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羊肉和虾两种发物对已激发过敏的致敏豚鼠模型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取卵白蛋白、氢氧化铝溶于生理盐水中,在豚鼠两后腿各肌内注射0.5 m L。两周后卵白蛋白超声雾化吸入攻击1 min,造已激发过敏的致敏豚鼠模型。豚鼠背部开直径2 cm圆形全层皮肤切除创面,对豚鼠用虾和羊肉匀浆进行灌胃。创面切片染色后观察各组炎症细胞。结果创伤后1 d羊肉组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细胞计数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后1 d虾组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细胞计数有非常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创伤后3 d、7 d羊肉组、虾组与对照组炎症细胞计数无显著差异。结论羊肉、虾对已激发过敏的致敏豚鼠模型伤口愈合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鼠一次静脉注射奥硝唑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奥硝唑7d,记录死亡率。结果:奥硝唑LD50为1073.96mg/kg.结论:奥硝唑LD50相当于临床拟用日剂量75.2倍,可安全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比较生产场地变更前后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对新西兰白兔肌肉的刺激性和豚鼠的全身过敏反应,评估生产场地变更后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动物安全性。方法采用两个生产场地各3 批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其对新西兰白兔肌肉刺激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将12 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 只,雌雄各半。两个生产场地均设佐剂对照组和森脑疫苗试验组,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分别于左、右侧股四头肌肌内注射佐剂和森脑疫苗。临床观察至第3 天解剖。大体剖检、常规病理制片、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显微摄影记录。全身过敏试验取豚鼠6只,每只腹腔注射0. 5 mL,间日一次,连续3 次,每日观察每只豚鼠的行为和特征。首次致敏和激发前称量每只豚鼠的体质量,然后分成两组,每组3 只,分别在第一次注射后第14 日及第21 日静脉注射供试品1 mL,观察30 min。结果注射森脑疫苗后,有与佐剂对照组相似的肌肉刺激性损伤。生产场地变更前后,注射森脑疫苗局部肌肉组织的病理改变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生产场地变更后森脑疫苗与生产场地变更前森脑疫苗效力相同,具有可靠的动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成分奥硝唑制剂在根管内封药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149例,根管内封入奥硝唑氯霉素地塞米松糊剂,对照组151例,根管内封入奥硝唑糊剂,封药1次后7 d复诊,对不同成分奥硝唑制剂的根管消毒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根管封药1次符合根充率实验组为90.60%,对照组为80.7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硝唑氯霉素地塞米松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能够减少根管消毒的次数,加快根管治疗术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评价偏碱性恩诺沙星注射液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选择25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和偏碱性恩诺沙星注射液1.75、5.25、8.75、17.5,mL/kg剂量组,每组50只连续给药3,d。停药7,d后,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病理学组织观察,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得出结论为偏碱性恩诺沙星注射液按临床推荐剂量1.75,mL/kg给药,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鲜地龙平喘活性蛋白可能致敏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鲜地龙平喘活性蛋白时人体是否具有致敏性。方法 以豚鼠过敏反应症状为评价指标,观察豚鼠给药后的反应。结果 大剂量口服给药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症状。结论 口含服鲜地龙平喘活性蛋白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可以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将雌雄各半的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5,mL/100,g、0.75,mL/100,g和0.325,mL/100,g 3种剂量的小白菊注射液给药组,每组20只,连续35,d腹腔注射,进行小白菊注射液的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给药直至35,d均无死亡,3个给药组大鼠体重、进食量、脏器系数、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小白菊注射液在1.5,mL/100,g、0.75,mL/100,g和0.325,mL/100,g剂量下连续腹腔注射35,d对SD大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铅对出生后7~21 d大鼠海马的损伤以及应用维生素C后的影响,探讨了维生紊C的保护作用.将健康1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铅染毒组,维生素C给药组及生理盐水组.铅染毒组、维生素C给药组每组各18只,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共42只.铅染毒组生后6 d起每天7.5 mL·kg~(-1)腹腔注射浓度0.05%的醋酸铅,维生素C给药组出生后6 d起每天按相同剂量醋酸铅注射的同时5 mL·kg~(1)(125 g·L~(-1))维生素C灌胃;生理盐水组生后6日起每天腹腔注射7.5 mL·kg~(-1)灭菌生理盐水.各组于出生后第2、3、4周取材.测量血铅,分别进行Bel-2、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Fluoro-Jade B荧光染色,并作平均光密度分析.通过对各个时间段每组血铅测定,可得维生素C给药组血铅含量为(2.395±0.974)μmol·L~(-1)低于铅染毒组(3.164±1.481)μmol·L~(-1).Bel-2铅染毒组海马区阳性细胞表达少于给药组(P<0.01),而Bax多于给药组(P<0.01),Flouro-Jade B铅染毒组海马区阳性细胞率明显多于给药组(P<0.01).此结果提示维生素C可降低染铅幼年大鼠的血铅浓度,并具有一定抗海马细胞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建立符合人类诊断标准的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取6-8周龄的Wistar大鼠27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模型组(n=12)和对照组(n=12),另有3只空白大鼠用于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模型组以卵清蛋白(OVA)作为变应原辅以氢氧化铝佐剂进行腹腔注射,完成基础致敏;之后用2%OVA生理盐水进行鼻内激发。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OVA。模型组基础致敏阶段完成后,PCA(+),证明IgE产生;鼻内激发阶段完成后,各大鼠行为学评分均5分,出现喷嚏、鼻痒、流清涕等典型症状,鼻粘膜病理切片HE染色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照组无上述变化。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符合人类诊断标准的可重复的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1.
