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46年,天文学家注意到天王星以一种与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的规律偏离正常轨道“摆动”,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重写牛顿的物理定律,要么“发现”一颗新的行星来解释这种奇怪的重力拖曳现象。结果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海王星”的存在。今天,科学家们又遇到了相同的难题。路易斯安那大学的天文学家约翰·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了在环境条件上和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不禁让人们对于那里是否存在生命充满期待。在36光年外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近似地球的行星。不过这颗“第二地球”的正式名称可一点也不浪漫,科学家们给它的编号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HD85512b。这颗行星位于南天的船帆座,围绕一颗黄矮星运行。天文学家们使用安装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高精度径向运动行星搜寻设备”获得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溯了牛顿早期动力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及其研究的具体过程,深入探究牛顿有关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发现的认识论根源,指出:牛顿“跨越”离心力定律,应用自己的“(1/2)R公式”和推广的伽利t2定律,并结合开普勒周期定律,在1669年前得到圆轨道上的意向力平方反比关系;牛顿在1679年才认识到开普勒面积定律的物理意义,在成文于1680年的《论椭圆轨道》原始手稿中解决开普勒命题,即证明椭圆轨道上的引力平方反比定律。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科学家在认真寻找外星人俄罗斯不久前召开过一次以《天文学的前景:寻觅地外文明》为题的科学讨论会,宣布天文学家已在144个星系中发现168颗行星,而且这些行星绝大部分都是类似木星的大家伙,还处在高温之下,大气层中所含的氧几乎是微乎其微。但是,在科学家们看来,即使这种炽热的世界也还是能给地外生物提供栖身之所。地球原来也是“无氧”星球俄罗斯科学院生化研究所固氮作用生化实验室主任、生物学博士阿列克塞·托普诺夫以地球为例来进一步说明这个  相似文献   

5.
据英国广播公司2011年11月24日报道。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1000多颗天外行星,哪些行星上可能具有外星生命。堪称是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为了寻找“宜居行星”和可能的外星生命,一组国际科学家已经发明设计出了两套评估指数——“地球相似指数”和“行星宜居指数”,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讯     
给行星“称重”由美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小组,利用“哈勃”天文望远镜进行的测算显示,代号“Gl876b”的行星质量大概为木星质量的1.89~2.4倍。该结果比此前天文学家们估计的其质量约为木星的1.9-100倍的精确度有了很大提高。“G1876b”发现于1998年,是迄今第二颗质量得到精确钡0定的太阳系外行星。在这之前,天文学家们曾利用径向速度和通过速度等数据,精确地测算出围绕恒星“HD209458”运转的一颗行星的质量。——新华网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3,(8):30-31
日前,法国科学家成功模拟了“沙丘乐”现象,揭开了困扰科学家十几个世纪的沙丘会“唱歌”之谜。“沙丘乐”是在茫茫大漠中时而出现的一种浓重、悠长、和谐、震耳欲聋的声音,最早记载于中国8世纪的古书中。此后,马可·波罗及达尔文等探险家对此也多有描述。全世界共有31处可以听到“沙丘乐”的景点  相似文献   

8.
根捌《圣经》中的记载,来自东方的三位博士是在“伯利恒之星”的指引下才找到了耶稣出生的马槽。当时,这颗神秘的天体沿着天际从东方一直向西方移动,并最终停在了藏有新生耶稣的山洞上方。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时间里,天文学家们在“伯利恒之星”是否存在以及如果其真的存在,那么其到底是怎样一颗天体一直争论不休。但在最近数十年中,科学家们在这一问题上基本形成了两种理论。  相似文献   

9.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相信外星人可能正通过发出闪烁的激光信号的方式试图与地球取得联系。根据《天体生物学》杂志的一篇报道,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的激光科学家们正致力于在太空深处搜寻那些暗弱却具有重复性规律的光信号,希望能从中找到智慧文明发出信号的线索。由于激光可以在广袤空间内传输信号,因而长久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激光可以作为一种星际交流的手段。天文学家们在过去数十年间,已经对数十万颗恒星可能发出的激光信号进行了搜寻,但结果一无所获。这是因为先前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天文学家在对“斯匹哲”轨道望远镜所获取的资料进行研究后又有新发现——这一发现使得那些外星人爱好者兴奋不已。科学家们根据“斯匹哲”提供的资料推测,地球之外不但存在着外星人,而且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人类相类似——至少,他们也是  相似文献   

11.
天文学家将“蟹状星云”看成是宇宙中最稳定的高能辐射源之一。一直以来“蟹状星云”的辐射都非常稳定,以至于天文学家将其作为一种标准来测量宇宙其他能量源的辐射。1054年,人类酋‘次对这个6500光年外的超新星爆炸残留进行了观测记载。但不久前科学家们通过两架太空望远镜观测到“蟹状星云”正在猛烈爆发伽马射线,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震惊不己。  相似文献   

