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将膜系统看作8位处理器,利用十进制位置编码的原码、反码及补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设计了算术膜计算(P)系统,实现了加(减)、乘、除4种运算.由于系统中操作对象数量减少,该算术P系统更容易实现大数的运算.而且,设计的算术P系统充分利用膜系统并行运算的特征,具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文[1]讨论了代数多项式逐点比较法插补算法。本文给出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双曲函数、反双曲函数以及各种复合函数的插补算法。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插补算法,只做整量的加、减运算。指数、对数、双曲、反双曲函数等与e有关的函数,文中提出一种不调用函数计算只做加、减、乘(常量)运算的插补算法。是高效率的一种算法。试算表明,插补曲线误差不超过单位1。  相似文献   

3.
C语言中的自加自减运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C语言中自加自减运算的适用范围及其在复杂表达式中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简化了模糊数的加、减运算,给出了模糊数排序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1 运算规则在研制某计算机时,笔者曾参考国外机器,采用了一种乘法运算.这种乘法运算与国内一般书籍中所介绍的补码两位乘法不完全相同.运算方法简述如下:从乘数的最低位逐位向高位检查,遇到"0"部分积(此时为零)进行右移;当遇到第一个"1"时做一次加(或减),部分积右移;以后只有当乘数从"1"变为"0"或者是从"0"  相似文献   

6.
引入了模糊数矩阵的概念,并定义了其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  相似文献   

7.
针对物联网系统终端小型设备微处理器低运算效率和低存储空间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加密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的轻量级加密算法。首先在确定的椭圆曲线上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点生成密钥,然后在加密过程中用点加、点减与倍点运算代替标量乘运算,最后对密文进行加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基于ECC的ElGama加密算法相比,改进后的加密算法密文长度减少25%,加解密速率提高200%。  相似文献   

8.
这是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的复习课内容,主要是对两步计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教学内容的综合复习。这一知识的学习,学生常感到枯燥,所以本课充分发挥学生身边素材的作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将模糊数理论引入到设备的故障树分析方法中.首先简述了模糊数的简化的加、减、乘的运算法则;然后,给出了一个常压炉火灾爆炸事故树;最后,将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描述为模糊数,利用模糊数简化的加、减、乘运算法则对模糊故障树分析,并计算出整个系统的模糊故障率.  相似文献   

10.
在结构设计中,经常会遇到矩阵的运算,介绍运用Excel进行矩阵中的加、减、乘、除(逆矩阵)运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个杨树无性系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对山东省高密地区不同杨树无性系的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个杨树无性系的气孔导度日变化均为单峰型;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大致相同,16个杨树无性系日平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大小次序为:Gs(卡帕茨)>Gs(T66)>Gs(高1号)>Gs(I 109)>Gs(中黑防)>Gs(中林2001)>Gs(80 2 9)>Gs(黑林1号)>Gs(NL895)>Gs(NL1388)>Gs(中林2025)>Gs(窄11号)>Gs(L324)>Gs(I 110)>Gs(窄055)>Gs(黑林3号); Tr(卡帕茨)>Tr(T66)>Tr(高1号)>Tr(I 109)>Tr(中黑防)>Tr(中林2001)>Tr(80 2 9)>Tr(黑林1号)>Tr(NL895)>Tr(NL1388)>Tr(中林2025)>Tr(窄11号)>Tr(L324)>Tr(I 110)>Tr(窄055)>Tr(黑林3号). 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相关性最显著,并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等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 根据以上指标,筛选出适宜在当地推广的杨树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设A(u),uU,是线性度量空间E中的受扰动的非空子集。C(u),uE从是E中受优动的凸锥。本文考虑有效集合Min(A(u),C(u)),在A(u)逼近A(uo),C(u)逼近C(uo)的情况下,推出Mn((u),C(u))收敛到Min(A(uo)).C(u))。  相似文献   

13.
影响杉木炭疽病发生的主要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福建省三明地区杉木设立了484块标准地,对杉木炭疽病的发病程度及标准地有关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回归分析,发现杉木炭疽病的发病程度与林龄,立地类型和坡位间存在密切关系,与林份密度,海拔高度,土壤类型之间也有一定关系;而与土层厚度,抚育情况,坡向和混交比之间关系不密切,指出在实际生产中,只要在不在Ⅲ,Ⅳ类地和坡顶造林,即可有效地控制杉木炭疽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证明了l是HX(R)上的有界线性泛函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h∈L~1(v)使另外还有|l|=|h|_1.其中HX=HB、HBD; v对应地表示R的关于Wiener和Royden边界的调和测度。  相似文献   

