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生物计算机科学的诞生,以生物过程为基础,以蛋白质为材料,制造出超微、超速、低能耗的计算机已成为可能。这种蛋白质计算机不但可以植入人体,而且可以代替细胞的功能,甚至像活的细胞一样具有繁衍再生的能力。 计算机沿着微型、高速、低能耗的方向,经过好几代的发展,从使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使用硅材料、砷化镓材料到超导材料,集成度已快接近固体材料的物理极限;1平方毫米芯片上最高集成45万个元件。还能否突破这个“物理极限”?生理学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2.
介绍模型计算机的设计、调试步骤、结构框图、设计环境以及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该机的控制器采用微程序设计,整体开发上采用中、小规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相结合,并在面包板上组装、调试成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宏模型技术在集成电路和系统的计算机分析中的作用和要求.综述了宏模型的建立方法.以稳压电源和模拟开关两种常用的集成电路宏模型为例,说明了设计方法,并列出了手册上参量的标称值和模拟值.结果表明,宏模型对比于元件级模型,模拟效果很好,元件数量和计算时间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580×392位面阵CCD和2048位线阵CCD的计算机辅助制版成果,对其它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越来越小型化、微型化,成本不断地下降,功能越来越强,计算机越来越普及,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以至家庭。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的发展会不会遇到极限?根据摩尔定律,芯片能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就可以翻一番。随着电路板蚀刻精度越来越高、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越来越密,专家预计,终有一天芯片上的集成电路会因为间隙过于狭小而产生相互干扰,达到运算速度的极限。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课堂教学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理论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中应用EDA仿真将数字电路中集成电路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辅助教师更好地解释和阐明复杂的理论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功能,理解和应用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8.
 简要论述了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中国计算机事业起步以来的发展与学科建设。系统介绍了中国从早期的基于电子管第一代计算机、基于晶体管的第二代计算机、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第三代计算机,到基于微处理器的第四代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国自主研发的计算机为国防和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推动了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计算机在很多方向的研究上达到了世界前沿,部分计算机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与此同时,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与国外发达国家同步的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学科,这些学科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很多领域在技术研发或产业化上,达到甚至超越了同期国外水平。本文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安全、数据库、人工智能、中文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等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规模集成电路得到广泛的使用,由于雷电和过电压造成的损失逐年上升,本文从计算机机房防雷电的重要性出发,介绍计算机机房雷电防护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用开关电容电路在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中取代电阻,具有电路规模小、功耗低、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易于大规模集成等优势,本文应用开关电容电路技术对10阶Butterworth滤波器进行变换和简化,计算机模拟说明,其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符,更利于集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单介绍近2年国际上电子、通信、广播和计算机技术的突出进展。其中电子技术着重于固态集成电路、微处理器与存贮器以及微波集成;通信技术包括光纤通信、数据通信、综合业务网和个人通信网;广播技术包括高清晰电视、有线电视和数字电音广播;计算机技术着重于个人计算机与工作站、大型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直方图以及其在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制造(IC-CAM)系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通过使用直方图,可以把握实测数据统计规律,从而掌握质量波动的状态,使生产者能够较好的掌握有关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信息,及时改进生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存储设备技术及光电技术等方面展望90年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是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微电子技术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许多公司投入巨额资金发展各类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14.
蔡小航 《科技资讯》2012,(25):117-117
主要介绍了专用集成电路CPU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的方法和步骤、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用CAD设计新型微处理器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本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中,时间短暂但对人类社会影响却十分深远的发明,首推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就之一。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诞生以来,计算机科学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更新。1.传统计算机已到了极限我们知道,集成电路是电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要想提高计算机的工作速度和存储量,关键是实现更高的集成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成本,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TCAD)的方法开发了金属铝栅CMOS工艺.首先利用3μm金属铝栅工艺对模拟软件TSUPREM-4和器件模拟软件MED ICI进行了校准,再对金属铝栅1.5μm短沟道CMOS工艺进行器件结构、工艺和电气性能等参数的模拟,以最简约工艺在现有工艺线上成功流水了1.5μm铝栅CMOS.实际测试阈值电压为±0.6V,击穿达到11V,各项指标参数的模拟与实际测试误差在5%以内,并将工艺开发和电路设计结合起来,用电路的性能验证了工艺.利用TCAD方法已成为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设计和制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健 《今日科技》2004,(10):6-8
实践证明,世界上凡是工业发达的经济强国都是集成电路(IC)产业强国。美国、日本等国通过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带动了消费类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电信工业等相关工业的发展,从而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亚洲经济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香港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设计过程的正确无误,本文提供了一个电路系统的计算机辅助模拟系统(CASSY)。该系统采用高级符号提取方法,可用公式、图形、列表3种形式对数字、模拟混合电路系统进行分析、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基于混合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算法设计并实现对数-S形激活函数的方法,采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和流水线技术构造的对数-S形函数的寄存器传输级模块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给予硬件实现,优化后的对数-S形函数模块结合了查找表和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迭代算法的特点,具有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等优点.实验数据表明,本设计模块计算结果的平均误差为0.05 %,最大误差为0.19 %,最大工作频率为109 MHz,满足神经网络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应用科技》1999,(3):41
有关专家最近提醒国内企业,计算机、集成电路和移动电话等将有可能成为下一轮供过于求的电子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