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目前基坑工程施工设备,研究降低喷射混凝土粉尘污染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城市建筑基坑工程护坡广泛采用的干拌法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原理和产生粉尘污染原因的分析,认为产生粉尘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易扬尘的水泥颗粒与水没有充分拌合润湿,并研究了“混拌式”喷枪和“水泥净浆干拌喷射法”两种技术方法,可使水与水泥颗粒充分润湿拌合,可有效降低喷射混凝土的粉尘质量浓度,减少城市建筑基坑护坡喷射混凝土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磁化水对喷射混凝土粉尘浓度及回弹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锚喷支护是矿山井巷广为应用的一种支护方式。降低喷射混凝土粉尘浓度及回弹率,对改善施工环境、保障安全生产、提高喷层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分别选取175,185,220,262,355mT等5个磁感应强度,就磁化水对喷射混凝土粉尘浓度及回弹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对磁化水降低喷射混凝土粉尘浓度及回弹率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佳磁感应强度为220mT。用磁化水代替普通水拌制喷射混凝土,各时间段的粉尘浓度降幅均在65%以上,回弹率降低39.5%。  相似文献   

3.
对微硅粉钢纤维湿喷混凝土在隧道单层衬砌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从湿喷硅粉钢纤维混凝土的工艺特点、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选配、工艺流程、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实施隧道单层衬砌的控制方法和要点.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提出了保证硅粉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硅粉混凝土的收缩性能,以收缩率为表征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率和硅粉掺量对硅粉混凝土收缩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数据拟合和回归分析建立了硅粉混凝土的收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砂率及硅粉掺量对硅粉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比较显著。水胶比在0.35~0.45范围内取值越大,硅粉混凝土收缩率越小;硅粉的掺入使硅粉混凝土的收缩增大,硅粉掺量在5%~10%时收缩率增长较快,而硅粉掺量大于10%以后的收缩趋于平缓。当硅粉掺量为5%,水胶比为0.45,砂率为38%时,硅粉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最小;硅粉混凝土的收缩模型为ε=aln(t)+b,在显著性水平α=0.01下其相关关系显著,应用该模型可以预测和设计硅粉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5.
粉尘爆炸是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浮游,遇一种火源给予一定的能量后发生的爆炸。在煤矿坑道中的煤尘爆炸就是较典型的粉尘爆炸。在开放的空间中,发生粉尘爆炸的可能性较小,但在建筑物和配管贮槽及机器设备装卸散粮、小麦粉、淀粉、饲料粉等农产品,硫磺、石墨、硅化石灰等无机物品以及塑料粉、氧化反应放热的金属粉时,都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了解粉尘爆炸火灾特点十分重要,只有掌握了相关基理,才可据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密闭设备,通风除尘等。在扑救粉尘的火灾中,应注意不要使沉积粉尘飞扬起来,最好采用喷雾水流,以防发生二次爆炸。  相似文献   

6.
在保持硅粉和粉煤灰总掺量37%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硅粉和粉煤灰之间掺量,进行硅粉和粉煤灰复掺对聚苯乙烯轻型混凝土的7、14、28 d抗压强度、导热系数、抗拉强度和微观形态分析.试验表明:A组方案硅粉掺量12.5%、粉煤灰掺量24.5%配制的聚苯乙烯轻型混凝土在不同龄期下抗压强度都是最高的,28 d抗压强度达38.69 M...  相似文献   