运用鸡卵蛋白致敏和反复诱喘的哮喘豚鼠模型,将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高剂量和低剂量组5组,观察太子健II对其血及气道内嗜酸细胞浸润和血中白介素-5(IL-5)、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子健II可减少哮喘豚鼠血及气道内EOS浸润,降低血中白介素-5(IL-5)和ECP的水平.说明太子健II可以减轻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具有一定的抗哮喘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速眠新Ⅱ与戊巴比妥钠对实验用白香猪麻醉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速眠新Ⅱ对实验用白香猪的麻醉效果。方法将30头成年实验用白香猪随机分为三个组,A组为速眠新Ⅱ组,B组和C组为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不同比例复合麻醉组。观察诱导期、维持期、苏醒期,监测动物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结果A、B、C三个组的诱导期分别为(11.4±7.85)min(、122.7±42.82)min和(47.8±46.04)min;维持期(5.7±2.51)min(、104.4±27.68)min和(85.9±92.64)min;苏醒期分别为(4.7±2.83)min(、122.8±19.5)min和(102.1±59.62)min。三组动物体温从给药开始至苏醒在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三组动物的呼吸频率均表现为给药后10 min至90 min缓慢升高、在苏醒期略下降的规律性变化;三组动物心率从给药开始至苏醒均在持续下降。结论实验用白香猪对速眠新Ⅱ的耐受高,单纯使用速眠新Ⅱ和与戊巴比妥钠复合使用能获得满意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上市硫普罗宁注射剂存在一定临床反应的反馈,对市售硫普罗宁注射剂进行安全性再评价。方法对硫普罗宁注射剂进行血管刺激性、溶血性、过敏性试验。人与动物剂量换算依照1:20(家兔和豚鼠)。结果硫普罗宁注射剂对家兔耳缘静脉无明显刺激作用;对家兔红细胞无明显溶血及致凝聚作用;对豚鼠无过敏作用。结论上市硫普罗宁注射剂供临床静脉注射用安全性尚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紫梅消银洗液用于银屑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完整空白对照组、破损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紫梅消银洗液完整皮肤组、低剂量紫梅消银洗液破损皮肤组、高剂量紫梅消银洗液完整皮肤组、高剂量紫梅消银洗液破损皮肤组,每组10只,进行豚鼠的急毒实验.结果:空白对照组、高剂量与低剂量紫梅消银洗液完整与破损皮肤组的豚鼠皮肤毛发、眼和粘膜、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及体重均无任何差异,先后观察14 d内无豚鼠死亡.结论:高、低浓度的紫梅消银洗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出现任何急性毒性反应,且安全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建立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观察固本清肺贴膏对豚鼠哮喘模型的平喘、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10%卵蛋白生理盐水致敏,14d后用1%卵蛋白生理盐水激发3次,建立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观察固本清肺贴膏对哮喘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的影响。结果固本清肺贴膏能延长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减少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结论固本清肺贴膏对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具有平喘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比较六种全麻药对豚鼠心电图的影响。方法观察并记录豚鼠在清醒状态下的心电图30 min以及给予各种相应剂量的麻醉给药后的心电图120 min,对给药后出现的异常心电图进行分析,并计算异常率。结果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乌拉坦、氯醛糖、氯-乌合剂和乙醚对豚鼠正常心电图的影响率分别为37.5%、25%、25%、12.5%、25%和25%。结论六种全麻药均对豚鼠正常心电图有一定的影响,建议选择清醒状态下的豚鼠进行心电图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巴马猪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 巴马小型猪6头,每组3头,分别为对照组(Con组),造模组(Mod组)。Con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Mod组在C形臂X光引导下确定猪L2-3、L3-4、L4-5、L5-6椎间隙,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用16G的引导针沿定位点穿刺椎间盘。穿透纤维环后侧后,呈放散状将椎间盘进行针刺破坏,每个间盘进行6次穿刺,每个角度间隔30度,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后1个月对巴马猪腰椎间盘行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Con组椎间盘未见明显变化, Mod组行MRI检查,发现进行穿刺的椎间盘出现间隙变窄,椎间盘后突,硬膜囊受压,髓核信号缺失,纤维环变形等改变,按照Pfirrmann分级标准,处理后的椎间盘在Ⅲ~Ⅳ级;病理组织学观察,与Con组比较,Mod组的椎间盘髓核呈白色胶冻状,穿刺部位椎间盘厚度下降,髓核发暗、含量减少,通道周围组织广泛硬化,纤维环结构粗糙。结论 C形臂X光定位下通过针刺破坏巴马小猪纤维环及椎间盘的方法,可以获得一种可靠的椎间盘退行病变模型。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注射液( 5 mL: 1. 0 g) 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血管刺激性试验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的方法; 试验用兔红细胞混悬液与供试品温育,观察溶血情况; 用左卡尼汀注射液( 5 mL:1. 0 g) 在190 mg /kg 和95 mg /kg 剂量条件下进行致敏3 次,并用2 倍体积致敏浓度进行激发时均未见过敏反应症状,与平行对照品在相同剂量和浓度下进行比较; 左卡尼汀注射液( 5 mL: 1. 0 g) 在高剂量190 mg /kg 和低剂量95 mg /kg时进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结果左卡尼汀注射液在对家兔红细胞混悬液( 体外试管法) 和血管刺激的情况下结果与平行对照品类似,无溶血作用,也无明显的血管刺激反应; 在主动过敏试验中豚鼠均未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过敏反应为阴性;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豚鼠均未出现蓝斑过敏反应症状,过敏反应阴性。结论左卡尼汀注射液( 5 mL∶ 1. 0 g) 临床用药符合注射用药的要求,可以做为安全性评价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