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维 《世界知识》2010,(12):69-69
<正>2010年5月26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1985年投入使用)顺利完成太空任务,顺利降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结束了25年"职业生涯"的"绝唱之旅"。这是它服役以来的第32次飞行,也是最后一次,距离其设计寿命的终点还有68次。其他两架航天飞机——"奋进"号和"发现"  相似文献   

2.
奇云 《科技潮》2012,(6):68-69
"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最后旅程 当地时间2012年4月17日上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匍匐"在一架经过改装的波音747飞机的机身上,从佛罗里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飞往华盛顿. "发现号"此次谢幕之旅经过特别规划,在华盛顿上空做了短暂盘旋,飞经当地主要地标建筑,其中包括阿灵顿国家公墓,那里也是美国5位航天飞机宇航员长眠之处,他们分别在1 986年"挑战者号"和2003年"哥伦比亚号"事故中遇难.上午10时许,"发现号"降落在华盛顿弗吉尼亚杜勒斯国际机场.之后,它将安置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成为永久性展品. 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所有航天飞机中机龄最大、服役时间最长的航天飞机,"发现号"可谓功勋卓著.自1984年8月30日首飞以来,"发现号"曾搭载宇航员240人次,完成39次太空之旅,累计飞行365天,绕地球5830周,飞行距离约2.38亿公里.  相似文献   

3.
资讯     
《科技潮》2012,(8):6-9
国际美国企业号航天飞机首次向公众展出2012年7月18日,观众在纽约参观"企业"号航天飞机。当天,退役的"企业"号航天飞机在纽约"无畏"号航母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出。"企业"号是美国航天飞机计划中的第一架原型机,一直被用来进行重返地球测试,但从未进入过太空。  相似文献   

4.
纪事     
《世界博览》2012,(3):9-9
正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降落途中解体,七名宇航员遇难,事后调查发现,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表面泡沫材料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是造成整起事故的祸首。这也是继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坠毁后,美国以及世界上最重大的航天灾难。  相似文献   

5.
7月4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结束了1981年4月以来的四次试飞.里根总统在祝贺航天飞机安全返航的仪式上强调,美国今后要把它的防御活动扩大到空间,并要求部署一种反卫星武器和改进预警系统,以防止(苏联的)核威胁.塔斯社随即发表文章,指责美国打算加紧制造和部署空间武器并进行空间战争.人们不难从双方的公开言论中看到航天飞机在军事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美国航天局透露内幕自1981年4月12日美国首次发射哥伦比亚5号航天飞机成功以来,几种航天飞机已在太空飞行了100多架次。除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升空不久爆炸,7名航天员在众目睽睽下被无情的烈火吞没之外,人们似乎还没有听到过航天飞机遭受火灾袭击的报道。其实,自1981年以来,在飞行中的航天飞机上曾发生过5起火警,虽然最终没有造成航天员和飞船的灭顶之灾,属于有惊无险,但回想起来,仍然让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人员胆颤心惊。航天飞机上本来也安装有烟  相似文献   

7.
李淑芳 《奇闻怪事》2012,(10):36-38
在第三太空时代,人类畅游星际空间或移居其他星球将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1957年10月4日,俄罗斯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第一太空时代的到来,这一时代随着航天飞机在2010年完成最后一次飞行而宣告结束。第二太空时代始于2004年12月,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公布了"征服宇  相似文献   

8.
<正>遨游太空,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但实际上,我们早已进入"太空时代"。1957年10月4日,俄罗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标志着"第一太空时代"的到来,这一时代随着航天飞机在2010年完成最后一次飞行而宣告结束。"第二太空时代"始于2004年12月,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公布了"征服宇宙计划:第二太空时代行动方案与第三太空时代宇宙方舟计划"。第二太空时代行动方案是美国人将于2020年再次在月球上进行太空行走,并于2037年首次在火星  相似文献   

9.
近期的军事试验据西方报道,从1982年6月至1984年10月,美国航天机在飞行中将做的重要军事试验有如下几项:1.试验低温红外辐射仪迄今为止,苏联已进行了41次截击卫星的试验并取得了几次成功.美国意识到,苏联研制截击卫星的目的是摧毁美国发射在近地轨道的各种军用卫星,特别是美国的航天飞机.美国在航天飞机上试验这种长波红  相似文献   

