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何礼 《科技信息》2010,(4):172-172,174
《圣经》既是一部记录希伯来人历史的史书,同时又是一部内涵深邃的哲学著作。在英美文化传统形成的过程里,它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它已成为英美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素材宝库。所以,《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面镜子,不仅反映了英美文学的丰富内涵和瑰丽词句,更展现了英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性的悲欢离合与人生的哲学思辨。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视角,把握英美文学典型的审美传统和独有的文化气质,以此浅要对英美文学作一概观。  相似文献   

3.
马丽 《科技信息》2008,(15):193-193
本文针对英美文学作品鉴赏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被忽略的问题,通过对个中原因的分析及英美文学作品鉴赏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的探讨,对如何将英美文学作品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冯晶 《科技信息》2009,(2):98-98
亚瑟王的传奇故事被世代传颂,感动并激励着人们。以亚瑟王故事为主题或受其寓意影响的英美文学作品数不胜数而且意义独特,包孕非常,因此,亚瑟王的传奇故事是英美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亚瑟王传奇故事在英美文学中的重要性及其重要性的具体体现两大方面,简析亚瑟王传奇故事在英美文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学和习俗文化的关系密切。汉语交际的习俗文化以谦虚为得体,而英语交际的习俗文化以感谢为得体。因此,英语教学不能脱离英美社会文化背景。有鉴于此,要努力获取英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与外教交往,更直接地了解和体验他们的文化;创造英语学习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真实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原著和报刊杂志;日常会话中,注意体会和感受英美国家的习俗文化。  相似文献   

6.
试论《圣经》文化在英语语言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英美人名、地名、英语典故、日常词汇以及文学作品等层面阐述了《圣经》文化在英语语言中的渗透,指出广泛了解《圣经》文化有助于深入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关联理论,探讨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和西方文学作品等文化因素的缺失对英语阅读的负面影响和相关对策,提出加强英美文化导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张荣升 《科技信息》2011,(30):16-16
英美文学课是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重要的专业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变化的英美文学课程改革,本文提出结构学分改革的课程评价体系,重点阐释其在英美文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
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源泉,它的思想哲理已经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西方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的最基本的素材,其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尤为明显.纵观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运用<圣经>典故的模式,从作家对<圣经>精神的发挥程度来看,不外乎有三种情形:忠实的固守、忠叛参半和忠实的叛逆.从而说明<圣经>文化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影响源远流长,形式灵活多样,不一而足,其思想魅力因人因时而越发隽永.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文化是表现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当中,创造出了许多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些多元的文化构成了当前这样一个多变的世界,同时在社会发展当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就当前的英美两国来说,两个不同的国度在历史文化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尽管其在语言方面都是以英语为母语,但是在发音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同,这些都是受到一些历史发展轨道等因素造成。因此,在对英美文学评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英美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对这种差异在英美文化评论当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更好地提升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1.
英语谚语是英美语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折射出一定的英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具体体现为时间价值观、个体主义价值观、拜金主义价值观以及开拓进取价值观。在接触和使用英语谚语时,注意自觉区分其文化价值观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承载着文化信息。一个民族特定的言语行为体现着该民族的文化特质,寒暄语便是其中的例子,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真实地反应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文章探讨了中国和英美国家寒暄语的异同,从而体现了中国和英美国家文化的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3.
齐俊 《科技信息》2007,(12):103
“夜莺”的意象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并大量见于英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歌中。诗人们或直接描写神话故事,或明写夜莺,实则抒怀。这一意象的使用正体现出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概述英美文学作品对同性恋的表现,意在揭示英美作家对这一主题予以的关注、探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文学作品的浩瀚和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使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我国现当代创作了许多的诗歌,且题材形式多种多样,中国现当代诗歌不但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点,同时也包含了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某种层面上而言,这些诗歌体现了东方人特定的历史文化渊源、思维方式、审美视角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等,且与国外诗歌尤其是英美诗歌互相映照。为了进一步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人们开始了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而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英文翻译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翻译历程。文章将对中国现当代诗歌进行介绍,并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翻译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精神生态研究是在人类社会面临愈来愈严重的精神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倡导达到一种人类精神世界的平衡、稳定、和谐的境界。精神生态批评是生态批评的一个次域,也是生态批评向人类精神领域的拓展。目前国内学界从精神生态批评的角度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它却为英美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8.
徐燕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124-125
作为两种知识建构方式,探究式学习与授受式学习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把这两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既可以让学生习得知识,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这与英美文学课程的特点特别契合。对于文学作品固有的方面如文学语言、文学体裁、文学传统和流派等内容,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方式直接提供或呈现;而对于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涵义,则更适合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构建问题的答案、自行概括结论等。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如能把以上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实现英美文学课程既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异质文化中的"平行文本"和日常教学实践,梳理中华诗词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融入模式,旨在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美文学课程思政中的价值,阐明本土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可以帮助中国学生加深对目的语文本的审美感受和深入理解,又可提升其思辨能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所以,以中华诗词为载体开展英美文学课程思政,不但有...  相似文献   

20.
矛盾修饰法是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法,从表面看,其语意搭配互相矛盾,但实际上体现了语义特征的矛盾与和谐的辩证统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本文通过对其构成形式、修辞功能及其翻译方法进行论述以期深刻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并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