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办好报纸的文艺副刊是提高报纸的可读性,扩大报纸的发行量的重要措施。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艺副刊对增强报纸可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理工科高校,想办好文艺副刊存在缺稿源、缺氛围、缺关注三大困难,但是副刊的作用又不可小觑,它可以增加校报的可读性,帮助学生提高文字水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所以副刊编辑要克服困难,从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入手,通过建立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开展报纸策划工作等方法办好校报副刊.发挥校报副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各大报纸都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之路时,报纸文艺副刊的变革也正在进行.<河南日报>文艺副刊以其对文学性与新闻性的和谐处理,为文艺副刊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定位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其成功经验值得肯定,但有几方面也需要改进:内容上,应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感受;版式上,应注重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大公报》文艺副刊的文献资料数据库建设,旨在对津版时期《大公报》的文艺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设专题数据库,使《大公报》的文艺资料得以系统化的整理和保存,为研究者提供查阅、检索和下载服务,填补对津版时期《大公报》文艺副刊专题资料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回顾军队文艺的发展历史,对军队文艺的荣枯兴衰做一总结,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性,以便军队文艺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与胡适一贯的平民主义相适应.在文艺实践方面,他也表现了强烈的平民色彩,具体表现为文艺研究对象的平民化选择;文艺创作对象的平民化选择;对传统文化的平民化阐释等三个方面,他的平民化文艺与学术实践对后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的战时东南文艺,是我国抗战文艺史上一种重要的地域文艺现象。东南地区的浙、闽、赣、皖诸省在战时河山破碎、国土分裂、交通阻隔的情势下,曾形成“区自为战”的文艺发展格局,掀起过一个规模颇为壮观的“东南文艺运动”。这个运动贯穿抗战全程历时8年之久,  相似文献   

8.
在“文艺社会学”与“艺术形态学”的启发下,以形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文艺形态在文艺社会学研究中的中介性质及其可能作初步探析,并尝试对文艺形态的内涵和外延作出新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经济转型、文化走向市场带动大众传媒文艺的勃兴。大众传媒文艺以其新科技优势和现代化强劲势头迅疾扩展,方兴未艾,成为愈来愈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品种,大众生存意识的转变为大众传媒文艺的兴盛提供了无形支持力和空前契机。传统文艺遭遇到史无前例的挑战与冲击,被挤兑到文艺园地的边缘。大众传媒文艺必将成为21世纪文艺擂台上的新霸主。  相似文献   

10.
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中心,阐述了书评的性质和作用,论述了书评的标准和原则,探讨了沈从文、萧乾的书评观。  相似文献   

11.
文艺的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文艺思想中,指导延安文艺、新中国文艺、新时期文艺及文艺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文艺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为文艺的社会发展观、文艺的科学辩证发展观、文艺的创新发展观和文艺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措施、法规及其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文艺制度、体制、建制、机制的实施,保障了文艺的健康顺利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文艺及文艺制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文艺价值观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其精髓是充分强调文艺的社会价值,并将之服务于伟大的社会运动与革命实践。毛泽东文艺价值观所含的功利性原则和目的论思想,即便从美学角度也是推不倒的。用文艺科学的其它学科理论来否定属于文艺社会学范畴的毛泽东文艺价值观,则不但反历史,而且也反科学。“迷失”论者恰恰自己迷失了。当前,我们特别需要高扬毛泽东文艺价值论的旗帜。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由于文艺活动具有过程性和可调控性的特点,使人们完全可以在科学的基础上把握文艺的未来,创立起新的学科——文艺预测学。文艺预测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特殊的功能和意义:其一,它给文艺研究确立一个指向未来的时间坐标,发挥文艺研究的最大功能。其二,可以培养艺术家一种超越、向前的眼光和素质,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其三,它还可以给文艺管理者作决策时提供服务,从而使文艺决策逐渐走入科学化的轨道,促进文艺事业的兴盛、繁荣  相似文献   

14.
文艺政策是执政党、国家或政府对于文化艺术领域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规定、规范、原则和要求的总称。建国以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文艺建设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相应地制定、调整了党和国家的文艺政策,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建立和巩固提供了有效保障,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则是新中国文艺政策产生的理论背景,传统文化则是其产生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文艺评论的生存与否取决于文化市场的需求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文化市场必然也有相应的发展。文艺评论的发展有赖于自身的发展和面孔的改变。新世纪需要自己的文艺评论家,新世纪会有自己的文艺评论家。  相似文献   

16.
晚报副刊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围绕新闻主旋律和主流读者群办报,回归新闻性。要以经营新闻的方式去经营副刊,与媒体互动整合新闻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民俗文化,观照它对影视文艺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影响着影视文艺的内容和特点;再就是深刻地影响影视创作,具体表现在本土创作者与他者文化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差异,这源于"民族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外有关原始文艺的动力学研究中,逐渐相对稳定地形成了第一推动力分析方式和媒介推动力分析方式两种最基本的思考路向。这种思考路向有助于文艺起源体系脉络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电视与电子网络这两种媒介在文艺产业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说来,传媒主要在三个方面影响并推进着文艺的产业化:媒介文化使作家、艺术家变成了流行文学家和艺术家,因此他们的创作自觉地具有市场意识,朝向大众,追求读者效应;媒介文化也培育出了大众文化、商业文艺的消费者,这是文学艺术产业化道路拓宽的一个根本保证;媒介参与营销是文艺大众化产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陈聪  梁宏志 《科技信息》2013,(22):151-151
建国初期,新国家对文艺工作进行了改人、改制和改戏的革新与改造,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改造旧中国的文化艺术,同时创作出适应新中国发展需要的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新文艺。建国初期的文艺是改造传统和开创新局的复合体,新与旧水乳交融,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囿于时代条件,存在着重政治,轻艺术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