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晓明 《科技信息》2009,(12):303-303
灯芯绒织物是由一种系统的经纱与两种系统的纬纱相互交织而成的。两个系统的纬纱在织物中的作用不同。其中一个系统的纬纱与经纱交织形成固结毛绒和决定织物坚牢度的地布,即地纬;另一个系统的纬纱也与经纱交织,但以其纬纱浮长线覆盖于织物的表面,而在开毛工序中,其纬纱的浮长线被割开,经过后处理形成毛纬即绒纬。所谓1:3灯芯绒即指地纬与绒纬排列比为1:3。在织物特数、密度、组织相同的情况下,地纬与绒纬的比值大,则毛绒密度大,织物柔软性好,保暖陛及绒毛外观质量均能得到改善。但排列比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比例过大,会使纬向强力降低,影响织物的内在质量。一般地,绒纬排列比为1:2、1:3为最多。  相似文献   

2.
外部压力对液体在织物间传导有很大的影响,较高的压力能触发液体在织物间传导的发生.至于外部压力对织物间液体传导速度的影响,则存在一个压力最佳值,在最佳压力值下,织物间液体的传导最快.湿层织物初始含水量高则明显地增加了织物间液体的传导量.由于单面毛绒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毛细管尺寸,当干层织物的光面与湿层织物的光面和毛面分别接触时,液体在织物间发生转移,传导量前者大于后者;当干层织物的毛面与湿层织物的光面和毛面分别接触时.织物间没有液体转移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
许天玉《关于丛林的线形咏叹》三维系列织物之一——《有梦》2010蒲公英立体毛绒组织——全部为单边,通过局部加减针一次编织成半椭圆型,正面立体,反面平面。  相似文献   

4.
外部压力对液体在织物间传导有很大的影响,较高的压力能触发液体在织物间传导的发生。至于外部压力对织物间液体传导速度的影响,则存在一个压力最佳值,在最佳压力值下,织物间液体的传导最快。湿层织物初始含水量高则明显地增加了织物间液体的传导量。由于单面毛绒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毛细管尺寸,当干层织物的光面与湿层织物的光面和毛面分别接触时,液体在织物间发生转移,传导量前者大于后者;当干层织物的毛面与湿层织物的光面和毛面分别接触时,织物间没有液体转移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5.
以PAN-ACF为绒毛,真丝电力纺、涤纶乔其、富春纺3种织物为基材,采用静电植绒方法,研制出PAN-ACF静电植绒织物,并测试其拉伸性能、植绒牢度和洗后外观.结果表明,在绒毛长度0.5mm、粘合剂A:B=1.7:1、静电场电压50kV、焙烘温度1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真丝电力纺基材的植绒效果最好,富春纺基材次之,涤纶乔其基材较差;PAN-ACF静电植绒织物的植绒牢度良好;除涤纶乔其基材外,其余基材植绒织物的经纬向断裂强力和洗后外观均达到了优等品标准.  相似文献   

6.
毛织物起毛整理后外观会有很大变化,因此,用于毛织物设计的CAD系统必需具有模拟起毛织物表面状态的功能。本文阐述起毛织物CAD系统模拟起毛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决定织物表面起毛状态的几个因素,提出了独特的模拟方法。介绍了织物起毛状态模拟中起毛.点位置决定、起毛纤维的颜色决定、起毛纤维的形状和长度决定、起毛纤维的方向控制、毛绒密度控制等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用计算机图像模拟方法模拟了生产过程中起毛后整理对毛织物外观产生作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兔毛是目前最好天然纤维,织物具有软、轻、暖、含脂低(0.85%)、可塑性强等优点。由于技术水平关系,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是兔羊毛混纺织物。而纯兔毛制品毛感柔滑,绒毛飘逸,立体感强、穿戴在身更显得潇洒大方、据有关行家认为,开发纯兔毛织物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织物绒毛的自动检测中,深度信息是使毛球与织物表面分离的关键信息。基于"显微光学切片"的思想,通过显微镜采集织物表层的同轴序列多焦面图像,并利用聚焦程度获取织物表层各点的深度信息。将序列图层经去噪平滑处理之后,沿图层深度方向搜索各平面点(x,y)的成像最清晰位置z,投影至灰度空间之后建立织物表面及绒毛的深度图像。提出了新的清晰度评价标准——基于自适应区域选择的梯度方差算法,并将此方法与3种传统清晰度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法不仅能正确测量像素点清晰度,而且抗噪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西藏古建筑中装饰织物的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火源对20种西藏古建筑中典型装饰织物和4种纯涤、纯棉和涤棉织物进行了燃烧试验,研究了其燃烧行为;利用极限氧指数(limiting oxygen index,LOI)和垂直燃烧(vertical burning,VB)方法对这20种织物的燃烧性能进行了测试,判定了燃烧级别,分析了材质的影响,并对4种纯涤、纯棉和涤棉织物分别在拉萨和合肥同期进行了LOI和VB对比测试,探讨西藏高原环境对装饰织物燃烧性能的影响;利用锥形量热标准化测试研究了部分代表性织物的对火反应特性,分析了材质、厚度等织物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古建筑内大部分装饰织物为易燃可燃物(LOI≤20),材质以丝质天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为主,遇火后即发生复杂明火燃烧现象;西藏低氧低压条件已能充分支持织物的实尺度燃烧,虽织物燃烧速率降低,燃烧时间加长,但局部燃烧加剧,火焰体积加大,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纤维素织物热释放速率普遍高于以动物毛绒或丝质材料为主体成分的织物,且织物厚度越大、组织越致密、结构越复杂,热释放速率往往越大.  相似文献   

