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主产我国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云河等地,是长江流域速生用材、“四旁”绿化的重要树种。周口地区位于黄淮平原,广泛分布有低洼易涝的砂姜黑土、沙碱土等低产宜林地。自1979年以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川楝引种试验,采取营造小片丰产林、楝农间作、四旁植树,河、渠、路绿化等形式,累积栽植川楝500万株,已发展成为我区一个主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2.
金丝垂柳     
<正>金丝垂柳属亚乔杨柳科(如图),是最新选育的环保型速生树种。金丝垂柳是经过科学培育的雄性树种,不飞柳絮,尤其适合城市绿化。该树种适应性极强,耐水湿,短期水淹没顶不致死亡,喜光耐旱、耐寒,可在气温摄氏零下40度地带正常生长。速生性强,当年插穗可生长25米~3米,树径可达2厘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化应该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从外购买的树种为辅,以新优稀特为点缀的百花齐放的综合发展格局,充分体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多样性,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在园林绿化中有着悠久历史的一些乡土树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且广为人知,倍受人们喜欢。乡土树种还具备了一些其他绿化植物无可比拟的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优良性和独特的优越性,如生长适应能力强、地方特色显著、栽植管理方便、性能价格比高等。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新乡市的乡土树种,介绍了新乡市乡土树种的种类,以及乡土树种在新乡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及思考,为乡土树种在新乡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出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白榆Ulmus、Pumila L又名家榆、榆树。它生长快、材质好、分布广、适应性强。为东北、华北、西北和淮北广大平原地区“四旁”绿化林,为用材材、防护林和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对白榆进行遗  相似文献   

5.
泡桐萌芽更新造林技术及效益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刘玉礼,赵蔚,汤险峰周口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董启元,刘中山商丘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刘奠基许昌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刘心诚,张文健泡桐是我省主要绿化造林树种,生长快,材质好,经济价值高。利用泡桐的强萌芽性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正> 在建设高度文明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被率,建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一项有益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事业,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建国以来,我省植树造林面积很大,平均每年造林约210多万亩,累计造林绿化面积6000多万亩;四旁植树60多亿株,为全国各省之冠。  相似文献   

7.
<正> 一、农田林网型。此类型以道路、河渠为基础,将农田分割成网格,周围栽上适宜树种,形成农田林网。树种选择应以适应性强、抗风能力强和生长快为主要标准。树种配置可选用单一树种或两个以上树种,可单行栽植或双行、多行栽植。网格大小,一般  相似文献   

8.
<正> (一) 随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以及其它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把平原绿化推上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我国农村平原最集中的华北平原八省、市,历年来已经建设农田林网的耕地面积达116亿亩,占这个地区耕地总面积的45.7%;农林间作面积476万亩,占适宜间作面积的57.7%;成片造林面积达3277万亩,四旁植树49亿株,林木复盖率由建国初期的2%提高到10.7%。予东平原已有30多个县形成上千万亩点、片、网、带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平原绿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就整个平原绿化来说,“达标”只是平原绿化的开头。目前平原绿化的主要形式是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主要树种是杨树和泡桐,四旁树主要是杨、榆、槐。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69杨不仅易繁殖,而且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效益高.但是在栽植过程中,往往因苗木大,缓苗时间长,容易遭到病虫害侵袭,特别是在天气干旱年份或在地下水位低的风沙地,常会造林失败,造成巨大损失.另外,原来生产中常用的"五大一深"栽植方法,不仅挖坑工作难度大,栽植时用水多,而且因土壤墒情被破坏,加大了栽后管护投入.我们通过多年试验和总结,取得了成功的插干造林经验,不仅投入少,成本低,而且成活率高,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正> 雪松为世界最著名的五大园林树种之一,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栽种最多的骨干树种,主要采用播种和扦插育苗。雪松播种育苗应抓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1.整地。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圃地,初冬将其深翻,同时,每亩地施入饼肥2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 2.作床。早春2月,将圃地挖沟作床,一般亩床长8~10米、宽1~1.2米、高0.3米,中间稍高,四周略低。为使播  相似文献   

11.
<正> 垂柳系速生树种,成型快,春、夏、秋三季树态婀那多姿,冬季大雪后树枝晶莹剔透,别有一番景致,实在是一种优良的行道树树种。但近几年笔者发现天牛害虫对垂柳危害严重,5-6月份甚至造成树叶大量脱落,好似深秋时节。现将垂柳害虫天牛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形态特征。为害垂柳的主要是天牛中的光肩星大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成虫体长17~39毫米,漆黑色,带紫铜色闪光,前胸两侧各有一突起,前翅壳上有10多个白色斑纹。  相似文献   

