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确定播期对红小豆冀红15号在冀东地区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6月1日、6月16日、7月1日等3个播期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在大田条件下连续进行2年试验,分析播期对冀红15号株型相关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分析上述参数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冀红15号株高显著降低,生育期缩短,单株荚数减少,产量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分枝数、单株荚数、累计日温差、生育期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活动积温、有效积温与单株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降低导致冀红15号单株荚数降低,从而影响产量。本试验条件下冀红15号在冀东地区适宜播期为6月1日。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选取中豌4号(V1)、中豌6号(V2)、成豌8号(V3)、鄂豌567(V4)、红花青豌豆(V5)和中豌5号(V6)共6个品种为实验材料,进行接种根瘤菌(Accc16103)和不接种处理,比较分析接种根瘤菌对不同豌豆品种种植地的土壤肥力、根瘤发育及其固氮酶活性、豌豆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后,中豌5号能显著提高有机质含量,而中豌4号、中豌6号、成豌8号、鄂豌567则能显著提高全氮含量;除成豌8号外,其余品种能显著提高碱解氮含量.中豌4号和红花青豌豆可显著提高有效钾含量,而成豌8号、鄂豌567则能显著提高速效磷含量.接种根瘤菌还可以显著提高豌豆品种的根瘤干重(鄂豌567除外)和固氮酶活性,但对不同豌豆品种单株荚数的影响不明显,中豌6号品种接种可显著提高单荚粒数,而中豌4号、中豌6号和成豌8号在接种根瘤菌后均显著提高百粒重.此外,研究还发现,接种根瘤菌还可以显著提高不同豌豆品种籽粒中粗蛋白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春小麦在冀东生育期短的特点,以冀张春三号小麦为试材,对影响产量的主要栽培措施(播期、播量、施肥期、施肥量及群体结构等)进行探讨。从而找出投入少,收效大的最佳栽培系列指标,实行规范化的种植,使春小麦生产达到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4.
石河子地区播期对春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年采用3个不同基因型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新春13号和中作8131,研究了播期对春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春小麦主要品质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沉淀值以及SIG值随播期推迟呈现递增趋势,而膨胀势随播期推迟呈现下降趋势.播期对某些品质性状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与其适宜播期不同有关。在该试验条件下,试验结果分析说明适期晚播可能会有利于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及沉淀值的提高,但是会降低膨胀势,不利于淀粉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南亚热带地区兰引Ⅲ号结缕草运动场草坪的冬绿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多年生黑麦草品种过渡星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运动场的兰引Ⅲ号结缕草草坪上进行了冬绿技术试验,探讨兰引Ⅲ号结缕草草坪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冬季用盖播法保持绿色和运动功能的可行性及其综合效果.结果表明:冬季盖播黑麦草后,盖播处理区的结缕草草坪同没有盖播的对照区草坪相比,绿期延长,同时其它坪用性状也显著提高.从冬绿草坪的综合坪用性状来看,合理的盖播量将直接影响盖播草坪的冬季坪用性状以及夏枯时对兰引Ⅲ号结缕草草坪的伤害与恢复生长.此外,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来看,虽然冬绿草坪的综合坪用性状随着播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从整个草坪冬季的盖播效果以及盖播黑麦草夏枯时对兰引Ⅲ号结缕草草坪的影响大小等综合考虑,以30 g/m2的播量较为理想.不过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仍需要根据赛事安排以及建植管理水平酌情增减.  相似文献   

6.
宝峰3号是以中豌5号为母本、90-PE-1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豌豆新品种,为确定其营养品质及产量构成因素,对宝峰3号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宝峰3号品质良好;产量高,平均比对照中豌6号增产42.6%.实现了超高产(单位面积增产量42.6%)、优质相结合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推广早糯嘉早303,并为制定孝感糯稻生产栽培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优质早糯嘉早303播栽期两因素栽培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嘉早303在不同播栽期条件下,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最佳组合为A2B1 (播期A2:2007年4月1日,秧龄B1:25 d),嘉早303生育期受播期影响较大,越迟播生育期越短.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以吉甜6号、粤甜3号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的植株生长发育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品种间性状变化规律差异不明显。变异系数分析表明,超甜玉米的株高和叶片数变化比较稳定 而穗位高变异程度最大,最易受环境影响 其次是生育期,变异系数较大,稳定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9.
本项研究,“低”播量与“中”、“高”播量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并且低播量较耐迟播,增产幅度比“中”、“高”播量大,“低”播量栽培的高产特性:1、单株茎基宽带蘖多,是分蘖早发增穗的基础;2、孕穗始期,有利提高成穗高,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10.
特早熟“湘扁豆3号”整枝与产量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打顶高度、整枝对“湘扁豆3号”的植株性状与早期产量形成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5 cm的打顶高度最有利于植株形成子蔓和花序,且鲜荚商品性好,其产量也显著高于75 cm打顶高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科技》2011,(Z1):13
<正>江淮地区麦稻两熟超高产栽培技术针对江淮地区水、温、光资源特点,研究确定目标产量下水稻小麦复种周年总用肥量、前后茬需肥特点、灌溉方式、腾茬时间、播期、播量等关键技术参数;水稻选用杂交中籼稻"丰两优4号"、"扬两优6号"、"丰两优1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播期和播量对豫南直播稻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以水稻品种丰优香占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处理,即A1(4月25日)、A2(5月5日)、A3(5月15日)、A4(5月25日)和A5(6月4日),5个播量处理,即B1(18.0 kg/hm2)、B2(22.5 kg/hm2)、B3(27.0 kg/hm2)、B4(31.5 kg/hm2)和B5(36.0 kg/hm2)。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二者交互对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迟,直播稻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在A1、A2、A3、A4和A5播...  相似文献   