12.
科学哲学试论科学知识系统的逻辑结构“·……周昌忠([·l)科学哲学在苏联的兴起“··””····一孙慕天(1·8)意义与科学进步“·”··”“·”·”·”·”·…曹秋华(l·14)玛利·赫斯的科学哲学理论”,”·”·…罗慧生(2.1)薛定愕科学哲学思想述评“·”····”一胡新和(2·9)图尔明关于理论评价问题的思想……王小光(3.1)嫡理论的哲学意义···”········“···……王维(3·8)科学哲学中的统计说明模型”····一顾速(3·17)科学、合理性和牛顿 ········.·””.……〔英〕W.牛顿一史密斯(4·l)论爱因…  相似文献   

13.
动物妈妈照料它们的后代是人所共知的现象,但植物又如何呢?植物学家们发现,植物也是非常称职的妈妈, 包含着母爱的行为同样令人感叹。“植物妈妈”能调节环境温度,为种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呵护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科学家伊丽莎白·蕾希注意到的植物是一种车前草。它们有高高的茎,茎顶上开出瘦小的花,花下的苞片是孕育种子的地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4,(23):64-65
公元185年,中国东汉的天文学家们曾经目睹并记载了一起超新星爆发事件。科学家们宣布,借助美国宇航局在轨运行的两台空间望远镜的帮助,他们于近期成功揭开了有关人类有记录以来首颗超新星爆发的一些谜团,那次超新星爆发发生在大约2000年前。美国科学家揭开中国东汉超新星爆发事件公元185年正值中国东汉,当时中国的天文学家在天空中观察到一次超新星爆发过程并对此做了记录。  相似文献   

15.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1962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佛朗西斯·克里克(见图)日前在医学杂志《自然神经学》上发表论文,称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大量实验已经发现了人类的“灵魂细胞”。克里克称,人的灵魂或意识根本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人体大脑中的一小组神经元细胞产生和控制的。据《检察日报》援引《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自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被佛朗西斯·克里克和另一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揭示后,1962年,两人同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论坛改革和青年···”·“··“”·”··“”·“·…周光召(1·l)关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几 点惫见·““·······””·“一“·”一卢良恕(2·1)生物膜研究是一个有很大潜 力的领域·“···”·”·”·“·“·”·“一杨福愉(2·4)为《自然辩证法》新译本出 版讲几句话····”·····”··”“·”.~于光远(3·1)从“祖传秘方”到“新近引 人”·”“·“·“·“·“·“·“·”···“一徐浩(3·3)对应用化学研究所改革的一 些看法·”·············”“·“一“·…孙书洪(4·1)我对科技…  相似文献   

17.
深切怀念竺可祯同志·””·“·”·”·“一卢嘉锡(2‘l)科学家论坛“形成拳头,左右开弓”— 谈中国科学院发展的战略思想“一卢嘉锡(1 .1)加速发展我国计算机事业,振兴信息 处理产业·…””·”··”“·“··”“··”一曾茂朝(l .2)通往本世纪物理学的重大成就—关于W+、 W一和z0粒子的发现与感想···”一张文裕(2 .6)继续工程教育的发展和意义·“”·“一张宪宏(2·1)关于数理统计人才培养的一点看法…赵林城(3 .5)跨越传统阶段,直接采用肮天技术…王希季(4 .D要首先从认识上转变 —谈理工科教育改革问题“·“一余宗森(4。3…  相似文献   

18.
那些神秘讯号来自这颗行星 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电影《星际穿越》中的末日变成现实,那么哪里才是人类的宜居地?或许现在不用担心了,因为英国的科学家们在不久前确认超级地球“格利泽581d”的存在,它也许能成为人类潜在的太空移民基地.据报道,天文学家几年前发现一颗距离地球约20光年、环境如地球一样符合孕育生命条件的行星“格利泽581d”,为科学界搜索“宇宙生命”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9.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14):65-66
科学家们近期观察到从一颗爆发新星上发出喷流的闪光,这道闪光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机会,让他们得以绘制出从这颗恒星喷射物质的三维立体结构图。天文学家们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对近距离双星系统"罗盘座T"进行了观测,这颗"再发新星"的爆发具有规律性,它是一个双星系统中存在一颗白矮星(即一颗与太阳质量接近的恒星耗尽燃料后爆发形成的残骸内核),由于其会不断从其近旁的伴星那里"窃取"氢物质,在  相似文献   

20.
科技快讯     
新发现:第100颗太阳系外行星在奥地利举行的一次“生命起源”学术会议上,一个国际空间研究小组的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一颗新的太阳系外行星,其质量大约与木星相当,距离地球约100光年。这一新发现使人类迄今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总数达到100颗。 20世纪70年代,人类开始将探寻地外生命的目光投向太阳系外的广袤世界。1995年10月6日,天文学家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并在此后近10年间陆续获得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