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全球变暖的速度正在加快,这是人类工业革命以来不可持续的做法对环境破坏产生的恶果.气候智能型农业对全球继续变暖的减缓、适应和粮食不安全的问题,提供了相关的能力建设、方法指导和推广措施建议.气候智能型农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重大影响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受益,国际社会承诺对粮食安全、适应和减缓的目标加大投资,从而解决农业问题,特别是推广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技术.  相似文献   

2.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受自然规律的制约,还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田生态系统被认为是影响气候变暖和全球碳水循环的重要因素,农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变化特征的研究对于探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碳水循环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草地是我国最重要的两大草地生态系统.尽管二者在植被类型、物种组成、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同样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巨大威胁.针对草地生态系统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国内多个研究单位分别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草原开展了一系列的草地原位控制实验.本文主要从模拟增温、模拟降水变化和模拟氮沉降三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在这两类草地生态系统中开展的全球变化控制实验的结果,以期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全球变化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产品,构建可以独立核算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型对科学评价区域农业状况有重大意义.该研究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基于能值投入、产出及综合评价性指标的农业生态系统SD模型,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状况及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同时对系统进行灵敏性测试.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及产出均呈持续增加趋势,但系统可持续性能逐年降低;(2)黑龙江省过度依赖种植业及畜牧业,导致区域生产力稳定性的波动降低;(3)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对自然因素的响应较弱,对人为因素的响应较为明显,可知人为因素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系统影响较大.该研究为黑龙江省今后农业投入产出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碳浓度迅速升高,而农业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碳排放源之一,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保持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云阳县为例,在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低碳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及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贫困山区多年来的气候、生物和森林生态系统、土地资源等资源环境变化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贫困山区资源环境系统正经历一个动态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一动态变化以各种自然灾害明显增加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文从系统平衡、森林生态系统的气候效应以及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等方面阐述了贫困山区资源环境系统失衡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并提出这一类型区农业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广大的农业地区,不仅提供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农业产品,而且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服务.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成直接和间接功能,并从农产品生产、观光旅游、调节大气、水土保持、环境净化和养分循环6个方面对其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宜昌市嘉馥农场,分析农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评价体系,评估其生态系统在现有生产模式下的服务等级强度.结果显示,嘉馥农场的直接服务功能评价分数为0.81,等级为"非常好";间接服务功能评价分数为0.763,等级为"较好";综合整体的服务功能分数为0.779,等级为"较好".农场的循环农业模式对农场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增长有很大促进作用,直接价值评价分数高于间接价值的评价分数.结果建议,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是提高农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如今全球的环境问题和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能够可持续发展农业,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发展低碳农业,把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看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包含了技术运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技术创新、技术服务四个方面.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对于绿色低碳农业来说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创新体制不健全、政策制度不全面、应用主体观念弱、技术总结体系不完善、推广组织结构不正确等多个问题.因此,为了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要以政府主导干预为中心,不断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组织、加快农村土地交互改革、加强农业金融制度完善和对外合作这五个方面,从而进一步推进低碳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藏自治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益核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受气候和地形的限制,畜牧业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草地,因此草地生态系统的建立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理清西藏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变化量,明确草地生态系统在西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和净化大气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按照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指标要求,利用成本代替法等对2007和2014年西藏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损益进行核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7和2014年西藏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四项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分别为19 790.326亿元和21 709.284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涵养水源价值量和固碳释氧价值量增加最大,分别占增加量的64.7%和22.0%.根据西藏自治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益核算研究结果可为西藏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80—2005年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及可持续性进行趋势分析,弥补了只通过单个年度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能值研究的不足.分析结果表明,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值投入在2000年后呈下降趋势;总能值产出1980—2005年的25年中,年均增长约2.7%,其中畜牧及饲养业1990—2000年的年均增长比率达6.7%.在经济效益方面,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净能值产出率由1980年的1.08上升到2005年的2.07.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环境压力一直保持在合适水平,可持续性较强.怀化市在发展农业经济中,应进一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重点扶持和发展以畜牧和饲养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同时应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11.
广西石山地区气候资源评价及其绿化后对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广西石山地区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探讨植树绿化对石山地区的气候、地表水份平衡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气候的角度提出石山地区综合治理的基本模式和途径。文中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石山地区光、热、水、干旱、洪涝等气候因素的时空变化特征,估算了石山地区气候—土壤生产潜力,为石山地区综合治理和开发提供有关气候源方面的资料和依据。文中还建立了一个土壤—植物—大气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绿化后可能造成的气候和水份平衡的变化进行了估算。该模型对农业气象学、水文学等领域中的许多问题均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驱动因素。气候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稳定持续的供给水平深刻影响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已有研究成果,全面系统总结了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生态系统服务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影响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分析认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应在不同尺度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特征的影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类型识别及其空间格局特点分析,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规划,小尺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可以深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驱动机理研究,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重庆市北碚区农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了农林经生态结构的层次,提出了重建防护林生态系统的系统目标.从农林经三者相互依存和促进关系、实际生态条件、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群众基本生活和建设现代化农业需要等方面综合考虑,设置了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制定了北碚区防护林生态系统中农林经最佳生态经济结构模型,并对模型计算出的优化方案及其结果进行了分析;预测了防护林生态系统未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态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依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及数据的可获得性,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方面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7个城市之间生态系统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合肥及沿江地区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较好,两淮地区、蚌埠、安庆等工业城市次之,皖南地区及皖北宿州等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欠佳.  相似文献   