15.
考察一类高阶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非振动解的渐近性态 ,并给出方程有非振动解的若干充要判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赋范线性空间中考察下列几类泛函方程 f(x)g(y)=h(x+y)(Ⅰ) f(x+y)=f(x)f(y)(Ⅱ) f(x+y)=f(x)+f(y)+ag(x)g(y)(Ⅲ)的性质与解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小波的运算性质与保持小波的算子的性质。首先,研究了函数空间L2(R)中的全体小波构成的集合W(L2(R))的代数性质,证明了GW(L2(R)):=W(L2(R))∪{0}(0与小波之集)在数乘、加法及卷积运算下是封闭的,进而形成一个交换赋范代数;其次,讨论了Hilbert空间L2(R)上将小波映射为小波的有界线性算子(称为小波保持子)的性质,证明了这些算子的全体WP(L2(R))构成一个含幺乘法半群;最后,研究了L2(R)上将小波映射为小波或0函数的有界线性算子(称为广义小波保持子),证明了这些算子的全体GWP(L2(R))构成了Banach算子代数B(L2(R))的一个含幺赋范子代数。同时,还给出了L2(R)上有界算线性算子成为小波保持子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新鲜山黄皮叶及果皮挥发性成分。山黄皮果皮挥发性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为:肉豆蔻醚[BF](61.02%)、β-月桂烯(23.46%)、异松油烯(6.29%)、β 细辛脑(1.49%)、(E,E,E)-3,7,11,15-四甲基-1,3,6,10,14-十六五烯(1.43%)、β-红没药烯(1.27%)、3-蒈烯(0.75%)、顺-桃金娘烷醇(0.59%)。山黄皮叶挥发性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为:肉豆蔻(47.52%)、异松油烯(23.83%)、3 蒈烯(5.95%)、β 红没药烯(4.74%)、(+)-4-蒈烯(3.12%)、β-月桂烯(2.72%)、对薄荷-8-烯(1.47%)、D-柠檬烯(1.45%)、水芹烯(1.22%)和β-细辛脑(1.04%)。  相似文献   

19.
利用Shim-Pack阳离子色谱柱分离了Fe2+, Mn2+, Zn 2+, Ca2+, Mg2+和Cd2+等金属阳离子, 优化了色谱分析条件, 建立了离子色谱(IC)分离、 测定二价锰离子的方法, 结果表明, 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8.78%±9.64%, 对Mn2+的检出限为0.69 μmol/L. 此法可用于自然水体生物膜样品中Mn2+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新的三价金属铊与配体邻啡咯啉(Phen)和8-羟基喹啉(Oxine)的络合物,并应用多核核磁共振(1H,13C和205Tl)渡谱和振动光谱,系统地对所合成的络合物进行了溶液和固相的表征.204T1核磁共振波谱表明,单配体络合物[T1(phen)] 3+,双配体络合物[T1(phen)2] 3+和三配体络合物[T1(phen)3] 3+以化学平衡的形式存在于二甲基砜(DMSO)和乙腈(CH3CN)溶液中.并在DMSO溶液中,测定了三配体络舍物[T1(phen)3] (ClO4)3 (1)和四配体络舍物ETl(oxine)4] (ClO4)3(2)的1H和13C NMR谱,其自旋-自旋耦合常数(T1(I=1/2)-13C和Tl(I=1/2)-1H)均被观测到.从二维共振谱(13C-1H COSY图谱),四配体络合物FTl(oxine)4] 3+中C-H联结和其复杂的自旋-自旋耦合1H NMR图谱均被明确地归属和指认.紫外-可见光谱表明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吸收谱(LMCT)分别为315 nm(ε=1.65×103mol-1·cm-1)(1)和375 nm(ε=7.48×103mol-1·cm-1)(2).由此可见,三价铊与配体邻啡咯啉(Phen)和8-羟基喹啉(Oxine)均都生成了稳定的络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