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看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社会系统的和谐,有赖于各要素和子系统的共同作用、相互关系和谐、有序运行、协调发展,社会资源兼容共生。形成和谐的社会结构,包括:社会结构合理,人们行为规范,管理有序和有效。和谐社会要实现的功能目标包括:政治民主,法制完善,公平正义,经济发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活力,文化多样,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应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人力建设,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协调发展,进入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全面发展的总体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2.
系统科学视野中的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哲学基础和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系统科学是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辩证整体论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并根据具体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系统把握这些贡献,对于推动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和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态文明第一次作为重要命题纳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切中时需,意义深远.本文就此论题探讨其系统工程深邃涵义,从体会其背景、渊源出发,浏览我国的生态优势、资源家底和利用、开发现状,初步扫掠已有瑕不掩瑜的不足和亟待补苴罅漏的缺陷.为此,对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前景、能耗和环境负担、淡水紧缺作了一般表述.接着侧重人文背景和文化构造直通生态文明涉及人的行为的一面.最后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几个重点领域,以系统反思形式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探索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何运用系统思想、过程哲学和方法,完善国家治理体系,进一步在世界范围研究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由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英国赫尔大学系统中心、美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多次强调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系统思维强调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来认识。习近平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环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生态危机的论断蕴含着深刻的系统思维方法。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系统思维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之中,有助于增强思维能力,从整体上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应用阈值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 经济增长、工业结构、全要素电力使用效率和电力价格对电力消费的 差异性影响, 并基于此揭示1980--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增长的非对称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 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各变量对电力消费的 作用存在差异, 人均GDP增长率高于9.25%时, 工业结构的重型化显著推动电力消费的增长, 而电力使用效率并未得到有效提高, 对电力消费 增长的抑制作用有限; 反之, 人均GDP增长率低于9.25%时, 经济增长是促进电力消费的主要力量, 电力使用效率的提高则有效地抑制了电力 消费的过快增长. 分析结果也表明, 电价扭曲削弱了价格机制配置电力资源以提高电力使用效率的作用, 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价格改革势在 必行.  相似文献   

8.
德邦规模养殖生态能源经济区是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农业产业区,是要求实现规模养殖和种植循环经济的开发区,是要求实现开发沼气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 的低碳生态产业区,是由大学、公司、农户、地方政府等共同参加建设的有普遍意义的创新基地.此规模养种循环与节能减排系统是一个反馈复杂系统, 对此,创建系统动力学三步顶点赋权反馈图的管理对策生成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对德邦牧业实地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两个增长正反馈环和一个制约负反馈环构成的2005-2009年五个规模养殖生态能源经济区增长制约顶点赋权反馈图,定量揭示现行系统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其次,围绕五个顶点赋权反馈图中两个增长正反馈环和一个制约负反馈环的内涵再提出系统可持续发展实现规模养种循环与节能减排的3条管理对策.最后, 通过五个顶点赋权反馈图顶点值的反馈变化规律,证明了系统发展中必须实施以猪尿资源为原料养殖场开发沼气工程并周边养种结合开发沼液资源,必须实行以养殖场的猪粪资源为原料促进全乡户用沼气池开发且全乡实施沼液种植,必须加大投入实施规模经营改变生产方式3条管理对策的正确性.此三步顶点赋权反馈图法及研究结果有重要理论和普遍实际意义,且为后续定量仿真管理对策未来实施效应评价中仿真方程的建立提供了积累.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国民经济获得稳定而高速的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我们从平衡增长和最优增长的角度加以分析。 一、平衡增长准则 要想使经济顺利发展,必须使生产和消费相平衡。这不仅要求生产和消费在当前要平衡,而且要求生产和消费在增长上也要平衡。 国民收入G一般可分为消费F和积累H两部分。因而存在以下的基本平衡方程式  相似文献   