10.
《青年科学》2011,(8):20-20
美国宇航局“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7月8日发射升空,最后一次执行航天飞机任务。此行中,“亚特兰蒂斯”号将搭栽两位怪异乘客——iPhone和变异沙门氏菌。实际上,航天飞机史上的一些乘客要比这两位怪异得多  相似文献   

11.
搜新吧     
<正>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4月5日,搭载7名宇航员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点火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发现"号此行将为空间站运送重约8吨的各类物资。这次飞行的一大亮点是,在"发现"号的7名机组成员中,  相似文献   

12.
<正>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剧,虽然至今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但是,有证据表明,它的悲剧并非一天的疏忽造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隐患所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自从1981年4月24日第一次成功地发射至今,航天飞机每一次飞行都会因为掉落泡沫绝缘材料,或太空垃圾冲击而导致几十块防热瓦遭受损害或者脱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元月28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价值12亿美元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突然在空中爆炸,碎片掉到肯尼迪航天中心东南29公里的大西洋,7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噩耗传开,全球震惊。迄今为止,美国五架航天飞机即“挑战者”号、“企业号”、“哥伦比亚”号、“发现”号和“阿特兰蒂斯”号,共进行了24次成功的飞行。但是由于航天飞机是空间技术开发的新领域,在飞行中一般故障仍屡见不鲜。1981年4月10日首次发射时,由于计算机故障,倒数计时机构停摆,推迟到4月12日才发射成功。1981年11月12日第二次发射成功后,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燃料外溢和防热瓦需要更换的太多,原计划飞行5天,不得不在飞  相似文献   

14.
自1981年航天飞机首次执行空间运输任务近30年来,NASA的许多空间开发任务都是依靠航天飞机完成的。但是,航天飞机最终将会退役,不再使用。2003年航天飞机再次发生事故,使美国领导人强烈意识到,必须赶紧研制出新一代的载人太空飞船来代替航天飞机。现在使用的航天飞机不仅已经陈旧,而且运行成本也太高,已经成为制约空间开发活动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1998,(8)
阿尔法磁谱仪(AMS)搭乘美国" 发现号"航天飞机经过10天的成功飞行,于1998年6月12日下午2时安全返回肯尼迪空间中心。AMS在首次飞行中工作正常,比预料的顺利得多。经分析。表明AMS数据质量很好,能正确区分各种粒子,测量精度也达到了预期要求。……中国研制的永磁体,经受了起飞和着陆的考验,工作正常。在美国约翰逊空间中心参加了载有AMS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回收全过程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陈和生教授带回的  相似文献   

16.
尹怀勤 《天津科技》2008,35(2):12-14
北京时间2008年2月12日,经航天员太空行走,欧洲空间局研制的哥伦布太空试验舱被成功地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该舱是被2月8日发射升空的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送上太空的。2月10日航天飞机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为12日太空行走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此举标志着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又获得了一次重大进展,并因此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建站情况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科技潮》2007,(9):6-7
美国东部时间8月8日18时36分(北京时间8月9日6点36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搭载7名宇航员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这是近5年来“奋进”号的首次飞行,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第22次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2月11日,美军研发的X-37B迷你航天飞机已经在轨运行了一年时间,这款颇具争议的轨道飞行器很长时间没有出现了,美军通过X-37B验证了无人航天飞机在轨道运行的机制,本次任务也是X-37B的第三次试飞,到目前为止外界依然没有关于X-37B的确切信息。从X-37B的外观上看,其大小相当于一辆汽车,和小货车相当,  相似文献   

19.
《青年科学》2011,(8):19-19
2011年2月24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本次发射是“发现”号服役27年以来的第39次飞行,也是计划中的最后一次。完成此次任务后,它就将退役……  相似文献   

20.
航天飞机是20世纪80年代的“太空巴士”。在“阿波罗”成功登月后,美国于1972年正式着手研制航天飞机,并于1981年4月12日首航成功,它为人类的太空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美国现存3架航天飞机,它们是“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于1986年失事坠毁,另一架“哥伦比亚号”于2003年坠毁。本期我们介绍的是一架投掷式航天飞机模型,由于它的机翼比较大,所以投掷飞行的效果比较好,只要你制作正确,稍稍调试后都能作正常的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