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公式的导出制糖工艺耗汽量是由蒸发耗汽、加热耗汽和煮糖耗汽三部份构成的,其中蒸发则是耗汽大户.十八世纪中叶,诺伯特·瑞留克斯提出使用多效蒸发并引入制糖工业,目的是为了节约工艺过程中蒸汽的耗用量。瑞留克斯原理指出:多效蒸发罐组中的效数越多、抽取汁汽量越多,以及抽取汁汽的效次越往后移,则工艺耗汽量越低,也就是节约的蒸汽量越多。这是过去在文献中以及在制糖工业设计和生产上长期引证使用、并为大家一致公认的准则。该原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甘蔗糖厂二效汽凝水除糖不稳定、不彻底的问题,采用新的工艺方法即反渗透技术对二效汽凝水进行深度处理后作为锅炉补给用水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反渗透系统脱盐率能够稳定在87.28%左右,含糖量低于10mg·mL-1,出水水质稳定,完全达到中压锅炉补充给水水质标准。该工艺在经济上可行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直流锅炉蒸发过程的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统一并简化超临界及亚临界压力下直流锅炉蒸发过程的数学模型和动态特性计算 ,提出整体线性化二次建模方法。该方法中 ,根据最新的水和水蒸汽计算公式(IAPWS- 97) ,将蒸发受热面统一划分为过冷水段 ,过渡段和过热蒸汽段。所建的三段模型不但成功地避免了超临界工况与亚临界工况间的模型切换 ,而且消除了由区段划分欠妥所引起模型刚性无限加剧问题 ;相应的整体线性化二次建模方法也具有形式简洁、编程容易、通用性强的优点。通过模拟一个 6 0 0 MW超临界直流锅炉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锅炉房运行效率,针对清华大学燃气锅炉房一次网母管制供、回水的情况,以实测锅炉数据的实矩阵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法和Householder变换进行分解,确定每台锅炉的燃料耗量特性方程,并利用Lagrange乘数法设计了3台锅炉任意组合运行时的锅炉房负荷分配方案。根据该分配方案,锅炉房可比每台锅炉平均分配负荷情况最多减少3%燃料消耗量。对该分配方案的分析表明,实行负荷优化分配必须在满足锅炉房总负荷要求下尽量少运行锅炉台数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煮糖结晶过程难以进行自动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逐步浓缩上升煮糖工艺为基础,基于核极限学习机构建糖膏液位和糖膏锤度的预测模型;以预测工艺偏差作为适应度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在线优化蒸汽阀和入料阀开度,并自动调节阀门用于跟踪理想工艺曲线。结果表明:与人工煮糖相比,自适应控制的煮糖过程更稳定且更接近理想工艺曲线,达到卸糖液位和锤度所需的时间相对减少7.06%。基于核极限学习机的煮糖结晶自适应控制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进一步实现工业煮糖自动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一、目的和意义蒸发站既是糖厂热系统的中心,又是制糖工艺过程的神经中枢,它不仅担负着浓缩糖汁的任务,而且还要利用蒸发过程中生产的汁汽供前后工序使用.蒸发操作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要保证蒸发罐内糖汁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液面状态,以便发挥其最大的蒸发效能.大幅度的液面波动,不但影响蒸发效能,还会造成蔗糖的焦化甚至跑糖,以至于影响整个制糖生产的加工能力及产品质量和能源消耗.“蒸发系统”在制糖行业被称为第二锅炉,所以在整个制糖生产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该系统是以控制蒸发罐为主,并对制糖生产线的各关键工序从菜丝量到糖浆箱的仪表数据采集为辅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电容式差压液位变送器检测蒸发罐内的液位变化,用气动薄膜阀来控制各罐的出汁量,再由386上位机与数据采集表组成微机控制与检测系统,实现了一至五效和一个煮水罐的液位平衡,使各罐发挥出了最佳的蒸发效率,糖汁质量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优级品率,降低了能源消耗.该系统的运用成功,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强化了现代化管理手段,促进了企业职工文化素质的提高,并为今后制糖生产全过程采用微机监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真空度过低使浓缩液的沸点和二次蒸汽的温度随之升高,从而降低了加热蒸汽与浓缩液之间的有效温度差,既减少了传热量,减缓了蒸汽蒸发速率,造成分离器温度上升,引起牛乳蛋白的变性,破坏乳中营养成分,改变了成品的感官、理化特性。浓缩工段生产中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包括停水(冷却水、密封水)、停电、停汽(主加热蒸汽),以及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蔗糖结晶过程伴随着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在蔗糖结晶过程中人为因素对出糖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起晶工艺过程中的成核问题,分析蔗糖结晶在煮糖生产工艺中的表现形式,建立煮糖蒸发与结晶的数学模型,推导影响结晶过程的主要因素和降低汽耗最优控制关系,得出蔗糖结晶速度过程控制方程;最后,采用实际煮糖生产数据与理论模型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实现对影响结晶生长成糖与浓度、温度、纯度间的关系进行仿真,找出它们对成糖数量和质量影响的变化规律,为甘蔗糖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供理论基础,提高蔗糖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  相似文献   

9.