10.
棉纤维织物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而防缩、防皱又是高质量棉纤维织物的基本要求,该文讨论了试用树脂整理法克服棉纤维织物的缩、皱问题。  相似文献   

11.
牦牛毛绒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牦牛(Bos grunniens)的被毛由绒毛、粗毛和两型毛组成。牦牛绒是毛纺工业的优质特种原料。牦牛毛绒和羊毛由角蛋白质组成,组成角蛋白质的是各种各样的α—氨基酸,氨基酸的组分与毛纤维的物理特性有密切联系。据金曼达夫等(1983)研究,内蒙古细毛羊羊毛的含硫氨基酸少,其强伸度较澳毛为低,品质较差。我们结合牦牛生态的研究,进行了牦牛毛绒的氨基酸组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产毛和产绒是牦牛的特异经济性状。作者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2岁九龙牦牛的9个主要体尺和毛绒品质性状与毛绒产量的关系。结果初步表明,绒长、毛长、体高和胸围是决定个体毛绒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鹅毛、鸭毛是冬季服装的高级填充料,也是国内外市场上紧俏物资。过去一直沿用杀后烫毛一次性收集鹅鸭毛绒,这样取得的毛绒质量不高,价格低。活拔鹅鸭绒不仅方便、经济,而且产值比烫毛提高40%左右,毛绒质量好,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据一些地方经验,一只3—4斤重的白鹅,每年拔下的毛绒可以收入30—40元;一只2.5公斤重的白鸭,每年可收入25元左右。活拔鹅鸭毛绒的技术介绍如下: 1.鹅鸭品种的选择:以白色种鹅、种鸭最佳;在它的休产期把毛绒拔下来;若是利用肉食的白鹅、白鸭拔毛,需饲养3个月可以拔取毛绒,过40天左右再拔1  相似文献   

14.
毛绒填充玩具外形可爱,柔软,深得儿童的喜爱。毛绒填充玩具的质量对儿童的保护很重要,针对毛绒填充玩具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从来料控制、半成品控制、成品控制等三个方面质量控制策略与实践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黄星星  夏蕾 《科技信息》2010,(30):I0103-I0104
本文对织物仿真性研究的发展与现状进行综述论述,首先论述织物虚拟仿真所影响的各个领域,着重是织物虚拟仿真对生产商的利益及织物虚拟仿真对消费者的利益。其次是论述织物虚拟仿真的研究:从织物虚拟仿真的早期研究到织物虚拟仿真的中期研究至织物虚拟仿真的近期研究。近期研究中先是论述一些相关学者的有关研究再论述织物虚拟仿真的研究核心,也对中国对于织物虚拟仿真的研究现状进行描述。最后是对织物仿真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起球对兔羊毛针织物损伤的影响。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掉毛和掉球从兔羊毛针织物表面移去了大量纤维,造成织物损伤。用球的增长机理解释了起球大大超过初始绒毛量的现象,从而说明起球不只是影响兔羊毛针织物的美观,更是一种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7.
大闸蟹系我国高等甲壳动物,因其两螯钳上密生绒毛,故又称为中华绒毛螯蟹。大闸蟹作为水产珍品,以其独特、鲜美的口味,丰富的营养,广谱的食性,养殖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具大的市场潜力和很高的经济价值而驰名大江南北,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的钟爱。养殖大闸蟹一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二是养殖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饵料来源广、养殖技术简便,在池塘、湖泊、水库、河流、稻田等水域均可养  相似文献   

18.
兔毛织物属中高档产品。由于它具有手感滑爽,轻柔美观和保暖性好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市场上的兔毛织物,都是与羊毛等其它纤维混纺而制成的。这是因为兔毛纤维表面异常光滑,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差,纯兔毛不但难纺成毛纱,成品穿着时也极易脱毛。  相似文献   

19.
根据牦牛绒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利用带有红光(660nm)和蓝光(470nm)的干涉滤光片的偏光显微镜观察牦牛绒在漂白处理后红、蓝干涉色的变化,发现预处理过程中FeSO4用量以及氧化过程中H2O2用量与牦牛绒干涉色变化有一定规律。实验表明,将脱色毛绒干涉色的红蓝比与漂白浴中的FeSO4用量或H2O2用量作图时出现一最大值。此最大值恰好与要求毛绒产品强力下降较少(与原毛绒相比)及白度较好的条件相符。因  相似文献   

20.
在日用化工领域,香味织物很受消费者喜爱。因为鲜艳夺目的纺织物加上香味后,犹如锦上添花。它的出现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香分子一般是分子量小,容易挥发,直接加在织物上后,留香时间短。特别是在织物洗涤过程中,需要加入肥皂、洗衣粉等表面活性剂,容易将香味洗脱。为此,留香时间和香味分子的洗脱,是大家研究的中心问题。 笔者在用吸附渗透法、油腊固定法等对织物进行加香处理探索的基础上,从1992年开始,研究用香料微胶囊对毛巾进行处理,制出了可耐洗10次以上,放置可留香一年的香型毛巾。经洗涤试验表明,只要毛巾表面涂固的微胶囊不完全破坏,就会持续散发香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