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前寒武纪沉积地层多因地质时代久远而受到过变质作用的强烈改造,因而沉积作用过程研究难度较大且较为薄弱。以详细的野外地质剖面测制工作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分析,通过野外岩石类型鉴定、沉积构造鉴别及室内岩相古地理综合分析等,发现太行山中南段长城系赵家庄组发育陆相→海相的沉积岩相组合,主要形成环境为冲积扇相→潮坪相,地层顶底界线清晰,易于识别。赵家庄组完整的地层层序可划分为4段,包括粗碎屑岩层、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层和叠层石藻礁层,岩石类型丰富,地层沉积特征明显,具有明显的沉积环境指示作用,可以作为地质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前寒武纪沉积环境及早期古生物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2.
寒武纪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是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纪之前的地层的动物化石较少,而在寒武纪的地层中,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动物化石,有的古生物学家甚至认为动物各门的祖先在这个时期都已出现,称为“寒武纪物种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寒武纪动物群是1909年在加拿大发现的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1984年在云南澄江发现的寒武纪动物群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尹赞勋提出的地球历史发展的两大阶段:天文时期与地质时期,并同意废弃隐生宙与显生宙。本文着重讨论了生物的发展,从无机到有机,到蛋白质,到细胞,到后生动物的阶段性。建议地质时期代的划分,根据生物发展阶段特征,前寒武纪划分为无生代、隐生代、始生代与原生代。另把古生代下限延至900Ma,包括震旦纪。小壳动物应归属震旦纪,而不是寒武纪。  相似文献   

4.
王曰伦(1903—1981年)是著名地质学家、我国前寒武纪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对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初步确立西南地区早寒武世地层层序和与震旦系的分界;初步奠定了五台山区早前寒武纪构造地层基础;参与发现、命名和进一步证实“蓟县运动”的存在,正确解决了华北震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问题;最早发现南北震旦系属同名异纪的上下关系;为全国各地上前寒武系划分和对比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坚持实践和创新的楷模。  相似文献   

5.
李增  任文秀  董国强 《甘肃科技》2012,28(1):43-45,53
甘肃武威寒武纪大黄山组的时代归属一直模糊不清,通过对武威市西小井沟的寒武纪地层实测剖面的详细研究,首次在大黄山组剖面20层二云石英片岩和10层砂质绢云母板岩中采集到疑源类化石:具穴原始导管(Prototracheites porus)、光面球藻(未定种)(Leiosphaeridium sp.)、连球藻(未定种)(Synsphaeridium sp.)、多角片藻(Laminarites polygonalis)和不规则网关残片(Retinarites irregularis).这些化石组合是我国南方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中常出现的有机质碎片,更偏向早寒武世.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甘肃武威寒武纪大黄山组的时代应为早寒武世.  相似文献   

6.
四川冕宁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岩的地球化学及其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冕宁龙黑木地区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岩可分为碎屑沉积变质的黑云斜长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及化学沉积变质的大理岩等两类。  相似文献   

7.
一、绪言地质学家对于西面区红层时代的划分和地层对比的意见,分歧很大。特别是对于云南的红层所谓禄丰统的时代,有的把它作为二迭三迭纪,有的把它作为三迭纪,有的把它作为侏罗纪或白堊纪源?938年卞美年在禄丰红层中发现恐龙化石之后,杨钟健研究这些恐龙认为是上三迭纪的化石。卞美年因此把禄丰地区的红层分为两部,下部称  相似文献   

8.
周鼎武,陕西丹凤人,生于1948年12月。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并留校任教。曾任地质系副主任。现任地质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岩石学报》编辑委员会编委。他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的教学与研究,先后讲授过地质力学、构造地质学、板块构造学、变质构造解体、显微构造学等课程。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从事前采武纪地质和造山带地质研究。他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完成了国家重点项目“河北许昌富铁矿会战区基础地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北地块南部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北秦岭前家武纪构…  相似文献   

9.
湘西民乐地区沉积了一套新元古代马底驿组-寒武纪纽芬兰世牛蹄塘组的浅变质板岩类,地层倾角为10°~20°,南东向倾向,层理发育。为了探讨该区的浅变质板岩类的原岩特征和原岩形成时大地构造环境,本文采用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对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板岩类稀土元素总量REE,轻、重稀土比和Eu,Ce的异常与沉积岩基本一致,表明了民乐地区板岩类的原岩与沉积岩近似。由ΣREE-La/Yb图解和稀土元素特征与不同大地构造背景沉积岩的稀土元素特征比较,得出变质板岩类的原岩为沉积的碎屑物质(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泥岩和杂砂岩)形成沉积岩,大地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0.
阿中地块南缘晚元古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中地块南缘晚元古代索尔库里群基性火山岩与滨浅海相细粒陆源碎屑岩、成熟度较高的石英砾岩和碳酸盐岩共生,这套火山-沉积岩发生浅变质强变形作用改造,其形成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基性火山岩为大陆裂谷拉斑玄武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上覆岩系--碳酸盐岩中含大量小型叠层石,通过区域对比证明该套地层时代为晚元古代青白口纪,其沉积建造、岩相古地理环境与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同时代地层特征相似,说明青白口纪时南、北塔里木就有了统一的盖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