15.
以地处雷公山腹地的贵州省雷山县方祥乡雀鸟苗寨为典型案例,运用聚居空间剖析及聚居空间重构模式研究途径解构了雀鸟苗寨聚居空间选址及其聚居规模核心在于田(土),即以田(土)为中心,以山、水为骨架.通过实地调查和数理分析,得出雀鸟苗寨纯农业型农户占77.37%,兼业型占5.84%,非农型占16.79%;农户宅基地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兼业型(121.25 m~2)、纯农业型(102.03 m~2)、非农型(101.96 m~2).针对雀鸟苗寨聚居空间存在问题,提出了以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为出发点,通过对外部环境要素空间重构,提升苗族同胞的"乡愁"记忆和打造苗族村寨的"理想家园".认为雀鸟苗寨农户应充分发挥宅基地多功能性,发展现代种养殖业,构建了庭院多功能垂直叠加型和偏平排列型两种农户宅基地庭院空间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广东地区气候变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比广东15世纪末至19世纪末即LIA期间的气象灾害、战乱、人口发展等几方面的数据,研究了明清时期气候变冷对广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衰退、生态环境的恶化、战乱和农民起义的增多、人口发展的减缓以及瘟疫次数的增加,都与气候变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指出,气候变冷的各个可能的影响结果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严重阻碍了明清时期广东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我国近年来关于水稻阶段发育的研究,已有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和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进行,并已有报告[1][2][3][4],这对于我国今后稻作的选种和栽培上,都有实践的意义。根据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农业生产的要求和农业集体化的发展,对于水稻方面,就四川的情况来说,有如下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8.
试论农业生态气候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热量和水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现有的农业生态气候工程。  相似文献   

19.
以吉林省朝阳镇为例,基于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三方面的评估结果,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将朝阳镇划分为城镇中心经济区、农业种植生态区、林特生态区和水源保护区4个环境功能区.针对各环境功能分区的环境特点和发展要求,提出各环境功能分区的环境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20.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从单一的产业模式发展为综合化产业模式,并且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逐渐应用到农业产业中以满足当前社会生活的需求。互联网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通过将其与传统农业结合在一起,衍生出“智慧农业”的新产业,有效地改变了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生态系统功效失调等问题。因此,以Java Web为基础,对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此来为物联网的应用以及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