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织金洞洞穴环境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最美十大奇洞之首的织金洞,岩溶景观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以"美奇绝"的特点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洞穴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洞穴景观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织金洞的岩溶景观,和为游客提供一个完美旅游洞穴,定期对织金洞的洞穴环境进行监测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织金洞3年的定点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洞穴环境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保护洞穴景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岩溶洞穴对嵌岩单桩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岩溶地区特殊地质条件下,岩溶洞穴对高速公路桥台桩基承载力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敏感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对影响嵌岩桩承载力的岩溶洞穴与桩基相对几何形态(桩端至洞穴顶部厚度、洞穴直径、高程和偏心)等四大影响因素进行正交数值试验研究,对不同洞穴条件下其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进而提出了岩溶地区桩基承载力设计中应予以考虑修正参数。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在岩溶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必然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兴旅游方式 ,是应全球提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而产生的。开展岩溶地区生态旅游是为了促进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岩溶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 ,针对生态旅游的内涵要求 ,探讨了在岩溶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正>织金洞——贵州首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第一名、中国十大著名洞穴、中国自然生态十大迷宫榜首、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成员……织金洞,被誉为"行星上一大奇观"、"天下第一洞"、"岩溶博物馆"、"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洞内景观琳琅  相似文献   

5.
正织金洞——贵州首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第一名、中国十大著名洞穴、中国自然生态十大迷宫榜首、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成员……织金洞,被誉为"行星上一大奇观""天下第一洞"、"岩溶博物馆"、"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洞内景观琳琅  相似文献   

6.
桂林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奇特的洞穴景观是桂林喀斯特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桂林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洞穴使得洞穴景观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干扰,这些干扰使得洞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挑战。本文对桂林喀斯特洞穴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述并对其保护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桂林喀斯特洞穴景观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桂林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奇特的洞穴景观是桂林喀斯特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桂林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洞穴使得洞穴景观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干扰,这些干扰使得洞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挑战.本文对桂林喀斯特洞穴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述并对其保护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织金洞——贵州首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第一名、中国十大著名洞穴、中国自然生态十大迷宫榜首、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成员……织金洞,被誉为"行星上一大奇观"、"天下第一洞"、"岩溶博物馆"、"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洞内景观琳琅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8,(9)
距离桂林市区约30公里的草坪乡冠岩不久前经过修葺向游客开放,成为桂林市继芦笛岩、七星岩后又一个重要洞穴旅游景点。有"山水甲天下"美誉的桂林市,岩溶洞穴旅游资源丰富,已经开放的十几个岩溶洞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桂林石峰林立,山山有奇洞。游人常涉足的市区中心七星岩。高阔宽敞、气势雄伟,最高处的隐  相似文献   

10.
岩溶洞穴空气CO_2变化影响次生沉积物沉积和溶蚀,它关系到洞穴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及洞穴环境的舒适性,是岩溶作用发生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一个水文年监测数据为主,结合洞穴上、中、下垂直监测结果,分析了大风洞洞穴空气CO_2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空间尺度上,越靠近洞口通风效应越强,洞穴空气CO_2浓度越低,越接近大气的CO_2浓度,当上升到一定阀值时,CO_2浓度基本保持稳定状态;(2)在长时间尺度,大风洞洞穴CO_2浓度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一个变化趋势,夏季波动幅度较大,而冬季较为平缓;(3)在垂直尺度上,春、夏、秋季洞穴CO_2浓度、相对湿度差异大,且洞底部CO_2浓度和相对湿度大多高于洞顶部。越往洞穴深入,3个环境参数的垂直差异均减小;(4)影响因素上,大风洞CO_2主要受洞道结构及通风效应、洞穴上覆土壤环境、岩溶作用、旅游活动的影响,其中以岩溶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诗玛溶洞位于石林景区南东约3 km,具有较好的旅游区位优势。诗玛溶洞洞穴发育特征报道见于2003年,但受溶洞空间分布和地下暗河水流的影响,探明的范围较小,溶洞的走向不清,溶洞是否具有利用的价值不清。因此,为进一步了解诗玛溶洞的平面位置,利用溶洞随地下暗河分布的特点,布置20 m道间距的高密度电法工作。分析物探成果,了解溶洞顶端埋深和溶洞空间大小,经后期工作查证,在工作区范围内,物探推测地下暗河走向和溶洞空间特征正确,西面走向延伸1 200 m,东面延伸700 m,物探成果进一步明确了溶洞及地下暗河范围,高密度电法在地下暗河勘察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诗玛溶洞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黔南是喀斯特发育强烈的地区,分布有1000多个洞穴。根据地形图上洞穴的位置、洞高、洞长、发育方向、坡顶海拔、坡底海拔以及岩性等信息,以GIS技术为平台,建立黔南喀斯特洞穴数据库和洞穴信息系统,主要在于为黔南喀斯特洞穴数据资料查询、分布规律、空间相关关系、潜在资源开发、部门辅助决策和为旅游及相关部门对黔南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提供信息。同时将系统应用于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采用相应的"最优路径选择"方法,提出黔南相应的旅游线路规划及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旅游地理学和旅游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着重从岩溶地貌、高原气候、地生态环境和民族成分及分布、社会文化结构的地域分布特点诸方面,论述贵州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认为在优越的“原生”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强调岩溶风光和民族风情以及不同资源个体间的功能耦合,以形成最大吸引力。并提出将科学旅游,诸如洞穴探险、地质旅游、自然保护区考察和历史考古等作为贵州旅游业向高层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山东省枣庄市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形成的机理和旅游资源特征.对以灰岩岩溶地质地貌及其所形成的大裂谷、溶洞群、古文化遗迹、古战场为景观特色的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开发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洞穴旅游在贵州省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开发条件具有景观质量高,区位条件不佳,经济背景差等特点。本文分析了贵州省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区地表注浆合理加固范围,以武汉市某在建工程为依托,设计了以围岩等级、溶洞尺寸及溶洞充填范围为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采用了三维数值方法求解不同方位溶洞与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最小安全距离,并提出了以最小安全距离主要因素为分段计算准则的地表注浆加固范围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当溶洞位于隧道上方、侧方及下方时,最小安全距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溶洞尺寸、围岩等级及溶洞尺寸;当溶洞位于隧道上方时,分为4个区段,加固范围在12m~22.5m之间,当溶洞位于隧道侧方时,分为4个区段,加固范围在8m~15m之间,当溶洞位于隧道下方时,分为5个区段,加固范围在8m~15.5m之间。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注浆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山古零神奇洞景区特色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山古零神奇洞景区具有区位好、洞穴景观神奇、开发潜力大、前景好的特点。景区的开发及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历史、艺术观赏及科学价值。景区开发的区位交通条件、地域组合条件、资源容量条件、客源市场条件、开发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看好。正规化合理开发景区将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