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铸钢用水基浆状锆英粉涂料是以水为载波,以锆英粉为耐火骨料,以钠基膨润土和黄原胶为悬浮剂,以PAA树脂和聚醋酸乙烯乳液为粘结剂,配以其它添加剂配制而成的,它具有悬浮稳定性好,触变性好,流平性好,易涂刷,抗粘砂能力强,涂层强度高和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浇注钢水的高温作用下,形成致密的隔离层,涂层壳剥离性好,铸件表面光洁。  相似文献   

2.
耐火涂料在铸造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铸件在浇注前,在铸件型腔表面徐刷一层耐火涂料,可有效地防止铸件粘砂、夹砂、砂眼等缺陷,提高铸件表面的质量,降低铸件成本。随着精密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铸件表面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铸造耐火涂料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以锆英粉为基本耐火材料的各种涂料。涂料的品种很多,除应用广泛无毒无嗅的水基涂料外,还有发展前途十分广阔的以醇类为载体的点燃型涂料和以挥发性有机溶剂为载体的自干涂料。  相似文献   

3.
高锰钢铸件在采用锆英粉涂料时,表面粘砂严重,并且粗糙,我们针对此种情况,研制了镁砂粉水基触变涂料,其综合性能指标可与英国Foseco公司生产的Hlocote 110号涂料性能相似。沈阳水泥机械厂采用该种涂料生产磨机衬板等多种高锰钢铸件,并从2.77吨铸件质量统计结果表明:铸件表面粗糙度可由原来的2级提到现在的4级(厂标),国家标准达GB(Ra)=12.5/μm,质量明显提高,消除了铸件粘砂缺陷,废品率降低为1.16%。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发泡塑料模样、薄壁型壳和干砂真空造型技术制造铝(镁)合金复杂精密铸件,研究了粉液比对不同粉料配制的硅溶胶涂料性能及其型壳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复合型壳制备优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液比增大,涂料粘度、密度、涂片质量不断增大,型壳强度不断提高;锆英粉和铝矾土型壳焙烧后,型壳强度有较大提高,石英型壳强度出现下降现象系多晶转变所致.采用锆英粉-硅溶胶为表面层,背层为铝矾土-水玻璃2~3层复合型壳,具有较好表面质量和较高强度,且制壳周期短、成本低、脱壳方便.经浇注实验证实,该复合型壳完全能满足铝(镁)合金的浇注成形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水性环氧富锌涂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向其中添加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纳米角和超细石墨粉混合物来改性变压器防腐涂层导热性能。通过瞬态板式热源法、红外热像仪、热阻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传统溶剂型涂层、水性环氧富锌涂层以及改性高导热涂层的导热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改性高导热涂层的热阻最小(2.51℃/W),导热系数最高(1.3450 W/(m·K)),表明其导热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溶剂型涂层(4.57℃/W)和水性环氧富锌涂层(4.28℃/W)。改性高导热涂料导热性能的提高主要与其导热方式的优化和涂层致密性的提高有关。传统溶剂型涂料主要以声子形式进行热量传递。向水性环氧富锌涂料加入高导热填料后,一方面形成了以弹道-扩散的方式进行热量传递方式;另一方面添加的高导热物质在涂层中填充在孔隙和裂纹位置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涂层的致密度,构建了变压器金属和外部环境的热量传递通道,因而使得涂料导热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变压器温升模拟实验表明研制的新型高导热环保涂层可降低变压器油顶层温升1.67 K。  相似文献   

6.
张祥娟 《甘肃科技》2013,29(1):10-11
以酒精、硅溶胶和锂基膨润土形成新的悬浮系统,通过添加助剂,使涂料成为带有屈服值的假塑性流体,2h悬浮性达到99%,涂敷的涂层黏结强度高、致密、光滑,并经生产实践证明,涂刷本涂料的铸件表面光滑,无明显粘砂现象,表面质量明显提高.涂料制备过程简化,成本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效益增加.  相似文献   

7.
通过浇注合金钢铸件试块并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Ray分析,研究了钢液对铬铁矿高温致密涂料层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致密度与钢液作用的激烈程度成正比关系;从钢液中吸收大量的Fe是形成致密涂层的主要原因;涂层中Fe的主要物相为铁橄榄石及赤铁矿.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利用超细涂料对纯棉毛巾织物涂料印花的工艺.对超细涂料印花的焙烘温度和时间,粘合剂用量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研究,结果发现粘合剂对摩擦牢度的影响最大,最佳印花工艺条件为粘合剂10%,焙烘150℃×3min.对比普通涂料与超细涂料印花效果发现,超细涂料印花织物的颜色深度大于普通涂料,具有更鲜艳的颜色和更纯正的色光,牢度和手感均好于普通涂料.  相似文献   