7.
硅粉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收集了国内外有关硅粉混凝土的各种性能,综述了硅粉的成份和物理性能及硅粉混凝土的应用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粮食伴生粉尘最低着火温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IEC标准建立了工业粉尘云和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MIT)测试装置,对8种取自工业现场的粮食伴生粉尘进行了粉尘云和粉尘层MIT实验测试,并对灰分、粒径、水分对MIT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发现粮食储运系统后期工艺比早期危险,按照粮食精粉或淀粉实验数据进行工业实际防爆设计的安全裕度过大,并提出了可行的防爆温度组别·所得结论为粮食行业的防爆设备选型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于粉尘着火和爆炸危险性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单孔爆破为例,研究柱装炸药爆破时产生的粉尘颗粒物和爆生气体的相对运动过程,分别在冲击运动阶段、蘑菇云形成阶段和扩散运动阶段对粉尘颗粒物进行受力分析,讨论爆破方式及水平风场对运动过程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爆破粉尘在铅直方向、水平风向和水平横风向的动量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0.
掺加矿物细掺料———硅粉是提高路面混凝土使用性能的有效途径。针对重载交通特点,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硅粉路面混凝土的强度特性,分析了硅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硅粉的掺入虽然对混凝土早期强度不利,但有利于后期强度的提高。在最优配合比条件下,硅粉路面混凝土28d的抗折强度达8.30MPa,而抗压强度达60.83MPa,完全能满足重载交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煤巷机械化掘进程度的不断提高,煤巷中粉尘浓度也不断攀升,高浓度的粉尘一方面会影响井下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粉尘爆炸的可能性。干式除尘器由于具有除尘效率高、零耗水、无污染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煤矿掘进中。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了干式除尘器作用下巷道内的风流结构,并研究了除尘风筒和局部通风机风筒相对位置对除尘效率的影响,以及除尘风筒到掘进头的距离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尘风筒的布置应与局部通风机风筒尽量的远离,当除尘风筒距离掘进头4~5 m时,除尘效果会比较好。研究可以有效的指导干式除尘器在巷道掘进中的布置,为改善巷道内掘进环境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节约占地面积,充分利用回转气流的离心力,研制了新型滤尘风机。它的外型类似于离心风机,除了主要的风机部件外,还有其独特的锥形滤网、集灰罩和集尘袋。它靠高速旋转的滤网产生的离心力分离纤尘,同时空气又可经过滤网,达到既可滤尘又可送风的目的。锥形滤网是关键部件。从样机的工作情况来看,尚需继续不断改良和完善,前景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3.
贯彻“以防为主 ,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搞好水泥工业的粉尘治理。根据水泥工业各主机设备的性能 ,应先尽量降低粉尘逸出设备的浓度 ,然后再选择适合主机性能的收尘设备 ,加强设备的岗位责任制 ,及时对收尘设备进行维护修理 ,才能保证粉尘排放浓度低于国标排放标准 ,使环境治理达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卸矿站卸矿时巷道内粉尘浓度严重超标这一现状,根据相似性原理,运用fluent软件对卸矿站卸矿时巷道内粉尘浓度分布进行模拟,得出不同监测面粉尘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并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研究表明,卸矿时粉尘浓度分布受冲击风流影响较大,卸矿站巷道内粉尘主要由卸矿坑产生,经冲击风流携带而出,造成巷道内粉尘浓度较大;定期对卸矿站壁面进行洒水,不仅能清除卸矿站壁面粉尘,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吸附新产生粉尘,降低巷道内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15.
作者针对除尘器的特点,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运行可靠的灰位传感器。自动排灰控制系统可控制灰斗内上下限灰位,兼有定时排灰及手控排灰的功能。它能有效地防止因灰斗漏气而引起的二次扬尘,减少能源损耗及排灰装置的磨损。  相似文献   

16.
ESP电场中高质量浓度区粉尘气流的强制收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电除尘器实际收尘效率偏低的问题,探讨了提高电除尘器收尘效率的相关措施.通过电场粉尘传输模型的数学解析和断面质量浓度实测,表明电场中粉尘分布存在质量浓度梯度,愈靠近极板质量浓度愈高.在电除尘器收尘极板末端用吸风口强制收集高质量浓度粉尘气流,对强制收集的高质量浓度粉尘气流采用高效布袋处理或循环至入口进行二级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排放量.同时强制吸风可以显著改善由于振打清灰造成的粉尘二次飞扬.对等速吸风口流函数的分析,揭示出吸风高度与收尘效率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治理选煤厂产尘环节的粉尘污染,必须对产尘环节的粉尘运动规律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选煤厂内粉尘运移的理论分析与现场观测,揭示了选煤厂转载点的粉尘析出机理和运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产尘点粉尘运动规律的研究,能为控尘方案的有效粉尘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灰尘浓度实时在线检测的摩擦电测量方法,推导了灰尘颗粒与管壁磨擦产生的电流与灰尘含量、气体平均流速以及灰尘颗粒直径间的关系。设计了磨擦电法布袋除尘器检漏仪,实验室实验表明,该检漏仪能够实现准确报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影响自激式水浴水膜除尘器除尘效率的诸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指出液气比及风量是影响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为了提高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必须提高液气比,增大风量表4,参5  相似文献   

20.
在改进的哈特曼爆炸装置中测定了硅钙粉尘云爆炸的下限浓度;研制了测定粉尘浓度的光电探头;对田中达夫计算粉尘云爆炸下限浓度的理论公式进行了部分修正;用修正后的公式计算所得的硅钙粉爆炸下限浓度的理论值与实验测定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