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9月2日,当《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正式出台以后,笔者没有见在想象之中的行业欢腾,除了各大企业敷衍式的几句表白之外,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怨天骂地。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中国直销》杂志的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一名直销员,最近身边的朋友都在谈论关于“传销罪”的事。由于之前国务院已经颁发了《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所以现在突然要在《刑法》中增加“传销罪”,令大家比较困惑,急切地想弄清楚这件事的始末?对直销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11月4日,工商总局举行的打击传销执法培训班在天津圆满结束。此次培训是在11月1日《打击传销条例》正式实施和《直销管理条例》12月1日即将实施的背景下举办的。目的在于使执法人员更加深刻的理解两部《条例》的重要意义和实质内容,推动打击传销和监管直销市场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正确引导和规范我国直销业的发展,履行入世的承诺,中国政府于2005年年底实施了《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两个条例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市场管制的特点,规范了混乱的直销市场。但是由于这两部条例带有一些"过渡"的特点,在立法上存在不足。这就需要我们的执法部门和市场参与者准确把握《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直销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上海市工商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出台违反《禁止传销条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对《禁止传销条例》第24条、第25条、第26条、第27条的裁量适用情形进行详细规定,以规范行使《禁止传销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裁量权。根据裁量基准,工商部门对组织策划传销,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参加传销,屡次参与传销、有黑名单记录的,明知执法机关已经发布警示、提示仍然参加传销活动等多种违法行为的罚款标准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是《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实施的第五年,也是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中国直销业政策环境总体来说要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好,我国直销行业应该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中加快直销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2010年,直销进入中国已经20年,更是中国直销立法5周年的日子。20年来,直销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成绩,特别是在关注社会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卫生、扶贫等慈善公益事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5年来,在《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两个条例的指引下,中国直销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虽然《禁止传销条例》相当明确地确定了“传销”的定义,但在打击传销的过程中,当对多层次和团队计酬还有很多观念和立场纠缠不清的时候,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的打传利刃都毫不质疑地率先指向了异地传销。但即使是这样,异地传销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它仍然是扰乱中国直销业最大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9.
2005年8月23日,中国干百万直销人翘首以待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终于出台,中国直销立法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10.
即使是在多层次合法的海外市场,拉人头的营销方式也是被各国政府严厉打击的欺诈行为,但是,在多层次计酬也被政府限制的中国,却在—些合法的保险中介公司上肆意地上演着这样的拉人头的闹剧。而且因为受中国保监会直管,中国的《禁止传销条例》似乎根本管不了这样的保险中介企业,于是老鼠会式的闹剧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开始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11.
草根之所以为草根,就在于其虽处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但仍然有让人喟叹的生命力!三个曾经深陷传销陷阱的年轻人单凭自己的微薄之力建立了一个反传销的网站,虽困难重重,却仍顽强的生存着。在《禁止传销条例》实施之际,他们无疑更具有一种标杆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着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的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今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无论在生活上应享受的优惠,或者是物质方面得到的扶持,都有了法律的保障。该《条例》共有七十二章二十六条,主要规定有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3.
《当代地方科技》2005,(9):26-28
黄永建(以下简称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终于在中国直销界千呼万唤中正式出台了,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相似文献   

14.
困务院于2005年9月1日出台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使中国直销企业自此走上了柯法可依的法治轨道,直销经济也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中国直销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唾待解决的问题,如,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产品质量小过关、产品类型不多、简单进行产品概念炒作、误导新加入直销商买大葶或者大量囤货等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当代地方科技》2006,(6):58-58
自《直销管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禁止传销条例》出台后,我国的直销业者终于有章可循。那么,欧洲和美国对直销业的管理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的正式颁布,直销已成为合法的营销方式而进入寻常百姓家,也标志着我国直销正走向“法治”时代。  相似文献   

17.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65-67
NO.1中国直销法规出台 9月2日,国务院通过新华社对外公布《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两大条例内容,并规定两大条例分别在11月1日和12月1日执行。长达数年的直销立法期盼终于在2005年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8.
在没有正式的立法前,关于直销和传销的区别讨论已经很多,但都还没有系统的讲解和宣传,更不可能有定论,即使是在《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出台后,直销和传销的争议也一直在进行。《中国直销》切入这一行业,即深知自身肩负的使命:既要为直销业的健康发展正本清源,也要为指出传销危害性,帮助更多民众区别二者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代地方科技》2005,(9):18-19
9月2日,《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公布之后,本刊编辑部在第一时间,致电国内著名的直销专家和学者们,请他们对这两部法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20.
9月28日,北京消费者协会发布特别消费警示,重申传销者不属于消费者,传销行为不属于消费行为,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这已经不是北京消协第一次发出这样的消费警示了,而且这也不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消协发出这样的消费警示。比地方消协的警示令人关注的,是一些大中城市的工商部门、公安局对市民的警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