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FDT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在手机与人体模型中使用左手材料SRRs的计算模型,比较使用左手材料SRRs对降低手机辐射剂量SAR值的作用,分析了其对手机通信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左手材料SRRs可以明显降低手机天线对人体辐射比吸收率SAR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FDT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涂敷有碳纳米管/聚乙烯蜡吸波材料的手机辐射对人体影响的计算模型,分析了碳纳米管材料对降低手机辐射剂量功率比吸收率SAR值及手机通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碳纳米管吸波材料可以明显降低手机天线对人体辐射功率比吸收率SAR值,手机天线辐射方向图总体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构建了手机与人体相互作用的模型.在频率为1 800 MHz下计算了手机上涂敷碳纳米管复合物吸波材料前后对电磁辐射的比吸收率SAR,并由此得到天线辐射方向图.计算结果表明:手机上涂覆碳纳米管CNTs复合物吸波材料可以降低手机比吸收率值,对天线辐射方向图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
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一种外推法研究了单极天线手机近场辐射及屏蔽.通过设置两种不同的屏蔽体,比较加入屏蔽体前后人头模型内的电场和比吸收率(SAR)分布变化,可以看出加入屏蔽体后辐射在人体头部的SAR分布明显减少.通过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在相同的精度下,运用外推法比普通FDTD方法节省了一半以上计算时间和计算机内存资源.  相似文献   

5.
利用周期排列在中央传输导线两侧的SRRs(split-ring resonators)和在中央传输导线正下方接地板上周期蚀刻CSRRs(complementary split-ring resonators),设计一种新颖的左手传输线。该结构的特点是每个单元包含两个SRR和一个CSRR。同时,中央传输导线上蚀刻一系列带隙,并通过若干金属通孔与接地板相连。这样,CSRR与串联带隙的组合以及SRR与金属通孔的组合可以分别产生左手通带。根据设计制备出双通带微带线,其仿真和测量结果得到很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6.
旋转人头模型与单极天线手机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构接近于真实情形的三维旋转人头模型,在天线处于垂直和三维旋转两种方式下,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计算了人体接受单极天线手机的电磁辐射剂量.研究了人体对手机天线方向图及其发射效率等辐射特性的影响,并将倾斜操作方式与垂直使用方式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使用手机时选择倾斜操作方式,在不显著影响天线通信质量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手机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强度.  相似文献   

7.
11月1日,《解放日报》报道,同济大学物理实验室制造出新型“左手材料”,可让手机天线只对信号基站定向发射信号,而不对人脑方向发射,从而避免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渔网结构的新型低损耗改进型渔网结构左手材料,研究了其传输特性和材料有效电磁参数,计算表明其具有较宽的负折射带宽和左手带宽(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同时数值研究了提出的结构的几何参数变化对材料电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构参数相当大范围内保持了材料的左手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9.
GSM与CDMA手机辐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的手机用户根据网络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类,GSM和CDMA。CDMA(IS-95)是由中国联通于2001年引进的一项新业务,而且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认为CDMA手机对人体的辐射要小于GSM手机。然而,手机辐射的大小应该是根据比吸收率(SAR)值来作为衡量的标准,而不是额定功率。这篇论文分别对一款GSM和一款CDMA手机进行了SAR值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这两款手机是处于同一辐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左手材料(也被称为负折射率材料)最早由前苏联科学家Veselago在20世纪60年代从理论上提出来的,是一种具有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值的材料,它具有诸如负相位速度,负折射率,理想成像,逆Doppler频移及反常的Cerenkon辐射等多种奇异的物理现象.本文主要论述左手材料的性质并分析左手材料全新应用前景,简要介绍左手材料近年来的研究动态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