中间过热器的设计与汽轮机的调节方法有关。从经济方面看来,对二次汽温不一定要进行调节;但从工作安全方面来看,这种调节是必要的。在不同负荷下,二次汽温的变化同中间过热吸收炉膛辐射热的百分量有关。用喷燃器倾角调节时,二次汽温的变动最灵敏,因而适于作动态调节。烟气再循环是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所需再循环烟量同中间过热器所处的烟温地带有关。烟气再循环会增大锅炉机组的排烟热损失。蒸汽旁路的调节方法不影响一次汽温,但中间过热器所需金属用量增多。当用烟气挡板调节时,如一次和二次过热器并例工作,则二次汽温的调节将增大一次汽温调节的困难。实际上每种调节方法均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调节幅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用于食品工业的蒸发工艺主要有传统蒸发工艺和机械蒸汽再压缩工艺。机械蒸汽再压缩工艺能重复利用二次蒸汽,系统所耗的能量仅仅是压缩机所耗的能量。该文介绍了双效蒸发器和蒸汽再压缩蒸发器(MVR)的原理和特点,广东康奇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双效蒸发器改造为蒸汽再压缩蒸发器(MVR),工程应用表明,可以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孟建国 《科技资讯》2012,(32):39-41
我厂#1机组配备60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该锅炉自运行以来一直存在非满负荷下过热汽超温(表现为过热器减温水过量)和再热蒸汽欠温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对锅炉的安全和经济运行造成了不利影响,迫切需要采取治理改造措施。本文首先讨论了过热器减温水过量和二次汽欠温的危害,接着分析了可能造这两个问题的原因,随后对不同的改造方案进行了对比,最后发现将分隔屏截短2 m的方案相对较好,并结合实际工程结构最终将分隔屏截短了1.9 m。经过工程改造实施后,这两个问题得到了完满解决,所采用的截屏方案对其他存在类似问题的大容量锅炉改造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新疆天富热电二厂2#锅炉(DG220/9.8-18型)为东方锅炉厂生产的高温高压自然循环锅炉,额定压力9.8MPa,额定蒸发量为220t/h,主蒸汽温度540℃,二级喷水减温。该锅炉自05年8月份以来,由于主蒸汽温度偏低致使无法稳定带负荷,严重影响了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12#炉主汽温度偏低现象分析二厂2#炉自2005年8月份以来,锅炉主汽温度存在主  相似文献   

13.