12.
<正> 林场培育速生树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采取必要的农业措施,增加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芬兰等国家都在研究短期内生产纤维造纸及板材工业所需木材原料的可能性。它主要建立在加速培育密植的轮伐期为1—5年的造林树种的基础上。如杨树便是其中之一。西德在研究Aigeiros(黑杨)和Tacamahaca(青杨)杂交组合的17个无性系人工林在三年培育期内获得木材原料。栽植方式为0.3×1.5米,土壤气候条件为:海拔115  相似文献   

13.
<正> 我省现在约有1000多种(或品系)杨树,主要有毛白杨、小叶杨、沙兰杨、意大利杨等。因其树干高大,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群众喜爱,是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造林树种。积极开发杨树资源,大力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和以造纸为主的综合利用对实现我省的经济翻番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开发我省杨树资源的意义我省现有杨树约6亿株,作用很大。不但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城乡,美化环境的巨大生态功能;而且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是植物体内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酶,它在逆境的环境条件下活性增大,含量增高,对逆境环境具有一定的抗逆作用。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法,对在工业废气—SO_2空气污染环境下生长的北方常见绿化树木叶片测试可如:工业废气—SO_2的空气污染,可使在其逆境下生长的树木体内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增大,含量增高,并随其污染时间的延长而相应地增加。但是,不同的树木增加的幅度大小不同,所测试的四种树木中,白榆(Ulmus Pumila)增加的幅度最大,其次是白蜡槭(Acer negundo),再次是中东杨(Populus berolinensis),而旱垂柳(Salixmatsudana f pendula)增加的幅度最小。这表明:对工业废气—SO_2空气污染的抗逆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白榆、白蜡槭、中东杨、旱垂柳。  相似文献   

15.
<正> 发展速生丰产林,实行集约经营,定向培育,可大大缩短林木生长周期,然而营造速生丰产林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科学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平原地区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技术问题,主要是适地、适树以及配套技术措施等。一、树种的选择树种选择的恰当与否,是营造速生丰产林成败的关键。我省地处中原,属于中纬度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水热条件优越,适于多种林木生长。因此,在选择速生丰产林的当家树种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所选用的树种能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真正达到适地适树;2.所选树种必须能达到速生  相似文献   

16.
王丹 《河南科技》2013,(10):214
杨树在我国分布很广,东北、华北都有分布。不论是用材林,还是营造防护林,主要的造林树种都是杨树。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不断扩大杨树造林面积,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就是我国。杨树生长速度快,成材早,适应性强,轮伐期短,容易繁殖,在短期内发展杨树是解决我国木材短缺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近三年全省人工造林、更新成效据1988年第三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全省荒山荒地面积为2400万亩,其中80%面积约2000万亩适宜植树造林,按照《河南省十年造林绿化规划》(1989-1998)和省与市、地鉴定的绿化责任目标统计,我省每年人工造林、更新面积约200万亩(扣除飞播面积)。 (一)林业部对我省人工造林、更新成效核查情况根据《1989-2000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要求,林业部于1989年、1990年两次对我省25个县上一年度人工造林、更新上报面积进行了抽样核查。  相似文献   

18.
油松种子园的建立和经营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河南省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育苗、造林用种量大。由于种子不足,影响造林计划的完成。又由于种源不明和负向采种,用种品质差,致使造林成活率低,林木质量差。因此改善油松用种状况,是急待解决问题。一、种子园营建技术 (一)优树选择标准、方法优树是指在相同立地条件和经营措施完全相同的同龄林中,生长和遗传品质特别优良的单株。而优树选择就是从基本种群内,根据育种目标,按表型进行单株选择,并从  相似文献   

19.
王鹏 《河南科技》2008,(6):44-45
<正>现实中公路灰暗的硬质设施,唐突的深入绿意盎然的原野中,经常形成不调和的景致,并会造成景观的阻隔不连贯。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中屡见不鲜。针对这一现象,通常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在边坡、护坡道或者排水沟外侧等适宜绿化的地段进行绿化栽植,将公路尽量的融入到当地景观中,加强景致的特色。但缺少景观规划设计的措施,往往仅仅能起到缓和的作用,有时不良的栽植甚至造成相反的效果。高速公路具  相似文献   

20.
泡桐高干壮苗的培育西华林场叶艳涛长期以来,泡桐做为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农桐间作、农田林网及“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在改善生态条件、保证农业增产、提高木材产量方面起到极其明显的效益。但泡桐生长具有假二叉分枝的特点,主干不能直接向上延续生长,往往所植苗高即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