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甘肃嘉峪关地区砂土、粘土两种代表性土壤介质,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U(Ⅵ)的线性吸附临界值.实验结果表明:U(Ⅵ)在砂土、粘土中的平衡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 U(Ⅵ)-砂土体系,平衡浓度在0~7.72×10~(-4) mol·L~(-1)时,吸附等温线趋近于线性,分配系数是等温线斜率K_F为16 mL·g~(-1);平衡浓度在7.72×10~(-4)~5.17×10~(-3) mol·L~(-1)时,等温线指数α为1.78,吸附平衡参数K_F为4.12 L·g~(-1),分配系数从19.74 mL·g~(-1)增加至71.25 mL·g~(-1),线性吸附临界值为7.72×10~(-4) mol·L~(-1). U(Ⅵ)-粘土体系,平衡浓度在0~7.50×10~(-4) mol·L~(-1)时,吸附等温线趋近于线性,分配系数是等温线斜率K_F为46 mL·g~(-1);平衡浓度在7.50×10~(-4)~2.72×10~(-3) mol·L~(-1)时,等温线指数α为1.89,吸附平衡参数K_F为27.39 L·g~(-1),分配系数从79.08 mL·g~(-1)增加至144.73 mL·g~(-1),线性吸附临界值为7.50×10~(-4) mol·L~(-1).  相似文献   

2.
美托洛尔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光引发的分子印迹技术,以美托洛尔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以美托洛尔(Metoprolol)为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底物的实验表明,该聚合物对美托洛尔具有优良的吸附选择性.并通过Scatchard方程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与模板分子在自组装过程中通过氢键和离子键形成了2类非等价的结合位点,并计算出2类不同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分别为Kd1=2.398×10-4mol/L,Kd2=6.364×10-4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1=58.57μmol/g;Qmax2=86.13 μmol/g;分别为理论吸附量的50.53%和74.31%.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烯醇1735为分散剂、利福平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用水溶液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利福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水溶液中,利用静态平衡结合法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利福平溶液的浓度范围在5×10-5~1×10-4mol/L内,所制得的印迹聚合物内存在两类不等价的结合位点,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和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Kd1=1.08×10-2mg/mL和Qmax1=14.40 mg/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和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Kd2=7.18×10-3mg/mL和Qmax2=12.51 mg/g.结合底物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福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利福平呈现出了较高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特性,能较简便地用于利福平的分离和富集.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聚合法,以含有吡咯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的高氯酸钠溶液为电解液,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修饰的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TBHQ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所构建的TBHQ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导电性以及对TBHQ分子的线性响应、特异性、稳定性以及重复性等采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法(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TBHQ浓度分别为2×10~(-8)~1×10~(-5 )mol·L~(-1)和1×10~(-5)~1×10~(-4 )mol·L~(-1)两个区间内,所构建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6,检出限达1×10~(-8 )mol·L~(-1)。此外,该传感器在实际样品中的TBHQ回收率为93%~102%。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以AM、4-VP为功能单体的系列Asp-MIPs,并利用SEM、IR等技术对MIP进行分析和表征.等温吸附、Scatchard分析对MIP的静态吸附性能及吸附特异性的研究所得平衡解离常数Kd和表观最大吸附常数Qmax数据表明:各MIPs在对底物进行吸附时,均会产生两种不同类的亲和位点.以AM为功能单体可获得吸附性能较好的MIP.  相似文献   

