪明之王,其他同类一概被它贬低为“傻鸟”。鸟儿们的意见可大了。忍气吞声了好多年,乌鸦的一个远房兄长终于受不了乌鸦的嚣张气焰,一声怒吼“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发誓要和乌鸦比试比试!“乌鸦”不就是黑鸟的意思么。可你再看人家大哥的名讳——星鸦。多有明星风范!口说无凭,那就先来看看大哥的光荣事迹吧!  相似文献   

11.
乌鸦的告白     
有一种鸟,很多人都特别反感,它不仅叫声难听,还身披一袭黑衣,一点也不讨喜,这就是我们常见的乌鸦.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其实并不尽然,在乌鸦眼中,它们也许自诩为世界上最绚丽多姿的鸟呢.这是因为,乌鸦的眼睛能看见常人看不到的紫外线,而它们的黑色羽毛可以反射紫外线,在紫外线下呈现不同的颜色,荧光闪闪、炫彩夺目. 很多人认为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但是许多事实却恰恰证明了人们对它们的恐惧和厌恶都是来自误解.在中世纪,乌鸦曾经被人当做恶魔的化身,这多半是出于人们的想象.一直以来,人类因为害怕和迷信使乌鸦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希望下面的内容能给乌鸦一次洗雪沉冤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奇闻怪事》2011,(9):53
香格里拉县城的雪地里,有一只秃鹫和一群乌鸦围着一堆黑乎乎的东西在嬉戏。突然间,黑乎乎的东西站起来了,原来是头大藏獒。看见藏獒起身,秃鹫和乌鸦纷纷散去,但马上又聚在一起,这时更为奇特的一幕出现了:秃鹫张开翅膀,静静站在雪地里,任由周围的乌鸦  相似文献   

13.
图书推介     
正乌鸦的教科书[日]松原始著,奚望译。海洋出版社,2014年2月第1版,定价:39.00元。"乌鸦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乌鸦和人类哪一个生存的更久?乌鸦多少能听懂一点人类的语言吗?乌鸦全都是漆黑的吗?乌鸦和流浪猫搏斗谁会赢?"——日本乌鸦研究专家松原始教授用通俗易懂、幽默生动的语言,揭示了乌鸦鲜为人知的秘密,乌鸦一生的成长过  相似文献   

14.
正自从被狐狸骗走了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但它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狐狸不怀好意地笑了两声,眼珠子贼溜溜地转了几圈,突然一拍脑门,大摇大摆地踱到了树下,说:"乌鸦妹妹,您今天真漂亮!您身  相似文献   

15.
爆料     
农夫女儿和乌鸦(爆料人: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6级基础教育系一班先莎)一个农夫的女儿实在太丑了,农夫只好让她去玉米地里当稻草人吓唬乌鸦,结果她一到田里乌鸦就被吓跑了,过了一会,有三只乌鸦又飞回来了,农夫觉得奇怪,怎么回事?没有可能啊。三只乌鸦说话了“:这是以前偷你的玉米,我们给你送了回来,我们再也不敢了。”雕牌透明皂(爆料人:沈阳市136中学初二四班刘博)一个人将他的女友杀害了。女友在临终前对他说:我死后变成厉鬼也要来找你算帐。他很害怕,于是请一诬医帮忙。诬医告诉他,只要你在天黑之前将身上的血污洗干净,女鬼就找不到…  相似文献   

16.
乌鸦的对手     
<正>狐狸用奉承的办法骗取了乌鸦口中的肉,令乌鸦十分恼火。故事并没有结束乌鸦上当以后,十分憎恨狐狸用不正当的手段,骗取了自己的口中餐。它发誓,一定要汲取教训,以后不要再被狐狸骗了。这天,乌鸦站在树上又叼着一块肉准备美餐一顿。这时,狐狸悄然出现在树底下。乌鸦心想,讨厌的狐狸,甭想打我的坏主意,有了上次的教训,我才不听你的奉承呢。你就是把我吹嘘成神仙也没有  相似文献   

17.
寓言故事     
《青年科学》2010,(9):50-50
一 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啦,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跳向兔子,并把它给吃了。  相似文献   

18.
各位看官都知道乌鸦被狐狸骗去一块猪肉的故事,但你们并不知道这个故事还未结束,它的结果在民间有多个版本。本人寻乡访里,搜集整理,兹录一些版本如下:★瘦肉精版:狐狸叼走乌鸦的猪肉后,把猪肉带回洞里,与狐狸孩子们分享这块来之不易的猪肉。吃完不久,狐狸便和它的孩子们一命呜呼了。它至死也不知道,使它毙命的就是那块含有瘦肉精的猪肉。★清官版:乌鸦被狐狸叼走猪肉后,乌鸦的冤屈无处可诉,乘老虎大王出行之机,拦驾鸣冤。老虎大王听完乌鸦的哭诉之后,拍案而起,批示要从速从严处理。于是,此事引起当地官员的高度重视,乌鸦一事遂解决——乌鸦…  相似文献   

19.
狐狸还肉     
狐狸骗去了乌鸦的肉,乌鸦正在沮丧,谁知狐狸衔着肉又回到了树下。狐狸把肉放在一块石头上,仰望着树上的乌鸦,说:“乌鸦太太,其实我是跟您闹着玩的,您千万别生气。我现在把肉还给您,但是我上不了树,只能放在树下,劳烦您自己下来取,好吗?”乌鸦听后,转怒为喜,笑着说:“狐狸大哥,这样吧,我们一人一半。”  相似文献   

20.
提起动物界的聪明朋友,黑猩猩、大猩猩、海豚都可以算是佼佼者,现在我们却把乌鸦也算在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乌鸦究竟有多聪明?不妨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某个城市的十字路口,车来人往,川流不息,当信号灯由绿变红时,所有的汽车戛然而止,突然,一种叫做细嘴鸦的乌鸦一蹦一跳地向马路中间走来,它们要干什么?司机们顿时感到莫名其妙。只见细嘴鸦口中衔来一枚核桃,准确地放到汽车车轮的前面,然后回到马路边。转眼间,信号灯由红变绿,汽车向前方疾驶而去,核桃顿时应声而碎。此时,乌鸦眼急“脚”快,立刻飞到,开始了它的核桃大餐。乌鸦的这种本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