13.
张雪梅  严明强  秋旭 《汉中科技》2013,(6):23-23,22
直播油菜播期及留苗密度是实现油菜高产、抗倒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4个播期3个密度水平试验,总结出秦优10号直播时间以9月20日-25日播种,密度以2.5—3.0万株每666.7m^2产量最高,抗倒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余庆县海拔950m地区不同播期对脱毒马铃薯威玉3号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显著影响脱毒马铃薯产量,播期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1月20日-2月9日播种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1323.0-1603.1kg/667m^2。  相似文献   

15.
经观察试验表明:参试的13个糟(甜)玉米品种最高产量为中豁309.鲜穗单产1200.1公斤,最低产量为彩糯,鲜穗单产700.1公斤;品质较好的品种有:品糯28、甜单1号、早熟粘大棒、垦粘1号、白玉糯1号、黄金糯、生育期在83-92天;抗病性除彩糯、黄金糯外.其余11个品种均抗大斑病  相似文献   

16.
以鄂豇豆二号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豇豆的光合特性.试验表明,豇豆净光合速率(Pn,CO2)生育期变化呈单峰曲线,以开花初荚期最高;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大峰在11时,小峰在16时,峰值分别为19.96 mol m 2 S 1和16.35 mol m 2 S 1;叶位变化在盛荚期呈自下而上递增之态势.光强在上、中位叶达40 klux以上,下位叶仅12.6 klux.叶绿素含量以中位叶最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首次将促生长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9601-Y2作为复方种衣剂的有效成分,引入到含有杀虫剂吡虫啉和杀菌剂多菌灵的种衣剂中,包衣油菜种子.结果表明,丸化种衣剂的促生长和防治蚜虫效果比成膜种衣剂好.通过实验室、温室、田间试验过程,从6组种衣剂中确定了2号丸化种衣剂为最优配方.2号丸化种衣剂在实验室试验中对油菜种子发芽势没有显著影响,提高种子发芽率11.64%;在温室试验中,提高种子发芽率11.0%;在大田试验中,植株苗高和鲜质量较空白对照分别高14.97%和99.46%,亦比不用B9601-Y2菌株配方处理植株苗高和鲜质量分别高11.08%和29.22%;在播种80 d和90 d后,防治蚜虫效果仍达92.0%和88.2%,分别比不用菌剂配方的防效提高4.43%和7.56%.在复方种衣剂中,B9601-Y2菌株在6个月内每粒种子上仍能保持105cfu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桂豫2号”和“桂豫3号”,是本文作者从法国引进的易老化矮生菜豆“HaricotGaronel”与从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引进的荚粒两用型矮生菜豆“嫩荚”杂交选育而成.桂豫2号为具强金属光泽的黑色籽粒.桂豫3号为具金属光泽的肉白色籽粒.两个品种都矮生、早熟、粒大.可在我国广大地域种植.本文详细论述了两个品种的杂交选育方法和过程,生物学性状和生产性能及其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9.
2006年4—9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进行了甜玉米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后延,春早播、春晚播和夏早播的甜玉米单穗鲜重均呈持续增加的趋势;胚面厚度在50%吐丝后28d达到最大值,之后略有下降;籽粒含水量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在50%吐丝期后的第22d达到最大值后不断下降.由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共同确定的采收期为:春早播50%吐丝后21.6—25.3d;春晚播50%吐丝后20.5—24.9d;夏早播50%吐丝后20.8—23.0d.  相似文献   

20.
栽培因子对小麦黑胚病发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播量、播期、灌水、施肥等栽培因子对小麦黑胚病发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量对小麦黑胚病的影响不大.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黑胚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品种表现略有差异.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黑胚病均有影响,但灌水次数影响较大,随灌水次数的增加黑胚率升高,花期灌水有利于黑胚病的发生.在常量追肥条件下,随追肥次数的增加黑胚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