受新疆地域的影响和液体产品运输工具的限制,液碱产品运输到内地销售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天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将生产出来的32%液碱蒸发干燥成98%固碱产品,便于运输。在液碱蒸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次蒸汽冷凝水,显碱性且温度高。为了实现二次蒸汽冷凝水的回收利用、环保、节能减排,天能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工艺技术改造实现了二次蒸汽冷凝水的零排放,解决了含碱水化盐富余、生产直排给企业水处理的困难,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蔗渣作为底物的基本原料,培曲和酶解初步研究結果如下:蔗渣加銨盐,尿素和若干其他无机盐作为培曲培养基,适于木霉和其他试验菌的生长与纤維素酶的产生;蔗渣曲的酶活超过麸皮曲的酶活。蔗渣經2%NaOH预处理作底物,在底物曲比3∶2或2∶1(干重比)和固液比1∶10(干重、体积比)、pH5.0、保持50℃酶解24—36小时,酶解液还原糖濃度为3.5—4%,底物全纤維轉化率可达80%以上。混合曲和攪拌酶解有利于提高酶解液的糖濃度和底物的轉化率。酶解液还原糖含有葡萄糖、纤維二糖和木糖;其中50%可被几种酵母利用,约80%可被白地霉利用。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注汽方案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埋深超过2000m的深层稠油开采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的开采方案,并与其他注汽方案进行了比较,同时研究了超临界压力热流体在地面管线和井筒中流动的规律。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压力热流体注入井底后不仅能提高注入压力,而且减少了热损失。采用超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能解决常规注汽难的问题,有利于开发深层稠油。超临界压力水注入井底时,井底注入压力比常规注汽井底压力增大15MPa以上,且流量越小,压力增加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埋深超过 2 0 0 0m的深层稠油开采难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超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的开采方案 ,并与其他注汽方案进行了比较 ,同时研究了超临界压力热流体在地面管线和井筒中流动的规律。结果表明 ,利用超临界压力热流体注入井底后不仅能提高注入压力 ,而且减少了热损失。采用超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能解决常规注汽难的问题 ,有利于开发深层稠油。超临界压力水注入井底时 ,井底注入压力比常规注汽井底压力增大 1 5MPa以上 ,且流量越小 ,压力增加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前言:蒸汽作为一种热载体,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蒸汽作功凝结而成的凝结水却被人们忽略,大都不能直接回收利用,有的被直接排放掉。一方面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损失了大量的热能,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很多经济效益。撰此短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能够很好地解决凝结水的回收利用。凝结水回收的目的:凝结水回收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约能源。因为凝结水是良好的锅炉补给水,如果不能回收或回收的水质不符合要求,会使锅炉补给的新水量增大,增加水处理的设备和运行费用,增加燃料消耗;同时影响蒸汽品质和锅炉效率。为了节约燃料并经济…  相似文献   

18.
提出将氧燃料燃烧方式用于油田注汽锅炉捕集CO2,并将产品资源化利用的多联产工艺实现有效驱油的同时封存CO2,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额定蒸汽量15 t/h的油田注汽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氧燃料燃烧多联产工艺捕集CO2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工艺采用深冷空分制氧产生的N2可以在油田大量应用,O2和富含CO2的循环烟气作为燃烧的氧化剂,液氮、液氧和液氩作为副产品售出,锅炉尾部烟气中CO2得到富集,通过较小代价的压缩冷凝即可得到99%的液态CO2,同时可以进行SO2和NOx的回收利用。另外,该工艺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辽河油田曙一区深层超稠油油藏经历多年蒸汽吞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开发效果,但进入吞吐开发中后期,面临周期产油量低、油汽比低及稳产难度逐年增大等问题,蒸汽吞吐后接替技术的研究已迫在眉睫。在室内利用高温高压比例物理模拟装置,针对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的影响因素、调控策略和生产特征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吞吐阶段形成的温场对后续蒸汽驱开发有较大影响。蒸汽吞吐转汽驱的前提条件,一是注采井间油层热连通温度要达到原油转驱温度以上,二是吞吐阶段培育的蒸汽腔体积要足够大,横向波及注采井距1/3左右为宜。注采井段调整是改善汽驱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层内无稳定分布的夹层情况,蒸汽吞吐及蒸汽驱阶段注汽井采用下1/2井段注汽,能够有效抑制汽体超覆,提高采出程度。当蒸汽驱达到剥蚀生产阶段后,将生产井由全井段调整为下1/2井段生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出程度;超稠油蒸汽驱生产特征以剥蚀作用为主,驱替作用为辅。研究结果为深层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汽驱开发方案优化设计及矿场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印染废水处理难度大、费用高的问题.对常州某印染厂污水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厂印染废水水质、锅炉烟气成分以及印染工艺低温余热现状.对不同种类的印染废水进行低温烟气余热蒸发处理及利用烟气中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处理.此方案可使废水的质量浓度提高约13%,每小时可处理废水量约27 000t,同时使废水pH降至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