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发端于文艺复兴的启蒙运动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施加影响并引起积极的回应。从五四运动到"科玄论战",从改革开放到南巡谈话,这些特定时期的特定运动不是20世纪发生在中国的孤立事件,而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国化出场形态,是启蒙运动路线图的进一步延伸并与之构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潘光旦先生优生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光旦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优生学家,他引入了西方优生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利用中国的历史文献,结合中国当时的现实问题来进行研究。其研究及著述工作推动了我国早期的优生运动,促进了遗传学在社会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指导人与社会持久位育的新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3.
2010年的整个5月,中国与西方,都在怀念一个人。 432年前,这个人从欧洲出发。向东方匆匆赶来。427年前,他从广东登陆,将文艺复兴后最新的西方文明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0,(15):32-32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著名的文艺复兴时代天文学家伽利略的两根手指和一颗牙齿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家博物馆展出。2009年,一名艺术品收藏家偶然发现了这些珍贵物品。  相似文献   

5.
艺术鉴赏     
《科学大观园》2011,(8):F0003-F0003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著名画家。他的艺术生涯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诸大师相继逝世后开始的。他是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曾师从米兰画家培德查诺学画,继承了意大利北部现实主义民俗画的传统,并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蒙娜丽莎》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优秀代表作品。它是一幅全世界公认的杰出肖像画,也是一幅把科学知识、艺术幻想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起来的经典之作。数百年来,《蒙娜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工业设计发展经验(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以“地域”的概念存在于西方人的脑海里的意大利,承载着西方引以为荣的历史传统与文明。意大利独特的历史地位,使其在西方社会扮演着精神领袖的角色,以至于西方社会始终持有一种浓厚的“意大利”情结。  相似文献   

8.
韩彩英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2):87-93,127,128
作为一种非亚里士多德式的自然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自然魔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魔法、主要为了实用目的的技术的魔法形态。由于自然魔法师广泛的观察一实验技术实践和他们关于物质实在的学者式与工匠式的思维方式的统一,16和17世纪欧洲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趋向更加“自然化”和“技术化”。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魔法实践促进了实验主义的兴起,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工具和实验程序基础,促成了西方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经验主义旨趣向实验主义的嬗变,促进了西方世界自然概念的革新,凝练了对于科学研究的献身精神。对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制度化,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魔法实践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检疫(Quarantine)一词源起于意大利语的quarantina(四十天)和quaranta(四十)两词.在基督教盛行的欧洲大陆,受圣经影响,当时的人们认为"四十"是一个非常神圣而吉祥的数字,由此,意大利的威尼斯人最早将对外来船舶的防疫隔离期确定为四十天.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天才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中主人公的微笑一直是个谜,同样神秘的还有此画的绘制手法和过程,不过专家对此却给予过多的关注。但日前一位画家宣称他找到了其中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壁画1370×1220厘米梵蒂冈西斯庭教堂米开朗基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父亲是奎奇市和卡普莱斯市的自治市长。他13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的工作室,后转入圣马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09,(20):F0003-F0003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1415—1492年),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著名画家。1415出生于圣塞波可,1492年10月去世,遗体葬于圣塞波可的修道院中。母亲是罗曼娜·迪-培里诺·蒙第卢苦,父亲则是贝奈迪特·迪·弗朗切斯基,是一位富裕的皮革业者兼羊毛商。皮耶罗似乎对故乡一直抱持着热爱,即使在他成为画家离开故乡、前往当时的艺术中心都市工作时,也未曾离弃过与圣塞波可的牵绊。他还积极参与当地政治,于1442年、1467年当选圣塞波可议员。而在他的作品背景中也经常出现故乡的自然风景。  相似文献   

13.
刘文 《科学大观园》2006,(16):57-58
史料记载说,几名荷兰和英国探险者当时在坦博拉地区发现一种新语言,它与印尼其他地区所使用的语言都不相似。一些学者认为,这种语言与中南半岛的一些语言更接近。但就在西方人首次接触到这种语言后不久,使用这种语言的当地文明就在火山爆发中毁灭了。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以后突然崛起的近代科学,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宗教改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不能不予以相当的考虑。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时在欧洲广泛进行的宗教改革运动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崛起有类似的背景,两者呈平行发展的关系,宗教以其强大的势力,客观上为科学的成长开辟了道路,下面我们分别从几个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初见他的时候,他是一家五星级宾馆的迎宾员,专门给客人开车门、提行李。当时,福州有一场演出,请了许多明星。做为该台晚会的编外人员,我参与了接待来宾的工作。当时,我与香港明星柯受良先生同坐一辆车,抵达的时候,已经是午夜。这个男孩训练有  相似文献   

16.
谈"技术性思维"的片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性思维"是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在客观上曾起到过推动技术发展的作用.但是,"技术性思维"的膨胀,同时引发了许多严重问题.中国在加速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技术性思维的影响,并逐渐暴露着它固有的思维弊端."技术性思维"是一种片面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从洋务事业看洋务派"知识"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在掀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同时,也开启了中国大规模西学的进程。洋务派在设译馆、办学堂、派留学生的实践中,对西方科学技术的认识经历了从制造而格致,从格致而算学的过程,表明洋务派已经认识到制器背后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后来的维新派乃至“五四”时期的科学派从制度、方法、精神层面上理解科学技术架起了认识桥梁。然而,“中体西用”这一洋务运动的主臬,障碍了洋务派对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认识,其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古即有之的实用主义科技观。洋务派对科学技术认识的局限,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局限性之缩影。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有一种说法 ,认为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吕氏春秋·察意》中说 :“大圜在上 ,大矩在下。”这种“天圆地方”说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天和地的一种理解。明末清初 ,西学东渐 ,西方的地理知识传入了中国。中国人这才知道 ,地不是一个方形的平面 ,而是一个球形。最早向中国人介绍地为球形的人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1 552~ 1 6 1 0 )。 1 6 0 2年 ,利玛窦在李之藻的帮助下 ,在北京刊行了《坤舆万国全图》(全图分六幅 ) [1] 。在《坤舆万国全图》的最右侧 ,利玛窦有一篇署名文章。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全图的说明开篇…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艺术史学家正在探秘一个现代版的《达·芬奇密码》,在此之前,他们在蒙娜丽莎的眼中发现了微小的数字和字母。谜一般的不朽画作《蒙娜丽莎》由达·芬奇在500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创作,即使到了今天,这幅绘画作品仍被层层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20.
卢瓦尔河起于法困中部高原,全长1024公里。中世纪时,法国贵族和皇室为了躲避连年的战争袭扰,开始在该河中游河谷兴建城传。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国王从巴黎迁到了卢瓦尔河谷地区。近1个世纪,卢瓦尔河谷成为了法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及宫廷所住地。16世纪初,法王弗郎索瓦一世被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所折服,并盛情邀请了许多包括达·芬奇在内的才华横溢的意大利艺术家,营建自己的艺术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