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黑匣子"能记录飞行数据和飞行员对话内容,帮助人们找出空难原因,是如今航空业不可或缺的装备。它的发明者戴维·沃伦,被公认为"黑匣子之父"。2.1925年3月20日,沃伦出生在澳大利亚北部的一个小岛上。少年时代,他到寄宿学校读书,父亲因工作原因常乘飞机出行。不幸的是,在一次空难中,父亲丧生了。  相似文献   

2.
盖莱克小传     
爱德华·盖莱克生于1913年1月6日。他的父亲是上西里西亚的煤矿工人,死于一次矿井事故。1923年盖莱克10岁时,随同母亲去法国侨居。13岁时,他在法国当了矿工,很快就成了工会运动中的积极分子。1931年,他加入法国共产党。1934年,他领导一次罢工斗争,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回到波兰。回国后应征入伍,服满了兵役。1937年,他再次出国,在比利时当了矿工,同时在比利时共产党内工作。二次大战中,他在比利时参加了抵抗运动。 1948年,盖莱克回到波兰,在波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1949年,他任波兰统一工人党卡托维兹省委书记,在那  相似文献   

3.
<正>他15岁进入大学,24岁博士毕业,29岁破格晋升教授,47岁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外界看来,丁奎岭的人生之路走得顺畅而坦然。高考时,丁奎岭有一则插曲:当年郑州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400分,而他的高考分数是401分。回过头来看,彼时那一分的幸运似乎改变了他的一生。而此时此刻,年近五十的丁奎岭已跻身中国学术之巅——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他也担任着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从事手性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西亚卡·史蒂文斯,年近八旬,自1971年以来,一直担任塞拉利昂共和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防部长,并有“国父”之称,是西非政治家中的元老之一。史蒂文斯于1905年8月24日出生在南方省林姆巴族的一个贫寒家庭。在英国殖民者统治时期,史蒂文斯的父亲曾是英属“西非兵团”的一名士兵,母亲是穆斯林。他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长大,早年就读于塞拉利昂的艾尔伯特学校。史蒂文斯18岁踏进社会,一生坎坷多难。他曾向一位英国记者说,一个人要达到自己的目标,经历的困难越多,受到的锻练就越  相似文献   

5.
<正>【美】《时代周刊》2015年7月20日~26日沃伦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个贫寒之家,1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靠在餐厅当服务员维持生计。沃伦19岁结婚并辍学,随后一边抚养两个孩子一边进修法学课程。1995年沃伦进入克林顿政府,以学者身份研究破产法改革问题。她通过研究发现,导致破产的主要原因包括失业、疾病、虚假销售和复杂的金融产品导致债务人违约等,并批评美国各大信用卡公司为提高业绩不惜破坏无数家庭。2008年,沃伦开始主持一个监督银行救助计划的小组。在此期间,她严厉批评财政部不顾房主利益、优先救助大银行的政策。成为参  相似文献   

6.
高启渐趋消沉的心路述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启是元末明初吴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仅三十九岁,其中三十三岁以前为元末动乱时期。在战乱中他经历了生离死别,亦亲眼目睹了战后残酷的社会现实,内心痛苦异常,更主要的还是显示出对民生的人文关怀。三十三岁以后的六年,高启由对明王朝的期望转向失望,心理消沉的迹象更趋明显。他在惊悸的情绪中似乎看透人世,实则精神几近恍惚的边缘。纵观其一生,由于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高启外向的人生态度逐渐内敛。这种转变在整个吴中文人身上具有较大普遍性,而高启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有时会争论不休。公元9年,罗马。一个信使急急忙忙穿过皇宫,给奥古斯都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日耳曼人已经消灭了三个军团。然后,一件可怕的礼物又被递呈给了皇帝,已死的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瓦卢斯的头颅。自那以后,奥古斯都就像一个梦游者一样在他那巨大的皇宫里游荡。他茶饭不思,他不再洗漱,他辗转难  相似文献   

8.
健均  南迪 《世界博览》2023,(2):86-91
<正>埃贡·席勒是奥地利伟大的表现主义画家之一,绝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席勒的画作时,会被他笔下扭曲的人体与“神经质”的线条以及其夸张的色彩所营造出的诡异、激烈的氛围所吸引。埃贡·席勒(Egon Schiele)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奥地利画家,他早慧、早熟、早逝,在世时已经小有成绩,一度被认为是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衣钵继承者。但在克里姆特死于西班牙大流感的半年多后,  相似文献   

