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SMA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阐述了如何对改性沥青及SMA路面的施工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京沪高速公路化临段SMA路面施工技术工艺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高速公路改性沥青混和料的技术要求,改性沥青的制备,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运输、摊铺、压实及质量控制。对SMA路面的施工及理论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性沥青SMA沥青马蹄脂路面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型沥青混合料路面,是新建沥青面或高速公路表面罩面首选的发展方向。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路面的 使用性能。本文中讨论了改性沥青SMA沥青马蹄脂路面施工的一般处治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江凯  葛折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525-6528
温拌无纤维SMA混合料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通过析漏试验和车辙试验评价了温拌无纤维SBS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温拌剂仅降低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较低碾压温度下,无纤维的SMA混合料不会出现泛油现象。但是,在路面使用温度下,由于未添加纤维,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性能较差。因此,与常规热拌添加纤维的SBS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相比,对于温拌无纤维SBS改性沥青SMA混合料,需要降低0.3%~0.5%的沥青用量,以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5.
严格把好原材料、混合料和施工过程质量关。集料的质量和规格、混合料的拌和均匀稳定、碾压方式的选择、严格的温度控制是SMA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文章以实践工程案例,介绍改性沥青SMA-13路面控制措施。并对改性沥青SMA-13路面的原材料控制、施工工艺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浅谈改性沥青SMA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剑锋 《科技资讯》2007,(21):89-90
文章介绍改性沥青SMA(沥青玛碲脂碎石混合料)路面,在施工中原材料质量控制过程和要求,沥青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控制质量的措施及SMA的路面质量检查要求,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改性沥青与SMA路面的概念、特点.阐述了改性沥青与SMA路面对原材料的基本要求及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改性沥青与SMA路面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改性沥青SMA面层试验段结果分析,从原材料、拌和、摊铺、碾压等方面对改性沥青及SMA混合料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储修华 《科技信息》2013,(24):355-355,356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路面上采用改性沥青SMA结构。本文介绍了原材料、配合比设计、SMA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温度和碾压过程以及对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及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通过实践证明,SMA技术将会被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艳华 《甘肃科技》2004,20(8):132-133
结合兰州市 5 86 #路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 ,介绍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及配合比、拌和、摊铺和碾压等关键工艺 ,并总结了改性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SBS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兼具橡胶和热塑性塑料特性,将此材料改性沥青混凝土并用于枞阳县金山路综合改造工程。为确保工程质量,从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基层处理、面层铺压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路面改造的技术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SMA混合料具有耐磨抗滑、密实耐久、抗疲劳、抗高温车辙,减少低温开裂等优点,适用于高等级道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层,其试验检测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为此,给出了SMA沥青路面在试验检测中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3.
赵永波  李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4):10506-10512
为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提出将多孔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HSN)作为沥青烟(VOC)的吸附剂,掺入到沥青混合料中,测定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Brunauer-Emmett-Teller(BET)等测试手段对水热法制备的纳米MHSN进行表征,并测定MHSN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和VOC的排放量。结果表明:MHSN表面的孔径大部分连续分布在0到50 nm之间;MHSN的掺入降低了沥青的针入度和提高了软化点,提高了沥青的复合剪切模量,使沥青的相位角略有减小,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MHSN的掺入可以显著降低沥青VOC的总排放量,对沥青VOC中各组分的排放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纳米MHSN掺量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表现优越,可用于道路施工中,并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改性沥青玛蹄脂及沥青玛蹄脂碎石路用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其中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度、疲劳耐久性和抗滑性能,并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研究分析改性沥青及纤维玛蹄脂PG指标.结果表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级配从连续级配理论变化到间断级配理论,骨架结构与玛蹄脂填充度是间断级配的关键;改性沥青及玛蹄脂PG指标性能对混合料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中粉胶比应高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且具有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更好的路用性能,适合作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排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从路线设计、沥青混合料设计等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排水、防水等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以期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SMA路面施工详细介绍的基础上,针对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着重对沥青路面建设中的设计、原材料、配合比、面层施工等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进而为今后SMA技术更好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南京绕城公路二期工程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南京绕城公路二期工程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从原材料的质量和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以及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拌和、出料质量控制两个方面,探讨了进行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技术问题。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注意控制矿料的级配和拌和时的油温,可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从而保证沥青路面结构应有的使用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普通乳化沥青在微表处混合料中存在的路用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先乳化后改性的工艺制备高性能改性乳化沥青.利用延度与软化点指标确定改性剂添加方法及改性剂掺配比例,并以其作为微表处混合料的胶结料.通过湿轮磨耗试验(WTAT)验证其抗水损与耐磨耗性能,通过劈裂试验与高温车辙试验验证其抗裂与抗剪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软化点和延度均明显优于普通乳化沥青,当掺配比例为3.5%SBR与2.5%环氧时,延度和软化点可分别达到400 mm和70 ℃以上.混合料性能试验表明,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制成的微表处混合料与普通微表处混合料相比,在抗水损/耐磨耗、抗裂及抗剪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炭黑对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有很好的改性效果,但对于其水稳定性改性效果不明显,而硅烷偶联剂可以用于提升路面的抗水损能力,所以本文提出将炭黑和硅烷偶联剂同时加入沥青混合料中,研究复合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试验、进行试验然后分析结果,得到合成炭黑/硅烷偶联剂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改性条件,并通过车辙试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及小梁低温弯曲试验来研究炭黑/硅烷偶联剂复合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借助响应曲面法,得出了制备炭黑/硅烷偶联剂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炭黑、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及剪切时间;通过车辙试验、马歇尔实验及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得出炭黑/硅烷偶联剂复合改性剂可有效地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其中硅烷偶联剂主要提高了其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而炭黑主要是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