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星球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0月12日9时整,搭乘2名航天员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0月12日8时许,胡锦涛来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听取有关汇报,观看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实况。10月16日21时57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SZ-7)载人飞船,此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我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3.
一江 《科学之友》2013,(7):10-11
按照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分三步来实施。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太空飞行的成功,实现了第一步的发展战略。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意味着中国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目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20,(6):12-13
正航天"少帅"袁家军在研制飞船初期,遭到了一位俄罗斯同行的不以为然。俄罗斯人认为,中国只是想造一个政治飞船"玩一玩"。事实证明,中国在载人航天方面是认真的。2003年,当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平安返回,中国人以实力证明自己不仅能造出"两弹一星",也能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至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先后成功发射了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逐一攻克载人航天各项关键技术,如今稳步迈向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5.
走进神舟5号     
刘宗映 《科学》2003,55(6):3-4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绕地球运行14圈之后,成功着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的误差只有4.8公里.中国第一位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遨游21个多小时后,顺利返回了地球.中国仅通过4次无人飞船试验,就实现了有人太空飞行,其载人飞行试验次数之少创世界之先河,反映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跨越式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驶向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员第6次搭乘飞船前往浩瀚宇宙,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二次应用性飞行。在太空飞行了30多天的天宫二号,终于在10月19日凌晨迎来"赴约"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了中国实施的第5次载人交会对接。从杨利伟到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刘旺、刘洋、张晓光、王亚平、陈冬等,中国航  相似文献   

7.
中国将于2008年10月发射神舟7号载人飞船,进行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试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首次重要飞行,出舱活动试验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对于我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技术,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沿     
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前沿     
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顺利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神舟载人飞船执行的第七次载人飞行,历经制动飞行和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着陆三个阶段,从距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太空凯旋而归。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7月4日,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外,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携手打赢了一场约7个小时的太空出舱配合战。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也是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