9.
D'oh 《世界博览》2010,(1):62-63
迈摩尼迪斯睡眠科学中心位于美国阿尔伯克基市。那天清晨第一个走进噩梦诊疗室的是42岁的托尼,职业是行政助理。她穿着牛仔裤、黑色运动鞋和深色印花上衣,有黑色的卷曲头发、大眼睛和一张面色苍白的睑,看起来顿似《寂静岭》里的女英雄。托尼从小就忍受着噩梦带来的痛苦,但近来情况更糟了。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家人,托尼12岁时父亲去世;作为托尼最亲近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上一期的《人类飞行简史(1)飞向辽阔》中,我们说道:"1896年8月9日,奥托·李林塔尔在试飞中坠地身亡……一对兄弟沉浸在悲痛中……他们将在奥托·李林塔尔的激励下,带领人类飞入新纪元。"这对兄弟,就是人类飞行史上最知名的,被大众看作是"发明"了飞机的——莱特兄弟。看到发明二字被打上了引号,或许你已经猜到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兄弟搭配,干话不累莱特兄弟出生在美国,父亲是本地受人尊敬的主教。18岁时,一次意外使哥哥威尔伯·莱特磕掉了门牙,从此之后,他尽可能地少张口——拍照时抿着嘴,变得不爱和人说话,甚至放弃了去耶鲁大学的梦想,整天泡在家中父亲的图书室里。比威尔伯小4岁的奥维尔·莱特却与哥哥  相似文献   

11.
周国平的散文《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以富有诗和哲理的语言倾诉了一个父亲的爱与悲,描绘了一个娇艳凄美的生命的短暂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悲欢离合的过程,揭示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和深刻内涵。妞妞,作为一个女儿,带给周国平的不光是幸福而又痛苦的情感煎熬,也带给了作者对生命与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刘雪飞  包海默  王学义  方迪 《科技信息》2011,(16):I0120-I0120,I0123
收音机是产生最早的电子产品之一,其造型的发展演变在众多电子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研究收音机造型演变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审美标准的变化、社会思潮与设计风格的变迁这四方面因素主导了收音机造型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李斯特·费伦茨诞辰170周年。在世界各国,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匈牙利伟大的音乐家。李斯特,天才的钢琴家,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指挥和教育家,是匈牙利十九世纪音乐的伟大奠基者。幼年的李斯特体弱多病,6岁开始跟父亲学习弹奏钢琴,立志要成为贝多芬那样有成就的大音乐家。他勤奋好学,夜以继日地扑在钢琴上苦练指法,进步惊人。9岁上台演出时,他那熟练的指法和动人心弦的旋律博得了全场听众的欢呼,人们蜂涌地争着和他握手。6位贵族当场凑足了一笔奖学  相似文献   

14.
黄日葵同志,是“五四”运动时期站在斗争前列的青年爱国者。是我国早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曾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他也是早期广西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有很大贡献。因积劳成疾,于一九三○年在上海病逝,终年三十一岁。 (一) 黄日葵同志(又名一葵、野葵,号宗阳)一九○○年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出生于广西桂平县城厢镇五甲街兴隆坊(今桂平镇新华街)。父亲黄尧轩,是一个善良而好  相似文献   

15.
他在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出生,科学救国是他不变的理想。他在美国学习工作了20年,但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却属于中国的科学事业。他不仅是一位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他的成就影响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他,就是钱学森——我国著名科学家。2009年10月31日,这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巨星陨落,划过天际时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光辉一生的钱学森在驾鹤西归后,带给国人是无尽的哀恸,而他生前的丰功伟绩和爱国情怀让世人更加钦佩敬仰。  相似文献   

16.
正1.他是首批回到新中国的留美学者之一,后来成为我国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敏于行而慎于言,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铺就飞天路。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甘。2.1925年2月,江苏常州一户以榨油为生的人家喜得贵子。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为他取名逢甘。10岁时,庄逢甘进入常州县立初级中学学习,文理兼优,成绩出众。  相似文献   

17.
剥开的橘子     
谁都知道悉尼歌剧院,这一宏伟建筑被世界建筑界誉为20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被视为澳大利亚的象征。它的设计者是丹麦的设计师 D.J 乌茨,36年后的1993年,当他的俩儿子代表他参加悉尼歌剧院建成20周年庆典时,他们告诉记者,父亲对那个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一生能做多少个梦,恐怕谁也难以说得上来。然而那难忘的梦幻却总是令人留恋和回味的。孩提时代的焦安国是在满目的药剂药膏中长大的,最能勾起他童年记忆的莫不是父母那没日没夜地翻阅医书。爷爷奶奶告诉他,他母亲原是一个被痨病(结核病)折磨得九死一生的人,是从卫生学校毕业的父亲试着用中草药为母亲治病,没想到竟救了母亲的一命。这事儿被幼小的焦安国记在心里,他不曾想到,就是父亲从山上采挖回的“那些柴草根子”之类的东西竟  相似文献   

19.
迈克尔·法拉第(1791-1867)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生于伦敦近郊一个小村子里,他的父亲是个铁匠,家境贫寒,所以法拉第只在7-9岁读过两年小学,只受过一点点读、写、算的启蒙教育。5岁那年,法拉第全家搬到伦敦定居。1804年,13岁的法拉第进入一家售书兼装订书的商店,在那里工作了8年。起初当送报童,后来又做装订图书的学徒。这个工作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法拉第在工作之余读了很多科学书籍,获得了广泛的科学知识。法拉第说:“这些书中有两本对我特别有帮助,一本是《大英百科全书》,我从它第一次得到电的概  相似文献   

20.
文丁 《青年科学》2009,(7):33-33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