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摸清辖区主要工业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接触人群分布,职业损害及职业病发病状况,从而为制定本地区的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调查。结果调查企业120个,发现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有85个,占70.8%。企业的环境抽查合格率为83.6%,主要的危险因素为苯、粉尘、噪声和其它化学毒物,接触危害因素总人数有2961人,占一线工人的36.3%,职业损害发生率为0.8%,暂未发现职业病患者。结论该县工业企业不发达,以中小企业为主。主导工业为电声、木具业,职业危害情况暂不严重,职业损害发生率仅占0.8%,暂没有发现职业病患者。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以小型为主,其职业卫生管理较差。建议有关监管部门在强化对企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同时,应持续强化企业责任人的职业卫生管理意识,引导企业树立职业健康管理理念,从而实现企业自觉防制,员工自觉防护,达到减少职业危害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职业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1、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评估职业健康教育与面向社会群体的健康教育不同之处在于目标人群的不同,职业健康教育的对象是职业人群,在社会特征上有其特殊性。职业群体除面临与普通群体相似的公众健康问题以外,还面临其职业特有的有害因素的威胁。因此,在确定针对某特定目标的职业健康教育方案之前,应首先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工作场所中主要的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对象。同时,调查与评估的结果也能作为评价该教育方案实施效果的基线研究资料。2、职业健康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特别是《职业病防治法》修订完善后,全省各地安监部门都在积极推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2014年,衡阳市政府发出了一项《衡阳市高危企业职业健康体检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不仅使得该市全体职工受惠,更是首开我省先河。时至2016年,为了摸清衡阳全市职业健康方面的基本情况。衡阳市安监局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对全市29家建设项目开展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开展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和重点职业病专项整治,规范用我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严肃查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全社会职业病防治意识逐步增强,大中型企业职业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但是,当前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亟待加强.本文结合烟草企业实际,就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工作岗位,劳动者对本岗位的职业危害缺乏认识、不了解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不能及时发现危害、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都是职业病多发的重要原因。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并实施。该法在保护劳动者健康与权益方面做出了一些具体规定,劳动者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也有其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王刚 《创新科技》2013,(6):38-39
目的-调查监测郑州市9家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现状,为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职业卫生有关规范和标准,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印刷企业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毒物和噪声。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作业岗位环境有害因素浓度均低于接触限值。结论-采取必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可使企业发生职业病的危险度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7.
蔡航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6):189-190
职业监测和健康体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按照《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厂矿和企业单位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劳动者定期进行的健康检查,有上岗前体检、在岗体检、离岗时体检和应急体检四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健康体检。职业健康体检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劳动者在有毒有害环境下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正4月的最后一周,是一年一度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2011年12月31日修改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理顺了我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强化了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完善了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明晰了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高度重视。健康湖南,职业健康先行。职业病危害防治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调查分析某煤矿职业危害现状及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该矿职业危害防治体系的建议。以山东某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该煤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和有毒有害气体。其中,粉尘检测17个采集点中有4处粉尘(呼尘)浓度超标。噪声检测12个采集点中,只有2处噪声测定结果符合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危害发生率为83%。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防治体系是改进煤矿职业卫生健康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建议通过采取规范防治组织体系、加强防治管理体系、提高综合评价体系反馈等多方面手段,有效提高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业危害范围广,接触危害劳动者人数众多,群体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职业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据卫生部数据,我国现有约16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约2亿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因此,有效控制作业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对职业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大力加强职业健康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赵卫星 《科技信息》2011,(32):451-452
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评价尘肺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时发现诊断尘肺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了解尘肺病在不同年龄、接尘工龄、工种、入坑年限的粉尘作业工人中的分布情况。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GBZ70-2002)对某4个矿9086名接尘人员进行检查。结果尘肺病在55-59年龄段,工龄35-39,纯掘工种,入坑年限在50年代的粉尘作业工人中的检出率最高。结论:尘肺病是造成职工健康损害的重要危害之一,应加强粉尘及其它有害因素的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2.
王瑜  李盛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5):193-194
为了解某啤酒厂职业病危害现状,更好的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948-85)、《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GB/T 15439-199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对该啤酒厂酿造车间、包装车间、工程部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及评价。结果该啤酒厂工作场所除包装车间检测点噪声超标外,其余作业环境良好,在今后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噪声防护,督促工人在工作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为保障劳动者健康,应定期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定期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职业性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各种职业病隐患不断增大,危害日趋严重,职业病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劳动法和安全生产法以及职业病防治法等与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与实施,为企业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员工身心健康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证。企业只有通过系统化的职业健康管理,才能预防各种事故和疾病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唱斗 《科技信息》2013,(5):13-13,19
职业卫生学是公共卫生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公共卫生学和临床医学在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保护和促进职业人群健康,治疗和预防疾病等多个方面有机结合的学科。该学科主要是研究工作条件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工作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甚至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健康状态以及职业性病损的检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上海市闸北区生产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及《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随机抽查了已完成首批申报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因素调查摸底的27家生产企业并进行了现场核查,发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27家生产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进行核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为开展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啤酒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方法:对作业场所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7)进行采样;对作业工人按照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结果: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有二氧化碳(CO2)、氨气(NH3)、噪声、粉尘等。结论该厂部分岗位有噪声超标现象,需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职业卫生"三同时"(即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监管力度的加大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意识的加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愈来愈多,对其报告的评审、审核与审查(以下简称报告评审)凸显重要。为保障报告评审的质量与水准,做好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本文对报告的评审流程略作浅谈,与相关单位参考学习。评审报批总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分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预评价是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影响、防护措施等进行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及防治方面的可行  相似文献   

18.
王国超  张宏  邱进龙 《科技信息》2013,(20):461-463
为了解某稀土企业职业危害现状,通过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果显示,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放射性、稀土粉尘、煤尘、电焊烟尘、盐酸、氢氧化钠、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锰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等。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16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宣传周活动,湖南省借助健康城市、健康企业建设的契机,成立了"农民工健康大学",将职业健康知识以"职业病防治文艺演出"的形式搬上舞台,现场开展急救医学知识培训,以微信有奖答题的形式传播于网络,全面提高社会公众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全方位、立体式大宣传为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劳动者职业健康,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方法:就放射作业从监督管理制度、保护对象及内容、人员、设备、场所、事故等七个方面与其他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放射工作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作业。结论:在《职业病防治法》中对放射工作实行特殊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