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服刑人员人际信任及其与心理控制源、防御机制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防御机制问卷对随机抽取福建省监狱共572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服刑人员人际信任水平在各种客观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服刑人员人际信任水平与心理控制源成显著正相关;(3)人际信任水平与不成熟型防御机制成正相关,与成熟型防御机制成负相关;(4)从对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程度上看,心理控制源影响最大,防御机制次之.  相似文献   

2.
采用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Snyder自我监控量表个人反应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对420名高职护理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01份.结果显示(1)高职护理生的自我概念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的增高而降低.(2)仅在自我监控能力方面,独生子女要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3)随着年级的增加,高职护理生对退避、合理化的应付方式的使用有增高的趋势.(4)自我监控能力与自我概念间无显著相关;自我概念与应付方式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相关,并且应付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自责因子和求助因子能显著地预测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状况,采用一般决策风格问卷、自我概念量表以及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对闽南师范大学的44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理智型、逃避型决策风格与其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理智型决策风格能显著预测自我概念和职业决策困难.自我概念在理智型决策风格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状况,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自我概念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福建省5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存在相关;②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社会自我、自我认同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③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关系密切,社会自我因子是其中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
选择某体育大学本科生66人,包括普通大学生30人,不同项群大学生运动员36人(其中速度型6人、表现难美型5人、隔网对抗型14人、同场对抗型11人),进行运动内隐联想测验,对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的内隐完美主义以及不同项群间运动员内隐完美主义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运动员比普通大学生在IAT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项群间大学生运动员IAT得分无显著差异(p=0.793).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运动员比普通大学生有更高的内隐完美主义倾向;速度型、表现难美型、隔网对抗型和同场对抗型的大学生运动员在内隐完美主义倾向上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四所高校的10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只有15.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生命意义,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一年级大学生生命意义与二年级大学生的生命意义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整体上倾向于自然接受的死亡态度(2)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各维度显著相关,与其在自然死亡接受维度正相关,与恐惧死亡和濒死、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三个维度负相关.(3)不同生命意义水平的大学生在死亡态度各维度上显著差异.最后获得了对生命教育的重要启示:(1)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阶段有所侧重;(2)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可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些贫困大学生存在经济、思想、心理相时贫困现象,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要从经济、思想、心理等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自实行收费制以来,我国高校的收费标准不断提高。目前,一般高校的学费标准在4000元左右,民办高校和对外合作办学高校则高达10000元以上。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约为20%~25%。根据调阅大学生三级贫困证明表、问卷调查、接待和走访有关同学及其家长发现,当今在校学生贫困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家庭情况千差万别,而共同的特点是贫  相似文献   

9.
肖亚波 《河南科技》2013,(16):247+250
运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20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三个维度中的时间价值感水平相对偏低,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以及总体时间管理倾向相对处于较高水平。大一学生与其它三个年级学生在"时间监控观"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IAT范式探索内隐孝道,同时用杨国枢的孝道个人意愿量表来测量其外显孝道,从内隐和外显两方面初步考察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孝道差异.结果显示:(1)独生子女的外显孝道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显著差异,而内隐孝道比非独生子女积极;(2)在外显测量中女性比男性表现得更为孝顺,且差异显著,而内隐孝道没有显著差异:(3)孝道存在内隐孝道和外显孝道两个独立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正>宁夏师范学院大部分学生都来自本地,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60%之多.为了关注贫困,帮助贫困,尽可能让贫困学生得到好的教育,2009年启动了福特基金PHE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帮助和促进作用.1项目展开PHE项目针对在校贫困大学生展开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为了工作更好地展开,子项目先进行了摸底测试.结果表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大学生坚韧人格量表和生涯适应力问卷对地方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高校毕业生坚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总体状况良好,坚韧人格在性别和专业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生涯适应力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坚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漳州师院学报》2017,(1):128-133
为了掌握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倾向特征,进而为他们的职业规划提供合理依据,通过采用霍兰德职业倾向调查量表对福建某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倾向分布以社会型和常规型居多,且不同职业倾向之间大学生的得分差异显著,男生在现实型、研究型、事业型和常规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不同的生源地对大学生职业倾向的影响较小,大四学生在现实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会计、市场营销和投资理财专业学生的职业倾向得分比其他专业相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如何公平地享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同时。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日益凸显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贫困大学生享受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有诸多方面,应一一破解,构筑真正公平的竞争平台。  相似文献   

15.
<正>一、我国高校助学金分配机制评定现状在助学金工作中,公平和效率是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助学金以公平和效率为实现原则,其设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关怀和帮助,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影响着受助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高校奖助学金评定  相似文献   

16.
《漳州师院学报》2017,(3):138-142
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567份问卷,以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大五人格量表中的五种人格品质、学生对教育环境的满意度及其思想政治素质三者之间关系。结果:思想政治素质、大五人格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思想政治素质、环境满意度和大五人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大五人格的尽责性和神经性在环境满意度和大学生思想现状之间存在不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解释因变量为24.5%。教育对策:可立足积极心理学,通过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大学生对教育环境的进行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人格特别是责任性人格,推动积极心态教育等方式,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以来,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择校、入学和求学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压力,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在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和对现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四化原则”的改革建议,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代大学生深受电子产品影响,具有极强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约束力不强,喜欢生活在理想而不现实的世界里;依赖思想严重,吃苦耐劳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尚不成熟,没有清晰的目标,容易在娱乐和学习中迷失自我;心里承受能力弱、不受约束、不守规则,却又敢于向传统与权威挑战.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信科专业开设的实验  相似文献   

19.
贫困生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的就业之路指导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新时期,要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积极开展对贫困生群体的就业指导教育活动。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贫困群体就业之路指导的重要性,接着从部分贫困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贫困大学生群体就业的思想因素,最后对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就业之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有无信仰状况老年人在幸福感上的差异,以及宗教信仰老年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量表法对162名老年人(其中宗教信仰老年人62名)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幸福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老年男性的幸福感要要显著的高于老年女性的幸福感;宗教信仰老年人的幸福感要显著高于无宗教信仰老年人的幸福感;宗教信仰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其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并且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有宗教信仰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