9.
涂料对金属型铸件质量影响很重要,不当的涂料及不正确的使用,会使铸件产生缺陷甚至报度。某厂金属型铸件易形成表面气泡,通过改进的涂料厦涂覆工艺。改善了锋件成型条件,防止了表面气泡的产生,提高肆件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积明 《甘肃科技》2012,28(2):11-12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硼砂对铸钢消失模涂料剥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硼砂加入量的增加,涂料的烧结性得到了明显改善,铸件的粘粉缺陷减少,涂料壳的剥离性提高.当硼砂加入量为2%时显著促进了涂料的烧结性,明显改善了浇注后涂料的剥离效果,铸件表面质量大大提高,降低了铸件的后期清理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寇恩平 《科技信息》2010,(23):J0064-J0064,J0141
涂装工艺是汽车生产的四大工艺之一,而电泳则是涂装工艺的关重工序之一。但缩孔是电泳过程中常见的弊病。作者根据多年的涂装工作经验和对比国内外先进的涂装技术细致的分析了电泳缩孔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在炮钢表面利用等离子堆焊分别制备了A、B两种Fe基耐烧蚀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组织和元素含量,利用维氏硬度计测量了涂层的硬度,利用高速热流发生装置模拟了火炮发射时的高温高压环境,对涂层进行了烧蚀试验.结果表明,两种Fe基涂层均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A的组织主要由Fe-Cr固溶体、Fe3Ni2及(Cr,Fe)7C3组成,涂层B的组织主要由Fe-Cr固溶体、Cr3Ni2、Fe0.64Ni0.36及Fe7C3组成.经过40次高速热流烧蚀后,电镜下观察涂层A发生的烧蚀行为,其烧蚀过程是由"晶间烧蚀"扩展到"沿晶烧蚀"最后到"全晶烧蚀",电镜下观察涂层B未发生明显的烧蚀行为,但是在热冷循环过程中产生了"穿晶"裂纹,与炮钢相比,两种涂层的耐烧蚀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包覆燃料颗粒的制备是 10 MW高温气冷堆中的关键技术。论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生产包覆燃料颗粒的具有多气体入口的新颖喷动床 ,通过不同气体入口条件下的包覆试验 ,揭示了该喷动床具有包覆反应区向喷管区收缩的特点 ,该特点可使得包覆层更均匀 ,密度低 ,颗粒周期性循环对包覆层性能波动的影响减弱等等 ;同时该喷动床的喷动高度低 ,减少了颗粒因碰撞而导致的包覆层裂纹。因此 ,该喷动床适合于包覆燃料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齐聚物、消光剂、光引发剂和活性稀释剂的种类及含量,对紫外光(UV)固化竹木亚光涂料的固化速度、光泽度和硬度的影响.通过对大量实验的分析和探讨,得出了最佳涂料配方,为竹木亚光涂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金属锌离子、硬脂酸及尿素作为改性剂,活性白土为发色剂,采用复合成膜剂制备了无碳复写纸NCR用CF涂料,讨论了各因素对CF涂层发色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剂的加入显著提高CF涂料发色强度及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用DSC与不平衡直流电桥联用方法研究了碳黑-树脂掺合型导电涂料组成对固化过程各特征温度、电阻值以及反应热等变化规律,并用标准试样测定其电阻率与平均电阻温度系数,讨论了此类涂料在固化中碳微粒的微观结构,为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反应热喷涂Al2O3陶瓷涂层在造纸设备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喷涂技术并引入放热组元,制备出金属陶瓷涂层,检测了该涂层的结合强度、硬度及耐磨性;研究了反应热喷涂Al2O3金属陶瓷涂层在涂布刮刀、烘缸上的耐磨性能,并将其与金属涂布刮刀及铸铁烘缸的耐磨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铝热反应热喷涂技术能够促进涂层结合强度和涂层耐磨性的提高,涂层平均结合强度达8MPa,其耐磨性与传统钢制刮刀相比提高了2倍,与铸铁烘缸相比提高了8倍.  相似文献   

18.
压缩机动涡旋表面磷化膜层的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MSLER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压缩机上支撑与动涡旋摩擦副,对灰铸铁表面磷化膜层摩擦副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摩擦磨损表面形貌.试验结果表明:磷化工艺可以有效降低灰铸铁与磷化膜层之间的摩擦系数;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磷化膜避免了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摩擦副之间的黏着.磷化试样在高速和低速条件下的抗咬合性能均优于未磷化试样.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型电火花沉积设备,把YG8电极材料沉积在铸钢轧辊材料上,制备了WC沉积涂层,研究了其微观组织及耐磨性能. 结果表明:沉积层主要由Fe3W3C、Co3W3C、W2C和Fe7W6C等相组成;沉积层与基体冶金结合,具有纳米颗粒尺寸的Fe7W6、W2C等硬质相弥散分布于沉积层中;沉积层的平均硬度为1 331 HV;沉积层较铸钢轧辊的磨损性能提高了2.3倍;沉积层的磨损机理以疲劳磨损为主,细小的弥散分布的硬质相是沉积层硬度及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The viscoelasticity refers to rheological behavior that paper coatings have viscosity and elastic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viscoelasticity origins from particle-particl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ingredients, flocculation of pigment particles and association of latex particles and water-soluble polymers. This kind of viscoelasticity relates to the ingredients of the paper coating, solids content, type of coating process and coating speed. In the low speed coating and low solids content, 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