10.
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是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生新的旅游产业要素和旅游产业形态的过程,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二者均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从系统的角度看,两者耦合是两个关联系统重新塑造自身系统结构、形态和功能的过程,但旅游开发侧重市场行为,生态文明建设侧重公益行为,二者存在着一定矛盾和局部冲突。为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其耦合发展,借助于主辅嵌入式耦合系统理论指导,构建耦合矩阵,分析耦合点,从旅游生态化、生态旅游化两方面探索耦合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区域产业项目迁移为背景,融合产业资本规模异质性,建立区域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模型,利用离散随机变量仿真方法预测迁移项目的空间分布;以产业经济效益,能耗特征对产业进行分类,设定不同类型的产业技术效率发展方式,借助生产函数法和产业污染投影系统,仿真分析不同技术效率发展方式下的迁移产业产出和污染排放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环境基尼系数对迁移项目空间布局的经济、生态均衡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业资本规模异质性会有效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间的矛盾;相对于注重低能耗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单纯注重经济效益的产业技术发展方式会加剧区域经济、生态的非均衡性;在短期内,相比于低能耗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的规模化建设对区域整体的经济、生态均衡性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绿色增长模式的动态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经济、资源、环境、生活、政策子系统参数的调控,预测人均绿色GDP、资源环境成本、生态安全指数、环境污染指数、国民幸福指数以及研发效率等变量的动态趋势,模拟得到四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问题的日益严重将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政策干预与国家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对资源的生产与使用起到约束作用;方案4:协同发展模式以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低的经济损失、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代表了快速增长低消耗低污染的发展模式,即绿色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储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现象,而是以新能源利用为主要导向的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的必然要求,会导致能源供给和消费的系统性变革.在这个系统变革中,有很多管理科学的问题亟待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讨论了多个包含储能发展的实际应用场景,针对共享储能的集中式储能和产销一体化的分布式储能等新兴发展的储能模式,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引起的气候变暖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措施以应对这一难题.研究表明消费者能源消费行为对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对消费者能源消费行为的引导、管制和激励,形成低碳能源消费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个人碳交易(personal carbon trading,PCT)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个人碳交易机制下消费者能源选择模型并对碳交易市场均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个人碳交易机制能够刺激消费者选择清洁能源,形成低碳能源消费模式;碳排放权的供给曲线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供给曲线,其供给量随着碳价的升高而降低;初始碳配额量应该设置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才能保证买卖双方的交易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5.
关于节能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分析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目前关于节能项目经济效益的几种主要评估方法,认为这些方法并没有考虑新建节能项目所带来的污染物减排效益,不符合社会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因此在对节能效益的国民经济评价中,补充了减排效益的相关变量,并分别用有无包括减排效益的两种方法分别对某铸造企业的节能技改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通过对比,发现新的计算方法通过提高对节能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增强了政府支持节能项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民族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民族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并相互促进的。应当注重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民族问题,从系统的高度思考民族和谐的对策,而且要实现民族与社会和谐,必须注重区域发展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文依据广义梯度推移理论分析认为,我国各区域的梯度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技术层面,还应体现在自然要素层面,社会因素层面,人力资源层面,生态环境质量层面,制度层面等各个层面.因此,在各区域的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工业经济效益,能源效益与环境效益也应呈现梯度发展状态,各区域的工业生态效率也必然相应存在区域梯度差异.论文基于相关数据利用CCR模型与BCC模型计算我国各区域的工业生态效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各区域的工业生态效率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发展状态,这一结论与依据广义梯度推移理论分析得出的观点相符.基于实证研究结论,着眼于国家层面,论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区域工业生态效率梯度差异在工业经济发展,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领域将可能导致的种种弊端,并提出相应的反梯度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The long-term energy demand in China and the-Chinese share in global CO2 emission are forecasted on the basis of scenarios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up to 2050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interaction of energy,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otal energy demand in 2050 will reach 4.4~ 5.4 billion tce. It is shown in energy supply analysis that coal is China's major energy in primary energy supply. The share of CO2 emission in the future Chinese energy system will be out of proportion to its energy consumption share because of the high persentage of coal to be consumed. It will reach about 27%. The nuclear option which would replace 30.7% of coal in the total primary energy supply will reduce the share by 9.8%. So the policy considerations on the future Chinese energy system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global CO2 issues.  相似文献   

19.
在化石能源不断减少和环境污染逐步加剧的背景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及汽车类型的不断增加,未来中国汽车的节能减排效益值得分析.本文首先引入反映生物种群竞争机制的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传统汽车、电动汽车及天然气汽车三种车型未来40年的保有量变化趋势;结合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量、燃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量、三种车型的保有量等相关数据,定量分析未来汽车类型变化带来的节能减排效益.结果表明:未来传统汽车和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将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趋势变化,电动汽车保有量呈"S"趋势持续增长;未来汽车的总能耗及碳排放量均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蕴涵着系统方法,体现循环经济系统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适应性、层次性、自组织、涌现等一般性质和规律;表明各种不同层次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系统以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减量化为目的,自组织协同聚集适应并利用科技进步、市场机制等环境条件演化发展,形成小至机器内部自循环、大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巨循环的多层次、宽领域嵌套联通和新层次不断涌现的循环经济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