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国农村数据库"的建设背景和目标,阐述了"中国农村数据库"的建设阶段及其分析工具功能的添加,对"中国农村数据库"与国内涉农网站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中国农村数据库"的绩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米尔斯海默作为进攻性现实主义者,基于"权力—安全最大化"的维护者,为永葆美国霸权,特提出了"离岸制衡战略",而其含有明显的"遏制中国"逻辑。本文从《大国政治的悲剧》说起,从"离岸制衡"的内涵,美国历史上的选择及对中国"遏制"的证伪分析等几个方面,剖析米氏版的"中国威胁论"及"遏制中国论"。  相似文献   

5.
对阿拉伯史书中关于古太白"征服喀什"与"遣使中国"一说的起源与演变的考证论证了"征服喀什"说的不成立与"遣使中国"说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科技智囊》2011,(4):40-49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2011年的"两会"吸引了更多的世界目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人民更幸福"、"提高居民收入"、"实现绿色增长"、"十二五发展蓝图"等等,成为国际社会与海外媒体纷纷热议的话题。积极评价"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会召开期间,一些外国媒体和学者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玉 《科技咨询导报》2012,(11):238-238
文章通过对中国舞蹈"圆"的形态",流"的过程和"韵"的内核,三个方面的概括,着重论述了中国儒家文化中和中庸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舞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延续的基础和动力,是中国人五千年传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对中国特色外交思想、外交战略和外交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是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文化源泉。"天人合一"的独特宇宙观决定了中国人重整体思维的基本特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合"文化在中国外交中表现为对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倡导与践行。  相似文献   

9.
以儒释道三家的相关论述表明了中国历史上所认定的"忍"与"发"的相继关系,在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解释文化认定中,通过对传统"忍"的一系列思考,提出了"忍"而后发论这一思想,借此来揭示中国人"忍"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基本认识,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在实践层面针对"天人合一"、"中道和合"思想对中国小城镇的影响进行了探析,并为当今小城镇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生物学上,遗传是生物的一种属性,基因是生命的密码,是基因决定了中国画、油画的"物种"特质。"生命的密码"互相制约、相互提携共同打造了东方艺术的"中国"品牌。"中国"基因的变异与消失正是中国画的"中国"性逐步消解、中国画面临被逐步异化危险的关键所在。诸多的忧思与呼吁正是我们系统研究中国画基因问题、加固中国画本体精神的必要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是近些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中共和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但是,"三农"问题并非是当下才有的社会现象,它在中国的历史时期就一直普遍存在着。本文以近代中国的"三农"问题研究为对象,试图探讨近代中国"三农"问题研究的线索,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英美法中"精神痛苦"的涵义是研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起点,对比了英美法与中国立法中"精神痛苦"和"精神损害"的内涵,梳理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发展状况,提出了英美法中精神痛苦损害赔偿制度对中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基石和核心,它是"象"和"意"的有机结合,而"象"的具象可视与空间性以及"意象"本身"虚实"的空间性,决定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是种空间(至少是偏向空间)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游"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形态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学人对于人的存在的诗性之思的结晶,这种"游"的精神实质与中国传统体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体育从身体与精神两个层面极大地发挥了中国古典美学中"游"的美学精神,对现代体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华亭 《世界博览》2011,(15):50-51
外媒曾预言它会成为中国的"香奈尔" 必须让自己的中国元素成为世界品牌——这正是包括"上海滩"在内的中国原创奢侈品品牌的尴尬之处。  相似文献   

17.
"内圣外王"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涉及到儒家的人格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梁漱溟被美国学者艾恺(Guvs.Alitto)称之为"最后一个儒家",也是二十世纪众多寻求中国发展道路的知识分子中唯一身体力行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之人。梁氏一生都在试图寻求解决"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的出路,试图在中国历史之出路与人生价值之选择之间达成统一。梁氏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本质是文化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途径是乡村建设。他的一生陷入现代化与人性的两难之中,其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构想也就必然充满了种种逻辑疏漏。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文化中有许多各自特有的词和形象,"龙"和dragon即是一例。中国"龙"常被翻译成英文的"dragon",然而中国的"龙"和英文的"dragon"是很不相同的。从中西方龙的起源、形象特征、龙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分析中英文中"龙"的差异,可知中国"龙"不能等同于"dragon"。作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中外文化意象词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学习基础在五个方面——"听"、"说"、"读"、"写"、"译"。由于中国固有的灌输教育模式,多数中国学生在"听"、"读"、"写"、"译"方面是相当优秀的,而唯独在"说",即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十分欠缺。因此,对高校口语课堂进行调研,发现此现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分析探讨中西绘画"空白"语言的相似性,寻找本质特征相异的文化之内在契合之处,融汇与贯通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语言精神与油画的"空白"语言技法,以期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油画。在当代,静观恬淡的创作心态以及"空白"语言的意味深长,对于中国油画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