6.
使用共沉淀法,以咖啡因作为模板分子,凹凸棒/四氧化三铁(ATP/Fe_3O_4)为聚合物内核,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偶氮异二丁腈引发下成功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该聚合物能够选择性识别并吸附咖啡因.通过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制备的聚合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MMIPs对咖啡因的饱和吸附量为2.94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该印迹聚合物对咖啡因具有较高的亲和性、选择性和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合成了对(S)-萘普生具有高手性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紫外光谱分析了聚合物制备过程中(S)-萘普生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形成的复合物,并用Hyperchem软件模拟其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量高于其对映异构体,手性分离因子α达1.87.Scatchard分析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识别(S)-萘普生分子过程中存在2类结合位点,计算得到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和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1分别为28.0μmol/L和52.94μmol/g,低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2和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2分别为0.489mmol/l和0.122mmol/g.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水合结晶硅钛酸钠(Na-CST)和25%铌取代水合结晶硅钛酸钠(Na-Nb/CST),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BET氮气吸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这两种材料对铅开展了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在pH值为4.00~6.50时两种材料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在60 min内达到平衡,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70.1 mg·g~(-1)和70.7 mg·g~(-1).两种吸附剂均表现出良好的水体除铅性能,在质量浓度为10~(-9)kg·L~(-1)量级的铅溶液中对铅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4%以上,吸附后水中铅残留量降至3×10~(-9)kg·L~(-1)以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铅含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制备了有特异性识别2,4-D功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进行了考察.用Scatchard法分析表明,该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力结合,对2,4-D的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为69.7μmol.g-1,平衡离解常数Kd为9.96×10-3mol.L-1.HPLC实验表明,与2,4-D结构类似的分子相比,印迹聚合物对2,4-D显示了很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聚合方法,在壳聚糖分散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具有特异性识别位点的SiO_2凝胶分子印迹薄膜.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EIS)、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iO_2凝胶分子印迹膜进行了表征,对印迹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当2,4-D的浓度在1.0×10~(-9)~1.0×10~(-5) mol·L~(-1)范围内,探针分子电流与浓度的负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μA)=-0.979 1gC+10.533,相关系数为r=0.9957,检测限为0.48 nmol·L~(-1).用于苹果表皮上2,4-D的含量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具有高选择性的L-帕珠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量明显高于空白聚合物.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选择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识别帕珠沙星分子的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用多点结合模型进行计算得到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和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1分别为23.08 μmol/L和3.65 μmol/g,低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2和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2分别为0.43 mmol/L和27.28 μmol/g.实验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量高于其他类似物,呈现出空白聚合物没有的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得克隆(DP)是目前正在生产和使用的氯代阻燃剂,调查了DP生产厂周边环境中DP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生产厂周边表层土壤中DP的浓度范围为0.665~102ng·g~(-1)干重,河流表层沉积物和水中D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65~65.1ng·g~(-1)干重和ND-4.91ng·L~(-1).生产厂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DP的浓度为1.23×10~4 ng·g~(-1)干重,污水池出水中DP的浓度高达2.29×10~4 ng·L~(-1).水体、沉积物中DP发生了syn-DP选择性富集或anti-DP选择性降解.分析结果表明DP生产厂是周边环境中DP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以护肝活性天然产物水飞蓟宾(silybin)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MAA)为功能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sopropyl acrylamide,NIPAm)为热响应单体,生物相容性壳聚糖包裹Fe_3O_4磁核作为载体,运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ctivator regenerated by electron transfer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RGET ATRP)制备水飞蓟宾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MIPs),并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ray diffraction,XRD)对合成的磁性印迹材料进行了表征。MMIPs对水飞蓟宾的动态吸附行为可以通过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解释说明。MMIPs的印迹因子γ为3.20、选择性因子α(2.636)及相对选择性因子β(2.468),反映了所合成的印迹材料对水飞蓟宾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选择性吸附能力。另外,通过八次循环利用实验,发现MMIPs的吸附量仅减少22%,这说明了所制备的印迹材料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N-(8-喹啉基)-N’-苯甲酰基硫脲的极谱性质。发现在0.1mol·L~(-1)KBr-0.05mol·L~(-1)NaOH/K_2HPO_4溶液中,其产生三个清晰的阴极化示波极谱波,二次导数峰电位分别为-0.40V,-0.77V及-1.20V(VS.SCE),相应的线性范围依次是1.0×10~(-6)~4.0×10~(-5)mol·L~(-1),1.0×10~(-6)~5.0×10~(-5)mol·L~(-1),1.0×10~(-8)~2.0×10~(-6)mol·L~(-1)。文中对极谱波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前两峰分别为>C=S,>C=O的电还原,后者为氢催化波。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了新型的以硫化铅纳米空球包埋膜组分为载体的聚氯乙烯膜铅离子选择电极.电极对铅离子的响应在1×10~(-2)~1×10~(-5) mol·L~(-1)浓度范围内有线性关系,斜率为26mV/pC,检测下限为7.1×10~(-6) mol·L~(-1).膜厚约0.3 mm的聚氯乙烯膜铅离子选择电极在1×10~(-1)~1×10~(-2),1×10~(-3)~1×10~(-5)及1×10~(-6)~1×10~(-) mol·L~(-1)的铅离子溶液中,其响应时间分别为9~15,20~45和55~70s.在1×10-3 mol·L~(-1)铅离子溶液中电极电位稳定的pH范围为3~7,银离子对电极的测量有一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利用酶对新西兰青霉菌的菌丝进行酶解获得原生质体,探究了影响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因素,包括酶种类,酶浓度,菌丝培养时间,酶解时间和温度,pH,二硫苏糖醇(DTT)预处理等.结果显示最佳酶解条件为:菌丝体培养48h,用0.05mol·L~(-1) DTT预处理0.5h,以0.8mol·L~(-1)氯化钠作为稳定剂,31℃条件下经Lywallzyme(10mg·mL~(-1))酶解4h,原生质体数量达到4.75×107 g~(-1),再生率为18.0%.  相似文献   

17.
以手性药物左旋萘普生(S-naproxen)为模板分子,四乙烯基吡啶(4-VPy)为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印迹法,以介孔材料SBA-15为载体合成了能选择性识别S-naproxen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扫描电镜及孔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粒径均匀、孔径分布窄、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同时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载体表面形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层,Scatchard分析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自组装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聚合物高亲和力和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最大表观结合容量分别为Qmax1=2.504μmol/g,Qmax2=16.680μtmol/g;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可以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8.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乙腈为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并利用扫描电镜及红外吸收光谱法对MIPs进行表征,采用Scatchard和Langmuir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存在2类不同结合位点,一类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K_(d1)=0.053 g/L,最大表观结合量Q_(max1)=27.3 mg/g;另一类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K_(d2)=0.16 g/L,最大表观结合量Q_(max2)=42.8 mg/g。(2)吸附过程较好地满足Langmuir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为31.7 mg/g。  相似文献   

19.
在0.04mol.L~(-1)HCl-KCl底液中(pH=1.8),Os(Ⅳ)-盐酸半胱氨酸络合物于-1.40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单扫极谱二阶导数峰电流与Os(Ⅳ)浓度在2.63×10~(-9)~4.99×10~(-7)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1.32×10~(-9)mol.L~(-1)。可用于合成样品中锇含量的测定,重现性好,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EGCG分子印迹壳聚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壳聚糖为功能基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模板分子,硫酸为交联剂,制备了EGCG分子印迹壳聚糖膜,并探讨了平衡吸附时间、pH值、温度及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比例等因素对印迹膜吸附性能的影响.SEM和AFM测试结果表明印迹膜的表面形貌不同于非印迹膜;同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印迹分子的洗脱情况.平衡结合法实验结果表明,印迹膜对EGCG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和选择性.Scatchard分析表明,印迹膜在识别EGCG的过程中存在1类结合位点,其平衡结合常数K为4.046,最大吸附量Qmax为49.52m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